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巨变

时间:2023/11/9 作者: 鹿鸣杂志期刊 热度: 96560
郑利通

  1964年生。内蒙古作协会员、包头作协会员、包头钢铁城诗社社长、昆区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在《鹿鸣》《草原》《延河》《安徽文学》《中国冶金报》《黄河》《六盘山》《作家导刊》《江淮诗典》等报刊、平台发表。部分作品入选《内蒙古70年诗选》《铁流》《歌者的收获》《包头文学选》(诗歌卷)等文集。

  【点将台】

  “瀑布对悬崖无所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

  ——题记

  固阳的秋天是美丽的。她的美既有广袤原野错落有致、一望无际的辽阔,也有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的舒适,更有山峦起伏、雄伟大气的壮观。这里的乡民淳朴、热情和忍隐。生于斯、长于斯,勤劳而善良地耕作在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上。

  固阳县地处阴山北麓,南望黄河,北接大漠。境内春坤山高山草甸草原旖旎多姿,大仙山、马鞍山突兀雄奇,自然风光尽显塞北风情。晚清近代以来,固阳县由历史上的游牧民族驻牧地演变成一个移民城镇,居民多出自晋、陕、蒙、冀四省区,浓郁的西口文化保留了完整的中原民俗民情。县域总面积5025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总人口21.3万人。

  陰山横亘中国北部东西约一千公里,是北部边塞的天然屏障,历史上中原华夏族与漠北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乃至战争,都必须翻越阴山。阴山东段没有较平坦的峡谷,运输不便;中西段河套平原山谷虽多,但大多或山高路险,或出谷有沙漠阻梗;只有包头的昆都仑河谷(古名石门水)平坦宽阔,可通马车,是横穿阴山最理想的交通坦途。固阳县境内阴山山脉色尔腾山有昆都仑河谷通行之便利,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可见,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因为阴山山脉横亘,固阳县一度被人们称为“大后山”。

  然而,固阳也是贫穷的。自1994年固阳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之后,贫困——仿佛成了固阳县的代名词。“四分丘陵五分山,仅有一分滩和田”、“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日无鸡啄米,夜无鼠耗粮”,“贫困”二字成了固阳县老百姓心中的一块儿巨石。2013年,固阳县由国家级贫困县调整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同年确定为38个省级领导干部联系的贫困旗县之一,是包头市唯一的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包头市基础条件最差,人均纯收入最低,贫苦人口最多、发展最为滞后的地区。告别苦日子,过上好生活,是固阳县人民群众翘首企盼的憧憬和向往。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后,固阳县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不遗余力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一场脱贫、脱困的战役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2020年8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云卷云舒的固阳境内极为壮美。金山镇东河槽村村民王乃元在自家的庄稼地里正忙活着,在他的身后,就是固阳县境内著名的景点之一——大仙山。大仙山方圆15平方公里,是第四纪冰川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风蚀地貌,是天然的“花岗岩”石材。也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居住于此的村民都说大仙山的主峰酷似山神,但是,山神并没有给村民们带来多少庇护,贫穷仿佛如影随形,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在贫穷里期盼着贵如油的雨水和好收成。

  糖菜长势喜人,看着绿油油的一片,王乃元布满沟壑的脸绽放出由衷的笑容。“以前就是种土豆,收成不咋样,靠天吃饭,还能富了不成?”今年不一样了。自2019年王乃元把家里的28亩土地全部进行托管,并与包头市兴甜农牧业有限公司签订种植糖菜协议,年底每亩纯收入800元。而且,王乃元还能在自家的地里打工,从春耕到秋收7个月,每个月他能领到2400的工资。“一年算下来,生活不成问题,女儿出嫁了,儿子在外面打工,挣多挣少没啥,只是能放心吧。有了这些收入,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

  东河槽村全村耕地面积1300亩,其中旱地700亩全部退耕还林,加上前期经过土地平整后新增的水地43亩,东河槽村的658.4亩水地全部实行了土地托管,托管项目涉及农户37户、138人,其中贫困户10户、20人。

  这658.4亩水地中,有200亩由村委会联系,托管给市里一家乳业企业,另外的458.4亩成为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试验田,试验“村党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技术团队”的土地托管模式是否可行。全程托管,村民只需提供土地和必要的农业生产支出,然后由村“两委”牵头的合作社具体实施一条龙服务,产出全部归农户所有,而且合作社对种植的农作物亩产量进行保底承诺,从而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如果有村民愿意从事田间管理,还可以另外获得打工收入。王乃元就是其中之一。有村民也对土地托管项目有抵触情绪或者不理解,但是,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村民们全部进行了土地托管。2019年9月30日,东河槽村托管的土地正式开始起收,无论是种植的土豆还是糖菜,都获得了历史性大丰收。贫困户也全部脱贫,过上了扬眉吐气的甜蜜生活。

