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像藤萝,他的生存靠别的东西支持,他拥抱别人,就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
——亚历山大·蒲柏
著名诗人汤养宗的诗歌就印证了亚历山大·蒲柏的这句话。
著名诗人汤养宗是为人低调,胸有慈爱之人。
2018年9月8日,久未上博客的我登录博客,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发了张字条给汤养宗老师,向他索要微信号,未料到他竟然很快回了字条,给了我微信号!“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加上这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微信了么?”虽然心存疑问,但真的加上了他的微信,从此可以经常读到他的诗歌作品。
从微信中发现,汤养宗老师是一位勤奋高产又特别重视作品质量的诗人。虽然已经获得多个国内知名奖项,但他对自己仍然要求很严,他的诗作经常修改,千锤百炼。我相信这样做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读者负责。
说实话,汤养宗的诗写得很深,意境很美。从他的短诗《三人颂》中就能感受到。“那日真好,只有三个人/大海,明月,汤养宗。”在这短短的两三句诗中,他把自己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中,把大海、明月比喻成了人。此时,人与大海、明月已融为一体,整首诗不仅仅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更揭示了诗人善于在孤独中体会人生快乐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诗人以大海的博大表现人的渺小。大海的胸怀宽广,明月的光明磊落。诗人把自己和明亮的月光以及宽广的大海联系在一起,显示诗人人格的光明磊落和胸怀的博大。读这首诗,感觉这个世界,只剩下三个人,以此来衬托诗人强烈的孤独、寂寞感。
而汤养宗诗作的高妙之处绝不仅限于此。他在短诗《洗炭书》中写道:“我一生都在一条河流里洗炭/十指黑黑。怎么洗怎么黑/我一生都在一条河里洗炭,怎么黑,怎么洗。十指黑黑。”
这首诗虽以作者第一人称表述,但绝不是写作者自己,实质上在暗指世间现象。作恶的人,无论怎么洗,也洗刷不掉那些污浊。作恶的人越证明自己的清白,越显出其丑恶的本质。
而这首诗也可以另做解释,一条河可以理解为人生,诗人一生都在困境中博弈,越是博弈困境越多。
更深层次的理解,就是以诗歌为生的人,一生都在写诗,越写越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这条河流里洗炭,其实诗人是在洗自己。这个世界,白就是白,黑就是黑,是洗不掉的。
这首诗无论从表达方式及写作技巧来讲,既不张扬,又批判了丑恶现象,颇有现实意义。
惠特曼曾经说过:“因寒冷而打颤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经历了人生烦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汤养宗的短诗《寺院》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怀——多么宏伟而寂寞的一座庙宇/住着一个孤单而热闹的僧人/这座庙宇就是我的身体。天空多么辉煌,太阳只有一个/身体里只有我一个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了一座庙宇,诗人在独自修行。从这首诗中感受到诗人既孤单又喜欢热闹的矛盾心态,诗中以苦行僧的心情去体验生活,在经历着人世修行孤单之苦时,看得见辉煌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
从另一个角度讲,太阳只有一个,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汤养宗也只有一个,汤养宗就是汤养宗。
众所周知,当代一些诗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或者为名为利刻意奉承权贵,而汤养宗用他的短诗《泸州记》告诉大家,他不會随波逐流,内心和生命顺其自然。“天地有顺从,比如两江要走到一起/便是还俗的和尚脱下了袈裟/在泸州,沱江与长江交汇处/我再一次被自己弄哭,为有一个未出发的身体/永远百感交集,永远不投靠,永远不交给流水”。
读者是否想到一个男人站在沱江与长江交汇处哭泣的原因?此时,是不是沱江终究顺从地汇入了长江?是不是感叹着有类人终究顺从了俗世,已经成了“还俗的脱下袈裟的和尚”?诗人对此“百感交集”,但“永远不投靠,永远不交给流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追逐名利的处世态度。
汤养宗的作品往往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汤养宗的诗不仅仅如此。他的短诗《父亲和草》最耐人寻味。“我父亲说草是除不完的/他在地里锄了一辈子草/他死后,草又在他坟头长了出来。”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父亲和草,但更有深意。父亲在“地里锄了一辈子的草,死后,草又在他坟头上长了出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死后草又在他坟头上长了出来”,这印证了这样一位农民说的话,诗歌歌颂了众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他们本身就是一根草,活着是草,死了还是草!我们见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正是这些除不尽的草,把这个现实的世界,打扮得更加美好。如果没有这些草,这个世界就太孤单、太寂寞、太可怕了!
这首短诗强烈地表现了汤养宗的“野草意识”。
如果真的有来世,我也情愿成为一根野草,在春天发芽,在夏天开花,在秋天结果。其实,这就是生命,一个生命的伟大,就在于它的平凡。
这让我想到了高尔基的“文明的高度始终是同热爱劳动密切联系着的”这句话。
现在我们再来询问为什么有个男人会站在沱江与长江交汇处哭泣?我的回答是:著名诗人汤养宗有一颗慈爱之心和“野草意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