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迷途

时间:2023/11/9 作者: 鹿鸣杂志期刊 热度: 93782
贾志红

  

  有一年的八月,我和我的背包客朋友大林、小华一起去徒步年保玉则雪山,看冰川湖。我们选择八月是因为这个季节的青藏高原是一年中颜色最丰富的时候。大林手里拿着几张照片,那是他的朋友某个八月在年保玉则拍摄的,几乎所有鲜亮的颜色都呈现于那些照片上。天空瓦蓝,白云低垂,红花、黄花、紫花摇曳得灿烂生辉。

  收拾行装的时候,大林怜惜我和小华是女人,他把最重的大帐篷、炉具和主要的食品都装进他自己的大背包里。我和小华的背包里就只剩下了小帐篷和各自的睡袋、防潮垫以及简单的衣物、压缩饼干和水。汽车把我们送到西木措湖畔,我们将从这里开始徒步,沿着湖边的小路往年保玉则的深处走。我想帮助大林把背包送上肩,但那背包沉重得让我拎不动。大林体力充沛得令人惊奇,单手背包上肩,迈开步子就走。他穿着桔红色冲锋衣的背影隐没于高山杜鹃丛中时,我和小华还在原地愣怔着。大片野花闯入视野,云朵和山峰也走下照片。美和稀薄的氧气都能使人的大脑呈现空白状态。

  我们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下徒步,沿着西木措湖畔的小径,年保玉则的群峰就在眼前,冰雪的寒意扑面而来。湖畔是花丛,一片片姹紫嫣红,湖水清冽。高原湖泊鱼是水中的精灵,无鳞的身躯在清澈见底的水中灵活游动。山峰和云朵的影子倒映在湖中,湖是一个取景框,将看到的景致尽收怀中。

  往日稀罕的云朵成为寻常,它们变换着形状,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终究还是一朵云。总有那么一片云爱慕某座山峰,像旗帜绕着旗杆一样不愿离开,直到被另一朵云挤走。年保玉则主峰高度的准确数据是5369米,但主峰并不独自高拔,并不像很多雪山的主峰那样被明显低矮的群峰簇拥和仰望。主峰周围的群峰高度都与主峰接近,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不下二三十座,它们像兄弟抑或姊妹携手在一起,换个角度便分不清孰高孰低,孰主孰次。巴颜喀拉山东段,长四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的范围内,群峰鳞次栉比,座座如刀劈斧凿,直指长空。没有披雪的地方,每一条筋骨都清晰可见。

  传说有三千六百座雪山,雪山融水汇集成三百六十个湖泊。如此吉祥整齐的数字寓意山峰之多、湖泊之众。西木措被当地藏民称作仙女湖,听名称就知道准有女性故事和这个湖泊相伴,其实,整个年保玉则就是一个神话的库存,而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是善恶对峙,最终,善抑制恶。仙女湖的神话传说中,更多地加入了人的元素。青年猎人从恶老雕爪下救出山神的女儿,又帮助山神打败了恶魔黑牦牛,英雄和仙女终成眷属,繁衍子子孙孙,成为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果洛草原从此生生不息。这是人救神的故事,人和神并肩作战,人具备了神性,神具备了人性。女性的加入是神话故事的亮点,是女人、女神令古老的传说具有色彩、温度和爱。

  仙女湖是整个年保玉则最神性也最绚丽的地方。湖畔的野花不能论朵,要论簇论片,有风吹过时,花儿们还能荡起花浪,如彩色的花海。难怪猎人和山神女儿选择这里为蜜月之所。至今这里仍是藏民们的祈福之地,他们常将银币和风马抛洒湖中,祈求神仙帮助祛除病痛,获得安康。湖边的池台四周经幡飘动,像彩色的花朵延续到了空中。