  漫山遍野吹响脱贫号角

  自古以来,固阳就是历朝君王北上防御的重点。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生存的足迹。这里是秦代名将蒙恬率军30万北御匈奴的前沿阵地,也是北魏时期重要的政治和军事要塞。这里留下了华夏文明两颗璀璨的明珠——秦长城和怀朔镇古城遗址。

  固阳县俗称后山地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气温变化大、日照强、降水少、风大、多山和丘陵,农作物以种植春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山药、土豆)为主。干旱导致农作物歉收,导致贫困加剧。和贫困抗争、脱离贫穷一刻也没有停止。在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固阳县全民脱贫攻坚战一浪高过一浪。

  一大早,下湿壕镇后白菜村村民冯玉柱就来到他的黄芪地里开始劳作。今年46岁的冯玉柱曾经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这一切都源于妻子的一场大病。几年前,冯玉柱靠打工挣钱,日子不说贫苦,但也过得去。2016年10月,妻子做手术花掉十一万元,而且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借来的。手术后,妻子不能再干重活,大女儿还在上大学,小儿子也在读书,生活的重担压得冯玉柱喘不过气来。尽管拼命地打工挣钱,到手所得对于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40岁出头的冯玉柱苍老了许多。

  2017年11月,冯玉柱一家因病因学被识别为贫困户。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接踵而至:享受大病医疗费用报销政策,报销比例达95%,报销费用九万余元,自己仅承担一万七千余元,享受低保补助,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享受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入学资助,每年获得6000元,大女儿的学费也有了着落,享受教育救助“两免一补”政策,免学费书本费补助交通费,小儿子上学也不再发愁,享受退耕还林补贴,每年还有495元……面对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冯玉柱一下子觉得不再那么压抑了。虽然有了保障,但是贫困户的帽子还是让他觉得不光彩。怎样才能摘掉这顶帽子呢?冯玉柱坐不住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冯玉柱听说了种植黄芪市场前景好。于是,他利用大半年的时间奔波在各大种植黄芪的种植户里。通过虚心请教和仔细观察,他发现他所居住的后白菜村的气候特别适宜黄芪的种植和生长。

  2018年,冯玉柱试种了7亩9分黄芪,享受补贴金3950元。秋天,收获的季节到了。在村委和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冯玉柱的黄芪很快有了销路。当年,除去人工、机械开支,他还还了一万多元的外债。有了好政策的扶持,冯玉柱不再满足黄芪的种植,除了扩大黄芪种植面积12亩,他又买了三头猪,发展养殖业,并获得补贴金1500元,对口扶贫单位县委党校又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了20只雏鸡。4月份,村委会又根据冯玉柱一家的实际情况,将他安排到村委片林当了护林员,每月工资800元……一切变化和政策的扶持,让冯玉柱一家深刻地感受到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阳光明媚。2018年底,冯玉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事实上,和冯玉柱一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而脱贫的路子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条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精准扶贫”。7年前,习总书记首提“精准扶贫”的理念后,固阳县立即行动起来。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和推进组会议近40次,研究部署推进了包头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资产收益项目、建华禽业3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田丰入股分红项目等一批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项目,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我现在不是贫困户了,我是我们村脱贫最好、最快的!”固阳县怀朔镇阳湾村村民刘云江自豪地说道。而在2014年,刘云江因为父母年迈多病,妻子患有胃糜烂,自己心脏不好和患有腰部疼痛,还要供养两个大学生,一家人被识别为贫困户。尽管有政策扶持,但是,贫困户的帽子却不是“好戴的”。那种沉重感,让刘云江的心里始终压抑着。阳湾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也是固阳县重点扶贫攻坚单位。好政策接踵而至,刘云江坐不住了。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贫困呢?思来想去,他决定走一条养羊脱贫的路子。他的想法得到了村委会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支持。2016年,刘云江无偿得到了15只基础母羊和1只种公羊,当年就出生19只小羊羔,增收近6000元。

