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探析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7621
丁爱军

  (珠海市文化馆,广东 珠海519000)

一、前言

文化馆始终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并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并不以营利为目标,是一种全公益性的公共文化场所。由此可见,文化馆的创新发展也是促进政府公共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群众文化繁荣昌盛的首要前提。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不仅要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路线及政策,还应当充分发挥审美及德育教育等职能,从而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丰富其精神境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也不断向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这也是我国文化馆创新变革的必然趋势之一。

二、数字文化馆概述

数字文化馆是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建设项目,顾名思义,以数字化技术为重要支撑,较传统文化馆本身的业务职能而言,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联动,即引导文化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以实现该场所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突破原有文化馆在服务时间及服务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从而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使社会大众能够随时随地的享受当代公共文化服务。

  分析数字文化馆的基本组成可知,以网络云平台为基础工具,有关艺术培训、作品展览及赛事活动等一切社会文化活动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时间预约及场馆预订,而现代化网络平台还可以实现对用户的集中管理及大数据分析,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数字资源库是数字文化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艺术类别为具体划分标准,充分利用了当代互联网传播的渠道优势,对数据的收集、整合及后续的处理分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数字文化馆还包含线下互动体验空间,实体的数字文化馆以原有的文化馆空间为基础并进行适当的翻新装修与改造,融合数字化设备及部分先进系统从而优化用户自助式、自护式的服务体验,提升文化场所的科技感与现代感。

三、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意义

文化馆的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文化馆则可以看作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传统文化馆由于管理经营模式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为此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服务需求,加之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之中①,以文化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其建设工作迫在眉睫。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可以对人民群众的具体文化诉求进行全面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交流及互动,真正融入到群众生活中去并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来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可以优化普通用户的访问体验,用户在浏览数字文化馆的同时也不仅仅扮演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同时也在过程中充当了信息的发布者与传递者等角色,由此可见,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么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也必然成为行业的风向标,突出这一时代产物的开放性及便捷性,可以有效提升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四、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条件

相较于传统文化馆而言,以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云计算为支撑的新型数字文化馆,应当是一个开放的集成化信息平台,各种文化资源与相关信息经平台的整合与处理并借助网络渠道来提供给社会大众,这种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的文化服务具有更强的活力。

  目前,数字文化馆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技术已相对成熟,以数据库建设、网络平台构建及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②,有关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准则、规范及制度也日益完善,国家明确了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并予以全力支持,相关人员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同时也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到的制度、标准及规范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也更为科学。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为此,也可以说社会大众的根本文化需求才是促进数字文化馆创新建设的根本动力,而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五、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重点分析

(一)明确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目标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文化馆应当以打破各文化场馆的壁垒为建设目标,并朝着“全城一管制”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以上建设目标应当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以及整合处理,以数字化建设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服务成本并拓展服务通道③,使服务终端变得更加丰富与便捷,真正实现“文化馆进万家”这一美好设想。尽快建立数字文化馆的信息发布平台并尽可能扩展信息传播渠道,以此促进服务终端的多样化发展,从而使这些文化信息能够更加及时的、客观的以及精准的传递至用户群体手中,这对于实现当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构建立体化的、系统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以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都是可以利用的传播渠道。

(二)优化数字文化馆的网站窗口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文化馆要想正常运行必须基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搜集而来的文化资源及素材进行集中处理,以此为基础来提供更加智能的文化服务并设计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且借助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可以针对性的予以调整。除此之外,还应当关注网站的建设工作,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窗口,数字文化馆的网站实时传递资讯并真实反映现状,以数字化储存资源库为重要支撑,为此,相关人员应该做好网站的管理工作,加快开放并鼓励大众使用沟通板块,同时做好网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来实现数字文化馆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有效对接,进而提升大众的服务体验。

(三)强调便携式服务的应用特点

互联网技术已十分成熟且安全管理工作也在日益完善,当代社会大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从实体文化馆获取文化体验,反而更加倾向于一种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文化服务方式,他们更希望随身携带数字文化馆④,而以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数字产品实现了移动终端的多元化发展,对实现数字文化馆的个性化配置亦有重要意义。互联网线上服务则是线下文化服务的一种有效延伸,以微博、微信以及其他APP为代表的功能性软件在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人们更倾向于利用手机来搜索各类文化信息,移动设备无疑是扩大用户群体并实现信息快速、及时传播的最佳途径,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新媒体途径,并重点研发更加适用的文化项目。

(四)促进线上线下服务有机融合

区别于传统文化馆而言,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文化馆的生命力在于线上与线下的丰富产品⑤,且在这一环境下,数字文化馆的职能发挥建立在信息传递及资源处理的基础之上,其服务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不断转变,即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综合用户的需求以及群体特点,经数据分析来不断深化信息服务的层次,并以此提升文化服务的整体质量。借助云计算的交互服务职能,通过收集到的用户基础信息、数据资源以及使用记录来深入挖掘隐藏信息并准确的预测出用户的喜好,进而进行群体的区分与定位,由此可见,只有牢牢把握用户的需求,才能提升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效果。

六、结语

建设并完善数字文化馆是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的重要发展策略,以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活动,突破了传统文化馆在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且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员不足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加强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了社会大众的幸福感,相关人员有必要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对其运营模式予以优化、对其服务渠道予以拓展并对其文化产品予以丰富,进而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的各项职能。

  注释:

  ①张志松.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新思考[J].戏剧之家,2019(24).

  ②周雪婷.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以荆门市为例[J].参花(上),2021(01):149-150.

  ③王培璐.探究当前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发展趋势[J].长江丛刊,2020(13):123-124.

  ④王严.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新思考[J].参花(上),2021(01):145-146.

  ⑤毛飞星.新媒体背景下长春市数字文化馆建设现状分析[J].山西青年,2020(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