  我和小华背着并不沉重的行囊,像花海中的兩叶小舟追赶着健步如飞的大林。花丛中隐约有个橘红色的身影,总是在我们快要接近时又无影无踪。他像一个诱惑。其实在那个八月的年保玉则,山是诱惑,水是诱惑,遍地的鲜花也是诱惑,我们注定要在重重的诱惑中沦陷。

  记不清走了多久,只觉得腿越来越沉重,似乎不是走累了的那种沉重,而是一种被什么东西羁绊住的沉重。追赶上大林的愿望急切而渺茫,他像一朵云,早已不知飘到了哪里。我和小华在停下脚步喘气时常常莫名地发愣,无边的色彩能让人意识涣散,陷入虚幻。睁开眼睛是花潮翻滚,闭上眼睛是色彩暗涌,有时候不想再继续往前走了,因为累也因为美,只想把自己埋在这片花海里。但清醒过来后还是加快了步伐追赶大林,几乎全部的装备在他的背包里,若是追不上他,我们将饥饿地捱过高原的寒夜。

  一个骑马的藏民老乡朝着我们奔来,他像从天边而来或者从花海里生长出来,因为我没有看见他脚下有路,他的马却跑得飞快。见到我们,他突然勒住缰绳,看了看我紫色的抓绒衣,问我们是不是在追赶一个穿橙色衣服的人,然后他说,一个穿橙色衣服的高个男人也在找我们,那男人嘱咐他,若是见到穿紫衣服、戴红框眼镜的女人,就捎个口信说在垭口的营地汇合。他说完这个布满颜色的口信,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卸下一个包袱,然后打马而去,遁入颜色的深处。

  他的声音和马蹄声在静谧的湖边像梦境一样显得不真实,也像童话一样充满想象。我猜想他一路上都在念叨着颜色,橙色、紫色、红色,颜色纠缠着他,就像野花缠绕着湖。

  不过,他远远地扔下的那句话,使我们回到现实。他在打马离开时,喊了一句,你们当心迷路啊。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走在妖女湖畔的草甸上了。湖水也是清澈明绿,湖畔是大片黄色和紫色交织的野花。许是被两侧的雪山挤了一下,妖女湖湖型狭长,湖的南岸有一条细流像一根碧绿的缎带,这根缎带被妖女抛出,在草甸上了绕了几个弯之后,另一端被仙女攥住。妖女湖、仙女湖就这样被一条小河连接着,血液相通却被赋予不同的情感。传说妖女湖是恶魔黑牦牛的化身,它不甘心战败的结果,化作妖湖引诱良善之人。但是无论怎么看,这个湖泊清澈温婉,平静似镜如玉,没有半点邪恶、狐媚之感。两湖相通,水自由畅快地流动,它们不知道自己分属不同的情感阵营,它们牵着手,交谈了千年,即使有恩怨,如山的隔阂也能化作如水的平静了吧,是仙是妖早已没有截然的界限,人们赋予风景人类的情感,风景并不知,山依然,水依然。

  我们大概就是在这片草地陷入迷途的,那会儿,我们发现自己影子的方向有了略微的改变。只是那影子越来越短,短到几乎没有了方向,它提示太阳已经正当空了。风却有了明显的凉意。小华警惕地问,你感觉到了凉意吗?大中午的,怎么这么凉?我抬头看天,高原的天空,依然是那种惯有的能把人融化的瓦蓝色,一朵朵的白云轻盈从容,像天空中的贵妇闲人。但是,有一块乌云从冰川的背后一点一点地挪了过来,像个贼,悄无声息接近它想要抵达的目标。我看了一眼乌云,也像个贼一样窃喜了片刻,因为在乌云的遮挡下,我终于能把眼睛睁开而且不必戴墨镜就能正眼看冰川了。在晴空下是无法正视的,冰川借着太阳的光芒霸道地拒人千里。