  为了在脱贫的路上不掉队,年近60岁的刘云江主动报名参加了固阳县举办的就业创业培训班,贷到了3万元政府贴息创业贷款。加上驻村工作队帮他争取到的基础母羊补贴4500元、种公羊补贴3200元、扶贫鸡补贴1000元、鸡饲料补贴350元,刘云江迅速扩大了他的养殖规模。2018年,刘云江一家的年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在以前,这些都是刘云江一家想也不敢想的。2019年11月,刘云江一家被标注为“已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刘云江一身轻松、干勁十足。他不但积极扩大养殖规模,还主动帮助其他村民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一时间,刘云江的脱贫经验成了大家的“锦囊妙计”。

  一方水土一方人。虽然自己的家乡很贫困,但是固阳人热爱自己家乡的情结始终不变。不管在哪里生活、工作,故乡总是温暖地存在着。

  2018年,在南方打工两年的老吴回到了家乡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民胜村。而促使他回来的原因,是家人给他述说的政策扶贫和家乡的变化。虽然在外面打工每个月能挣几千元,但是那种寄人篱下,远离家乡,风俗不同的离愁别绪是家乡人无法品尝的。回到家乡后,他加入到村里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收入高了,和家人乡邻朝夕相处多了。老吴打心眼里感谢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在民胜村,像老吴这样返乡就业的村民就有二三十人。

  同样,在故乡之外还有很多固阳人努力拼搏着、奋斗着。在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绩后,他们念念不忘的也是那份故乡情。内蒙古田丰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爱峰就是其中的一位。马爱峰出生在固阳县红泥井乡的一个村里,1979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呼市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虽然身在呼市,故乡却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尽管小时候是在贫困中生活长大,但是,故乡的一草一木,甚至吃过的一块儿土豆、和小伙伴们爬过的一棵树,都让他没齿难忘。

  尤其是固阳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后,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村庄萧条,土地荒芜。那一刻,马爱峰心如刀绞。2010年,马爱峰毅然辞去设计院院长一职回到固阳,投身到农产品的开发和加工中。经过一番考察,马爱峰选择了土豆(马铃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由于固阳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干旱、冷凉,这些特点,都适合土豆的种植,而且固阳县的土豆以面沙软甜而闻名,同时也是粮食食品中唯一的全营养食品,既有粮食的功能,也有蔬菜的功能,还有水果的功能,开发土豆的前景非常广。风里来雨里去,多少个昼与夜的不眠和追求,多少次的回望与不舍,马爱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田丰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他们建成了综合性的产业园区,涵盖了马铃薯仓储物流交易、马铃薯新品种开发、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马铃薯主粮化产品研发、本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加工孵化等多个板块。同时,由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为固阳县的农民提供了种植渠道和就业渠道,使参与企业种植和工作的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为固阳县扶贫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固阳县立足自身实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发展的要求,强化产业推动,坚持尊重贫困户的意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坚持镇指导、村落实、户实施的原则,4年累计投入到户补贴资金近4000万元,为贫困户落实了种薯、滴灌带以及猪、牛、羊、驴等种养殖奖补及圈舍补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到户产业全覆盖。同时,固阳县大力扶持建华禽业、田丰农牧业、草原百盈农牧业、龙驹乳业、嘉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壮大,通过订单回购,打通贫困户农畜产品销路,通过吸纳贫困户进企务工和发挥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形成户有畅通的销售门路,有稳定收入来源,村有主导产业,能有效规避市场销售风险,进而带动弱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增收。紧紧牵住马铃薯、黄芪、禽蛋、肉羊等种养殖特色产业的“牛鼻子”,对主动发展产业目录之外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给予自主脱贫奖励扶持,让部分享受资产和光伏扶贫收益的弱劳动能力贫困户主动认领村级公益岗位,让扶贫真正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夕阳落,朝阳升。脱贫的脚步踏响在固阳县的角角落落。

  为谁辛苦为谁甜

  为了切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固阳县通过集中讲授、实地交流培训、组织实地观摩、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每年组织对镇村干部、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进行多轮次、全方位的政策和能力培训,至今,已累计培训近8000余人次,发放精准脱贫政策汇编等培训资料2万余册。扶贫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2016年的3月份,春回大地,后山仍然处于冰天雪地的季节,漫山遍野狂风怒号,一片肃杀景象。固阳县农牧局的高海龙作为一名扶贫驻村干部来到固阳县金山镇协和义村。那一年,协和义行政村刚刚由4个行政村合并为1个行政村,是固阳县最大的行政村,村里有贫困户467户948人,几乎占到金山镇贫困人口的43%,是固阳县贫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

  由于村干部们工作繁忙,高海龙就一个人下去跑。村里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收入以及贫困户的医疗、教育、住房等,都被他了解得一清二楚。协和义村有3万亩土地,其中2.3亩是旱地,于是,他和驻村工作队联系有关部门退耕还林,每年每亩土地能给农民补贴150元。考虑到贫困户大多是年老体弱的人,更适合搞养殖,高海龙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专业优势,跑项目、筹资金。三年来,高海龙共为协和义村贫困户发放伴养鸡27423只、仔猪462头、基础母羊970只、基础母牛7头、驴45头、杜泊羊和澳洲白纯种种公羊38只,为5个自然村的养殖户实施了400枚纯种澳洲白胚胎移植项目;为贫困户新建鸡舍36栋、羊舍69栋、猪舍4栋……除此之外,高海龙还帮助村集体建起了养猪场。

  2018年夏,固阳县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协和义行政村范围内,协和义村和窦家壕村灾情最为严重。连续几天,高海龙和同事们坚持在灾情第一线,一晚上开车来回跑四五趟,连扶带背,把老人们一个个送到安全地点。灾后,高海龙又从县防疫站拉回来大量消杀用品,指导村民防疫消毒。4年来,高海龙以村为家,一心扑在村民的脱贫上。老父亲脑溢血住院,他顾不上回去照顾,女儿上幼儿园三年,他一次没接过……而在协和义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家里,却时常看到他的身影。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找到高海龙,他都会尽力去解决。高海龙的辛苦付出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也收获了预期的目的。2019年10月,协和义村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村里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在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高海龙的工作也得到了固阳县委县政府的认可,他连续两年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干部”,2019年,他又获得了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高海龙只是固阳县所有驻村扶贫干部的一个缩影。在其他驻村扶贫干部的身上,也体现着高海龙般的扶贫情感。“贫困群众要脱贫,党员干部先脱皮,光说不练不行,做做样子不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就是对贫困户的高度负责。如今的协和义村和其他村一样,村民和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条条通村公路、一幢幢崭新住房、一座座现代化圈舍,无不展示着当地环境的巨大变化。

  刘卓勇是包头广播电视大学派驻固阳县西斗铺镇张发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全能书记”。

  2018年,刘卓勇刚到村里不久,固阳县就遭受了特大洪水灾害,张发地村成为受灾最严重、人员和财产损失最大的行政村。面对巨大灾害,刘卓勇带领驻村工作队始终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灾后,刘卓勇一面帮助村民重建家园,一面通过爱心购买等多种渠道,将村里滞销的农产品全部销售出去。刘卓勇的一系列舉动获得了村民们的赞同。

  长期贫困落后,使得张发地村村民们患病后普遍缺乏及时的治疗,缺医少药成了村民们心头的一个结。了解情况后,刘卓勇先后联系包头云龙骨科医院、包头朝聚眼科医院等,为村民免费医疗500人次。2019年,张发地村整村脱贫。这一年,他共为村里争取到社会帮扶资金和物资近30万元,同时协调包头神华集团达成30万元的现金帮扶,并累计为农户销售农牧产品近60万元,由他协调建设的10万元额度的内蒙古级“电大书屋”,也在张发地村建成。在刘卓勇的带动下,率先在固阳县范围内建成的张发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评为“优秀实践站”,张发地村也被评为“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示范村”。

  村民们脱贫了,刘卓勇倍感欣慰。艰苦付出的背后,是对家人的歉疚。两年的时间里,刘卓勇只有春节时才和家人短暂相聚,其他时间,刘卓勇都是和村民们吃住在一起。大女儿12岁生日“圆锁”,他没在场。小女儿没人照顾,他就把小女儿带在身边一起参与扶贫……

  尚永福、张俊、王鹏、张云清、高拥军、刘云光、康占龙、吴子建等等、等等,每一名驻村干部都以“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蒙古马”精神和高度责任心履行着自己的扶贫重任。更有包钢这样的大型企业为脱贫保驾护航。作为固阳县常年对口扶贫企业,20年来,包钢向固阳这片热土持续不断地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仅2016年至今的5年间,就向固阳县17个对口扶贫村镇捐款捐物共计2000多万元,是包钢连续定点帮扶力度最大的5年。在兴顺西镇公合当村村口,“包钢(集团)公司精准帮扶示范村”的路牌耸立在路边,向南来北往的人们昭示着全民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90”后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固阳县金融服务促进中心包括股长石育丞在内的6名工作人员都是90后,就是这些90后,在扶贫工作的道路上,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90后娇弱的影子,看到的是青春的激扬,看到的是担当。在扶贫大军里,他们像一股清流,更像澎湃的海浪,让所有人相信:扶贫的路上,后继有人。