  起先乌云走走停停,行动诡异。后来,它放开了步子也放开了胆量,肆无忌惮地朝着太阳压来。周围的白云触到乌云,像被恐吓、挟持了一样,立刻也缴了械、变了节,满天都是乌云的世界了,浓黑、沉重。我和小华料到不妙,赶紧把冲锋衣的帽子戴好,手忙脚乱地还没有套好背包罩,小石子一样的冰雹就劈头盖脑地砸了下来。我们站在半坡的一片花海里,倚着一块刻着六字真言的大石头,用背包护住头,听见冰雹砸在石头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顷刻间,我们落入了冰窖,也像进入一个枪林弹雨的战场。天空翻脸、动怒,令人疑惑这天地间是不是有了窦娥式的巨大冤屈。

  冷、痛是初始的体感,然后是无边的惊慌,而当内心的惶恐袭来,外部的体感反而突然不知去向。好在过于密集猛烈的炮火总是不能持久,大冰雹也是天空短暂的发泄,砸着砸着,噼噼啪啪的声音渐渐变成哗哗啦啦,冰雹化作了雨,倾盆大雨。雨比冰雹缓和但却持久得多,乌云需要时间来消释它积聚的怒气。我们在那块大石头旁站了很久,天地一片雾蒙蒙、水淋淋。雨势并没有减弱的迹象,八月的高原被风雨打回冬天,而云层依然很厚,不知道还有多少水被云噙着,云还要喷吐多久。年保玉则向我们展示它变幻莫测的天气,来势迅猛,我甚至怀疑是传说中的邪恶黑牦牛来兴风作浪了。

  山峰、湖泊在冰雹和暴雨的袭击中保持着惯有的姿势和颜色,山的一条条筋骨冷峻静默,雪也岿然不动,湖面没有起浪,静水流深。一场风雨不会撼动具有亿万年历史的山川湖泊。

  就连那些茎杆十分纤细的小花,也没有在风暴中折腰低头,这一岁一枯荣的植物是自然界弱小的生命,比人弱小得多,但花朵没有惊慌失颜,似乎只有人在风雨中不堪一击。

  我和小华,我们双腿沉重,浑身颤抖。小华喘息着用手捋了捋额前的湿发,张了张因缺氧而发乌的嘴唇,说,我走不动了,你走吧。她脸色苍白,湿漉漉的头发贴着头皮,有汗水也有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我和她一样,我看不见自己的苍白,但我能感到自己的虚弱,我们彼此是对方的镜子,在镜子里把自己看得一清二楚。

  镜子里的景象令我们惶恐。更惶恐的是我们不知道离垭口营地还有多远,甚至不知道垭口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早已被花海静静悄悄地夺走了方向感,绕着湖泊转了一圈又一圈,沉迷而不知,直到坚硬的冰雹狠狠地砸下来。

  站在一片泥沼中,我们往前望望,往后望望,沉默着。雨终于渐渐减弱了气势。在连着打了几个寒颤之后,我们决定返回,趁着还有一些残余的体力,返回上午经过的一个小山谷,安营扎帐。那里狭小、避风,想必也安全。我们想休整一夜,次日再找去垭口的路。

  撤退的念头在心里一闪,仿佛有感应一般,太阳竟然露脸了。它也作出了决定,奋力挣脱云层的包围,夺回了天空之上君王的地位,草甸顷刻间恢复了安静,花草摇曳,一弯彩虹,一端连着花海,一端探进湖泊。眼前的世界如童话的背景,像从来就没有被冰雹、暴雨袭击过,像已宁静了千百年并将无始无终再永续安宁下去。年保玉则不动声色,它像一个高超的魔术师,除了两个湿透的人,一切被掩盖得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们站着,摸着能拧出水的衣服,陷入虚幻。我问小华,你不觉得今天像一场梦境吗?从一开始徒步,就像跨入一个梦境。一向稳妥的大林竟然不顾我们和他体力上的差异,像一朵橙色的云飘得不知去向;后来牧民从天而降捎来如魔幻般充满颜色的口信,而和牧民分别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遇到任何人,在八月的年保玉则没有遇到任何徒步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场冰雹也来得迅猛,真如黑牦牛突然现身,而太阳跳出云层的那一刻则更突然、更像是一个暗示。