  90后股长石育丞手工整理的“01234567”扶贫政策记忆法被各镇村打印贴在了墙上,这让他倍感荣幸。

  2018年9月起,石育丞研究了近200份扶贫政策文件,做了400多份相关材料的汇总。只要是涉及到金融扶贫的,不管是政策还是做法,他都能脱口而出。为了让村民更简洁地了解各项扶贫政策,他常常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制作出接地气、通俗易懂的图解——“谁能贷?”“啥政策?”“能干甚?”“咋贷了?”“咋贴息?”“向谁贷?”“‘他们也能贷?”“咋问悉?”……简单明了,只要识字都能看懂。参加扶贫工作以来,石育丞不辞辛苦地进村户、跑银行、搞巡讲,解释政策,沟通协调。对照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剔除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贫困人口,建立符合贷款年龄、劳动力条件的贫困人口台账,逐镇逐村逐户逐人落实能贷尽贷。在石育丞的手机里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一名黑瘦的男子,脸庞褶皱丛生,眼神朦胧浑浊。这名男子的妻子去世,孩子是盲人,他想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贷款发展产业,但是,因为是单身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了解到他的情况,结合很多贫困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石育丞备齐相关文件,走进了四家合作银行的大门。然而,四家银行均以不符合贷款条件回复石育丞。石育丞没有退缩,他的脑海里时常闪现着那些贫困户期盼的目光和他们面临的窘迫日子,他不知道怎样面对他们,更不知道怎样解释,他只能一次次跑银行。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石育丞不知道跑了多少次银行,不知道打了多少次电话,参加了多少次会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19年11月,4家合作银行全部同意单身不再作为扶贫小额信贷的限制条件。那一刻,石育丞开心地笑了。

  “敬畏之心之于生命;郑重之心之于生活;感恩之心之于信仰。”这是2020年4月7日,石育丞写在扶贫工作笔记本上的一句话。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无数扶贫干部呕心沥血的真实写照。

  截至2020年4月末,固阳县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6027.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905户次,基本上做到了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能贷尽贷。

  四通八达的民心路

  要想富,先修路。出固阳县城,沿着平坦宽阔的公路向北。正值初秋季节,一路上,乡村美景令人陶醉。过协和义村、厂汉此老村,就是金山镇最偏远的东河槽村。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村路也是四通八达,最远的水泥硬化路延伸至糖菜地头。“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好了,水泥路方便了我们,去哪儿都不再遭罪了。”村民王乃元骑着电动三轮车悠闲自在地说。

  固阳,历史悠久。自古就是边塞重镇。而长度120公里的秦长城,便是最好的见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红石板沟段。众多垂青史册的人物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汉武帝统帅大军浩浩荡荡经此挥师大漠,登单于台;王昭君经此“单于和亲”;秦大将蒙恬、汉光禄勋徐自为、呼韩邪单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脚步也匆匆而过……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赋予了固阳县深厚的内涵。奇峰峻岭间,秦长城虎踞龙盘,雄浑依旧;古秦直道、稒阳道的修建,或兵为疆土,或民为生计,均绕不开这座边陲重镇;今天,在先秦时期的“中道”——昆都仑沟谷之畔,一条新的固阳大道——包固一级公路犹如一条枝干,一路绵延,由市区到固阳的山村田园,舒枝展叶。一曲新时代的大道长歌,弹唱在新固阳的绿野乡间。

  2015年,固阳县在自治区率先启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并于2017年12月顺利通过自治区考核验收,被评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近年来固阳县人民政府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主体责任抓,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实施《固阳县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刚性条件。

  固阳县怀朔镇乡道阿路忽洞至白灵淖公路,虽然只有8公里,却连接着兴圣公、新营盘、老营盘等十几个村庄,过去这条路坑坑洼洼,客货车辆因为路不好走,总要绕道怀朔村再上卜塔亥至王如地公路。当地人出行不便,经济发展更因此受阻。2017年,固阳县政府投资1344万元改造阿白线,并将路段由6米拓宽至7米,有效改善了交通环境。

  农村公路,承载着村民最基本的出行功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写照,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正在慢慢成为历史。

  近年来,固阳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此外,还制定了《固阳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施方案》,每年养护经费支出不低于1135万元,安排乡村公路养护资金810元/公里,形成逐年递增趋势。

  近年来,固阳县建设通村公路1420公里,全县72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硬化路通畅率达100%。2020年继续投入资金1004万元,实施扶贫通村公路及街巷硬化公路16.5公里。投入资金488万元,实施油返砂工程8.6公里。并建成示范路5条,确定示范镇3个,确定示范村3个,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2018、2019两年度固阳县分别投入460万元、535万元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全面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实现了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固阳县按照“县道县管、乡道镇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出台《固阳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了县、部门、镇、村职责明确的四级“路长制”体系,形成了“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管理体系。

  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設带来的交通便利、人气集聚等优势,固阳县积极探索“交通+产业、脱贫、旅游”等发展模式,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新助力。

  把道路通达作为推进产业、带动物流、拉动市场、壮大园区、保障农畜产品产销是固阳县的一项重要举措,基本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推动电商进村、物流到户,带入先进经验,输出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22家,田丰、草原百盈、龙驹乳业等龙头企业全面投产运营。其中,马铃薯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成为区域性仓储物流中心。

  下湿壕镇小邦郎村曾一直是固阳县的贫困村,闭塞的交通制约了村里经济的发展。随着畅通工程项目竣工以来,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村民们种植黄芪等特色农作物的内外运输变得十分便利,通畅的农村道路引来不少客商主动进村采购,结合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发展,村里的土特产再也不愁销路,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以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自然村为重点,结合水毁道路修复,投入资金6030万元,实施德王线(兴顺西至王如地段)灾毁公路修复31.9公里;今年继续投资1004万元,实施扶贫通村公路及街巷硬化工程16.5公里。此外,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请道路管护员62名,人均稳定年增收3000元。

  目前,春坤山、马鞍山、秦长城、梅令花海、錾字石等旅游景点公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其中农村公路是景区到旅游主干道的主要连接线,打通了抵达旅游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充分连接沿途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产业项目,修建出了一条条群众想修的致富路、幸福路。

  这一条条连接十里八村的农村公路,成为了联系党和群众的“民心路”,助力脱贫攻坚的“致富路”,服务乡村振兴的“希望路”,固阳交通人,在崇山峻岭间,谱写了一曲“四好农村路”助力交通扶贫的大道长歌。

  志智双扶托起希望

  时间很快进入到2020年。这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面对几年来的巨大变化,固阳县上下更是毫不松懈、一心向前,“不破楼兰终不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然而,一场疫情却突如其来。

  疫情之下,农产品滞销、外出务工困难等,都为扶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一时间,所有的扶贫干部心急如焚,村民们更是翘首以待。这种情况下,固阳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增设线上就业服务,有序恢复产业发展,开展村级公益岗位安置,出台疫情期间务工就业补助政策,组织驻村队员、帮扶责任人开展“点对点”服务,及时帮助贫困村民解决务工就业问题,增加收入。一方面通过就业部门主动对接固阳县经信局和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摸清固阳县企业用工情况,发布招聘信息3000余条;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线上求职登记,对有就业需求的418名贫困劳动力实施精准帮扶,主动联系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岗位,召开线上“春风行动,助力脱贫”等5次网上招聘活动,共征集岗位1000余个,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69人。

  疫情之下,脱贫攻坚紧锣密鼓。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习总书记强调: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田秀龙是西斗铺镇红泥井村的“道德模范传帮带示范户”。出身贫苦的田秀龙从小酷爱绘画,初中毕业后,跟着民间老艺人做学徒,学习木雕、根雕、烙画等技艺。在村里,他常帮街坊邻居画墙围、做装修赚点零花钱。

  那时候的红泥井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自然条件匮乏,庄稼人都是靠天吃饭,田秀龙供着还在上学的女儿,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是“紧巴巴”。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田秀龙的妻子于2013年检查出患有遗传性慢性肺气肿,这病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每次花费近万元,让这个原本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就在田秀龙苦闷彷徨之际,扶贫工作队来到村里。田秀龙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看病,报销95%的医疗费;女儿上大学,每年有8千元的救助补贴。田秀龙一家看到了盼头,久违的欢笑重新荡漾在这个苦难的家庭。扶贫干部的帮扶法子是直击要害,在看到田秀龙闲时醉心于雕刻绘画的这点爱好,刻画出的作品还颇有些艺术品的感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力推进“智志双扶”的当下,这不就是最好的内生动力?