  小华呆呆地听着,眼珠转了一下。她木讷地转动眼珠的样子像一个梦游的人。我看着她,我知道此刻的她,依然还是我的镜子。

  两个梦游者走在八月的年宝玉则雪山下。记忆中的小山谷是真的存在还是另一个虚幻?我们灰头土脸地盘算着小帐篷和薄睡袋以及几块压缩饼干能不能帮我们抵御一夜的寒冷和饥饿。

  一个人向我们走来,远远地,看不清他(她)的脸。那会儿,我们正把淋湿了的衣物和装备摊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晾晒。这里也是一个小山谷,我们不敢肯定它是上午经过的那个小山谷。也不敢否定。这件事变得模糊不清,两个迷路者已经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不过此小山谷是否彼小山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是个避风的地方,安静怡然,有不知名的小河汩汩流淌,声音像泉水从地下涌出,透着终见天日的欢喜。

  那个身影从河的对岸向我们走来,走几步停几步,停下来时就呜哩哇啦地喊着什么。听声音是个男性长者,他在河边稍稍停了一会儿,看我们没有动静,就踩着河面上的石头过河来了。

  一个老人,脸膛黑红、皱纹密实,穿着暗红色的旧藏袍。他走到我们跟前,摘下也是暗红色的毡帽,露出一头白发。老人操着生硬的汉语连带着手势,极力想告诉我们什么。他用干瘦黝黑的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肩,另一只手指着远方,嘴里模仿着动物的嗥叫。那模仿像极了影视片里的狼嚎,对我这种没有在野外见过狼的人来说,影视片里的狼嚎就是真正的狼嚎。我们明白了,老人是想告诉我们,这个河谷是不能扎营的,有狼。见我们懂了他的话,老人的表情不再紧张,他笑了一下,他笑起来很和善,脸上所有的皱纹也跟着一起放松,像霜打后的菊花花瓣一般,柔软、下垂。他拉着我的手,指了指河对岸他来的那个方向,示意我们跟他走。

  年长者天然使人信任。跟着老人,我们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看见一顶白色的毡毛帐篷,支在避风的两个山包之间。在不远处的崖壁上,有凿刻了一半的藏文字符,字的輪廓和笔画被白色的线条描摹清晰,前几个字符已经深深地嵌进石头。老人的帐篷门口,散落地放着各种工具,锤子、凿子、铲子、刀具。他指着崖壁上的字,口中念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藏语发音。这是一个修佛的老人,他叫巴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了,他要在冬天封山前把六字真言凿刻完毕,并涂上鲜艳的色彩。

  我们把小帐篷扎在老人的大帐篷旁边,喝了他小铁锅里的酥油茶,热食令我的胃舒坦,也使思维渐渐清晰,身体却像被抽了筋一样瘫软无力。我们坐在草地上,太阳正用一天中最后一点力量来烘烤我们的睡袋,它热度衰退了,光泽却是一天中最柔美的时刻。我爬上帐篷旁边一块高耸的大石头,朝着我们来的那个方向张望。起伏的群峰在渐渐褪去光芒的夕阳里,变得朦胧而温柔,山风有了更多的凛冽,吹皱了静谧的河水。小河割破草地,蜿蜒远去,淙淙的流水声传得很远很远。

  一对儿土拨鼠直直地站在我旁边的另一块石头上,瞪着溜圆的眼睛和我朝着同一个方向张望。它们并不躲避我,看来它们还没有经历过来自人类的伤害。我看向它们时,它们没有改变张望的姿势,但其中的一只哆嗦了一下,靠紧了另一只,它们依偎得更加紧密了。