  在帮扶责任人的鼓励和引导下,田秀龙了解了政府的相关政策,毅然决定自主创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6年,利用9000元对户产业资金,镇政府为田秀龙购买了清洗木雕的设备,他的创业就此开始。

  他一边种地,一边趁着农闲时去接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他的工艺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起初,包头古玩城的工艺品店帮他代卖作品,由于制作水平精良、价格亲民,渐渐地就有了销路,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很快,包头市民间美术工艺品协会发现了他,主动帮他推广作品,并介绍他参加包头市博物馆的各种展览会,他的作品销路就此打开,一幅烙画根据技法不同,价格一般在500-2000元左右,行情好的时候,一尊雕刻作品能卖到近万元。

  与此同时,田秀龙也接了很多到南方给庙宇、园林等古建筑进行彩绘的活,这几年他到过江西、走过湖南、去过重庆、路过山西,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不管山高路远,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咬牙坚持。就是靠着这双巧手,就是凭着这点韧劲,2016年底,田秀龙脱贫了!

  自己有了一份心爱的事业,家庭条件不断改善,田秀龙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更感谢那些倾心帮扶的好干部。他说:“我虽然是个农民,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只要勤劳能吃苦,就一定能摘掉贫困这顶帽子,我虽然穷,没啥文化,但是也希望不拖国家的后腿,希望为祖国富强尽一份力。”受父亲的影响,田秀龙的女儿也是多才多艺,今年大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生物工程企业找到了工作。

  我脱贫、我光荣;我奋斗,我幸福!田秀龙是脱贫路上的奋斗者,他的故事,也成了固阳人奔向小康生活的一个缩影。从他身上,更多的固阳人感悟到奋斗的过程和本质

  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教育扶貧是一项供血工程。为使国家和地区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为贫困家庭兜底,让每名学子的求学路不再因缺钱而受阻,固阳县成立了18个排查小组和1个研判小组,网格化寻找2014年以来的贫困学子,实施精准资助。

  2014年至2019年,固阳县学前至大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共计913人(其中学前42人、义务教育381人、普通高中83人、中职51人、大专及以上356人),资助资金累计503.756万元,其中助学贷款累计发放95.57万元、普高助学金累计发放23.17万元、中职助学金累计发放22万元、大学入学资助累计387.126万元、交通费累计31.5万元、保教费累计5.31万元。

  在固阳县,各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的班会上,听到老师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老师都会帮你和你的家庭尽力去解决,你只需要在学校里好好学文化、学知识,考上好大学,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固阳一中,位于固阳县城中心地带,也是一所承载了无数乡村家庭改变面朝黄土的命运的学校。2018年秋季起,固阳县与市区名校进行结对共建。一机一中、北重三中、包四中在固阳县一中成立两届扶贫共建项目班。三所学校共派出11名教师,都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高三重点班的名师。11名老师吃住在学校,一心一意带学生,毫无保留地开展教研活动,不仅带动了教学水平的进步,更为这里的孩子带来了开阔的眼界和精神上的引导与慰藉。过去,很多中考成绩优秀的孩子会选择去市里读高中。共建项目班的建立,不仅留住了孩子,也为他们的家庭节约了资金。据测算,每名从固阳到包头市区读高中的孩子三年平均多花费10万元,仅2018届共建班的建立就为固阳县节约资金400余万元。

  除了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高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愿望。在“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下,固阳县职教中心克服生源较差的客观条件,坚守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职业教育真正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是固阳教育战线上的另一场“战役”。2019年,固阳职教中心高考参考102人,本科上线23人,本科率稳居包头职业类学校第一。

  在固阳,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因为有了助学金的帮助,得以踏踏实实的坐在教室里学习。教育带来的改变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崇尚教育、崇尚知识的乡风民俗日益深入人心,带动更多的人实现“精神脱贫”。

  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学生辍学,固阳县在全市率先设立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对贫困大学生予以救助,还实施保教费、寄宿生生活补助、贫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高校新生入学资助、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积极为贫困学生争取雨露计划、泛海助学计划、希望工程等救助资金,累计救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900余人次,发放各类教育救助资金近900万元,努力让每一个贫困学生享受到教育的阳光雨露。

  固阳县兴顺西镇佘太和村村民李胜老两口,是固阳县目前仅有的因病致贫返贫的13人中的2人。2019年,李胜的老伴儿突发脑梗两次入院花了大额治疗费,术后留下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李胜自己又是视力残疾。病残加上无劳力,老两口返贫了。针对这种情况,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按照固阳县相关政策立即启动应对程序,低保金、养老金、耕地保护补贴(粮食直补)、残疾人护理补贴、资产收益等社会兜底政策立即跟进,让老两口不仅具备了脱贫条件,晚年也没有后顾之忧。

  家住兴顺西镇东西厂村的侯长贵老两口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侯长贵今年63岁,患有严重的膝关节疾病,由于常年患病,老人的膝盖几乎不能正常弯曲,走路都要弓着腰。而更不幸的是,他的老伴儿也患有高血压、突发性耳聋等多种疾病,老两口因病致贫。由于生活困难,侯长贵老人一直没钱治病,更别提进行生产劳动了。固阳县法院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立即向侯长贵老两口详细解释了相关医疗政策,并积极为老人联系医院,帮助他们办理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等政策。2019年,经过两次住院治疗,长期遭受病痛折磨、行動受限的侯长贵老人在人工膝关节手术后又能行动自如了。

  对于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固阳县建立了大病患者集中救治工作台账,目前全县608名大病患者都已全部完成救治。除了重病兜底保障,固阳县还建立了健康扶贫保障衔接机制,设立医疗扶贫救助基金,实现贫困人口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民政救助等方式报销后,由医疗救助基金予以救助,使贫困人口的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左右。从根本上保证了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的好病。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固阳县积极构筑基本医疗、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和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兜底的四道防线。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大病慢性病报销比例达到95%,累计为3000余名慢性病患者提供送医送药服务,为8390名贫困人口发放救助基金1640余万元,着力让每一个贫困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固阳县还通过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实现与健康扶贫动态管理数据库保持同步更新,医联体更是让大医院医疗资源能够辐射到乡村。今年固阳县还计划招聘50名基层医护人员,通过持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提升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没有理想何必远方。通向成功的路上,除了铁骨铮铮,必须要有睿智的目光。

  向着更伟大的梦想深情眺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17年,固阳县实现了自治区贫困村全部退出,2018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5%下降到0.5%,2019年4月,固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摘掉了自治区级贫困县的帽子。“巨变”成为固阳县今昔对比最恰当的描写。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缓慢,就怕常站;不怕贫穷,就怕惰懒;不怕对手悍,就怕自己颤。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固阳县正是按照总书记的嘱托,脚踏实地一路走来,用骄人的成绩注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长卷,用责任和汗水践行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如今,走进固阳县,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柏油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砖瓦房,还有大后山蓊蓊郁郁、满眼翠绿苗木,让人感慨不已。目前全县已争取到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87.24万亩,完成建设任务66.24万亩,工程覆盖全县25个国家级贫困村,人均退耕面积达20亩,8年工程期内人均每年可增收3000元,已累计为17197户退耕户发放政策补助资金11736万元,户均收益6824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已成为贫困农户稳定脱贫的红利。扶贫救助资金累计投入491.3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412人次;对贫困户住院费用给予二次兜底报销,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慢病和意外伤害险;新建砖瓦房3.3万余间,农村常住人口全部住上安全房……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干部群众的努力付出和辛勤的汗水。医疗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形式多样的扶贫故事无不令人感动。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此刻,固阳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登高望远,一路坎坷一路歌,壮美画卷现人间。几年间,昔日的贫困村已经发生凤凰涅槃式的蜕变,之前的土路危房的历史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水泥硬化路、整齐的砖瓦房、明亮的路灯和干净整洁的村内卫生环境,农村居民幸福感指数显著提升。一副“新后山”的幸福画面展现在新固阳。

  秋日的阳光下,固阳县城益民小区呈现着幸福与温馨。天高云淡,秋风裹香,现代的乡村农舍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目前,固阳县已建成益民小区3-4期、益民小区5期、益民小区6期、广义新村、兴顺西镇红泥井村、兴顺西村、下湿壕镇幸福院、西斗铺镇大二份子村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也是固阳县对全县652户、1324人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殊关心。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几十年的艰苦卓绝,辛勤打拼,固阳县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它艳丽的羽毛闪现出新的辉煌,腾空万里,引亢高歌,必将谱写出一曲曲精彩华章!

  “阴山外,长城长,长城脚下是固阳;红土地,种杂粮,到处都有荞麦香”。这首儿歌还有多少固阳人记得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