  我这么朝着一个方向看,心里是有念想的,我猜测大林在垭口的营地等不到我们,大概会回来找我们吧?我不知道土拨鼠在望什么,这是一种天生警惕的小动物,它们有洞察危险的能力。也或许,还有一只或几只土拨鼠外出觅食未归,它们在等待同伴回家。

  在夕阳快要散去最后一丝光芒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一个橘红色的小点在杜鹃丛中时隐时现。小华没有往那个方向看,但她突然扔下手中正在整理的东西,站起身,而后跑向河边。她迎着那个橘红色的点,迎着大林来的方向飞奔而去,力气重新回到了她的身体里。我仍然伫立在那块大石头上,和两只土拨鼠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张望,细嗅着草原黄昏的气味。

  那天晚上,这个山谷里有三顶帐篷,还有天空的十万颗星星。没有听见狼嚎,隔壁土拨鼠一家也没什么动静,它们钻进石头下的洞穴中睡觉去了。整个山谷,只听见流水声,叮叮、哗哗、淙淙,像河流和大地的窃窃低语。

  我们和巴桑老人闲聊,他说他小儿子每个月骑马来给他送干粮,他在果洛草原修了一辈子的佛,从没有离开过果洛草原,将来也不会离开。

  第二天清晨,叮叮当当凿石头的声音从崖壁传来,巴桑老人在干活了,穿暗红色藏袍的身影在崖壁下的平台上晃来晃去。老人还是戴着他的旧毡帽,此外,竟然还戴了一副墨镜。

  大林用他的炉灶热了牛奶和咖啡,又煮了面条和鸡蛋,在那碗给老人预留的面条里,他放了足足的牛肉香肠,然后他去平台上喊老人回来吃早餐,而他自己,则留在平台上,拿着锤子和凿子,叮叮当当,充当一个修佛的人。

  老人的作品,正以缓慢的进度在崖壁上扩展。若是在下雪之前完不成,巴桑老人就必须先回家过冬,等到来年的春天再来继续。

  我们再没有往年保玉则的深处走,没有按原计划去日干措,没有去格萨尔王的古战场,也没有去阿尔加措看雄鹰翱翔。我们跟着巴桑老人修了几天佛,把他所有的工具都用上了。我没有戴墨镜,老人说,你要戴上,当心石头碎末飞到眼睛里。在大林的建议下,我们没有在画好白线轮廓的区域内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地开凿,而是合力凿一个字符中的一根线条,我们商量着就选那个笔画最直的线条吧,把它凿好之后再离开老人,作为我们留给这面崖壁的纪念。

  白天锤子凿子叮叮当当,夜晚草地小河叮叮淙淙。

  一轮太阳和十万颗星星交替而來。

  几天以后完工了,我们决定返回。把包里剩余的食品留给老人,其实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吃老人的粮食、喝老人的酥油茶。大林将一路捡拾的垃圾装进背包。我们是结伴走过许多山山水水的挚友,我知道大林有捡垃圾的习惯,塑料袋、液化气炉的空罐,一切不可降解的垃圾,都是大林捡拾的对象,他带着垃圾,一直走,带出大山,带到有人能处理的地方。

  我心存愧疚,若不是我和小华迷路、遭遇冰雹袭击,或许我们不会连累大林,凭借他的体力,他能完成最初的心愿。但大林不这么想,他说,这是山神拒绝了我们,我们应该离开。

  从此,我再没有踏入年保玉则半步,大林亦是,小华亦是。后来的十几年间,年保玉则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它,走进它。有一天我听说,作为三江源保护区核心区域的年保玉则因严重污染而宣布无限期关闭。神的后花园,草场退化,垃圾遍野,湖畔鲜花被践踏,湖中游鱼被捕食。关闭了,关闭吧,也许再也不会开放,秘境终将成为秘境,这是山神永远的拒绝。

  迷路者返回城市,那是我们的来处。

  滚滚红尘中,无可避免,我们终将会陷入新的迷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