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州互助县文化馆,青海 互助810500)
一、非遗保护与旅游协同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十四五”计划的不断推进,明确了“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相关内容建设。在两者产业的融合上,以文化内涵,完成相关的传播与消费①。非遗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体现了很强的开发和保护机制。在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的历程中,不仅可以完成产业的升级,并且还可以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承。但在实践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施比较困难,很多项目处于濒危的现状②。商业价值导向缺乏对旅游的整体评价,减少了文化内涵,出现了遗产的流失。不少地方在非遗发展中,传承保护工作缺失。如:剪纸是广大人民的生活形态和情感的表达,历史文化积淀比较丰富,但是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商业开发破坏了剪纸艺术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不少纯手工工艺被机器替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生态的光彩。鉴于此,如何协调处理好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良性互动,成为当前“文旅融合”发展中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和问题。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分析
(一)非遗传承保护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更加倾向大城市。不少民间的艺术都正在逐渐的减少,就算有一部分传承人,但也处于老龄化,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带来了限制性。但如果有效的将非遗和旅游相互结合起来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破除限制性,完成协同发展,保持科学的发展路径,为下一步的有效传承奠定了基础③。(二)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
从当前的形势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延伸,信息化技术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此时,在传统的理念下,将美术和舞蹈、戏剧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其在传播中出现了障碍④。传统手工技术也受到了威胁,但是市场潜力较大,只有传播出去,加大游客的理解,才可以将其价值体现出来。(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升级的需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看,种类较为繁多,价值性较高,在保护的时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资,如果单纯的按使用国家的补助和政策,这部分资金远远不够,保护难度也会提升。这种方式比较的单一,资金获取渠道较少,很难维持后续的传承保护工作。此时,非遗和旅游结合,就可以将文化传播合理开发、相互依托,反过来也可以运用文化的优势性,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延伸。并且,两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协同发展基础充分,运作方式多元灵活,理念上与时俱进。例如:泼水节就是将历史遗留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业融合起来,激发游客好奇心,提高视野建设⑤,因此,在协同发展的路径中,相互成就,相互促进。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路径探讨
(一)开发型协同
从目前的形势看,利用资源开发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建立不一样的视觉场所,给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设、主题公园的相关建设等都属于非遗和旅游之间的相互融合。例如:成都国际就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第一个博览园,不仅涉及到了很多的非遗项目内容,并且设置了展厅和情景展厅,给大家传达出更多的思维理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分析趣味性的体验,感知不一样的知识内容,诠释不一样的动态化景色,不仅提高了其中的乐趣,还可以在AR、VR等媒介的基础上,缩小受众者与展厅之间的距离⑥,在亲身的体验中,保持趣味性的基础,达到协同发展的主要目的,加大其表现性,提升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二)体验型协同
现如今的民俗体验活动中,只有受众者亲自感知到这些文化遗产,才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全身心感受。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当地一个比较隆重的日子,对于当地人来说,就像“新年”一样。另外,还会涉及到赛龙舟等活动。游客当地的节庆活动中,就会感知到西双版纳的民俗文化特色,还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当地人的喜悦。还可以与当地人一起体验做水灯、放水灯,学习傣族舞蹈,感受泼水节深层的文化内涵,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利用媒体推广,扩大对当地非遗的宣传力度⑦,将当地的非遗和旅游相互结合,统筹发展,加大基础建设,提升相互的协同与发展。
(三)创造型协同
随着工业化融入,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型发展有了新的空间,非遗与文创产品的研发、传统服饰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达到创造型的协同发展。例如:北京恭王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就是利用非遗的独特魅力,感知民族服饰不一样的韵味,并且让更多的受众者,感知到苗绣、蜡染、青瓷等现代人很难见到的东西。非遗和时尚结合起来之后,就需要给受众者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另外,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也可以碰撞到一起,在完美的诠释中,激发受众者的真实体验,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将中华的传统文化传输出去,让世界认知中国,体验到东方的独特韵味,增强我国的国际化地位。(四)案例分析
例如:贵州非遗工作就是在“非遗+旅游”模式的基础上,解决无人传承,资金短缺等问题。贵州“小透明”在“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上,要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贵州旅游业山清水秀,典型独特,并且具有独有的喀斯特地貌。“多彩贵州”的宣传建设,也让贵州的旅游收入达到了9471.03亿元的大关。当地,具备14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的地方也数量众多⑧。不少旅游地区都使用了“非遗+旅游”形式,当地具备了有多民族特色文化。游客在旅游的时候,需要对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感知独到的历史韵味。另外,在细化的基础上,使用“民族非遗+民族村寨”的独到模式和魅力,获得了文化和经济的“双丰收”。借助旅游的平台,宣传贵州非遗,有效的向着“多彩贵州”的方向进行延伸和发展。
在制定有效发展措施时,首先,是将非遗打造成贵州旅游特色。在“多彩贵州”的品牌基础上,将蜡染、服饰、银饰、苗绣等和旅游产品结合起来,体现当地独到的文化,完成多元化领域的资源整合。
其次,当地需要结合实际,发展非遗旅游产品及衍生品。转换原有的思维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链,丰富旅游市场发展。尤其是水族马尾绣等都是传统的工艺方式,也属于非遗的范畴,将其和现代化的审美结合起来,就可有满足当前的审美诉求,向着高端定制的方向实施延伸。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局部的图案实施点缀,保持艺术的升华,增加内在的品质,体现设计的焦点。之后,需要建设非遗特色旅游景点。不仅需要满足原滋原味的生活需求,还需要结合古朴的质地感,解决千篇一律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独特性价值。
最后,结合当地的发展,建设各地区的非遗博物馆,构建非遗体验区和示范基地,并且将内容和内涵传达给大家,一方面需要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精神,另外一方面需要加大文化知识的传输,将其中的独有性呈现到大众的视野中。
再如重庆市荣昌区在非遗传承保护,使用的是万灵古镇的优势性,探究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梦里水乡的美称,并且在人文的基础上,被称之为去中国特色小镇。当地还是清朝的聚集地,存在夏布和折扇非遗文物。也就是说,在“一镇三园一线一都”的核心基础上,建立非遗餐饮文化特色街。在“非遗人+文化艺术+产品+品牌”的基础上,构建非遗科创体验园。
另外,还融合了非遗休闲娱乐特色区、非遗博物馆、非遗工匠作坊、非遗教育培训学院、非遗产品集市、非遗文化展演、非遗民宿特色区,打造非遗全域旅游路线,建设全域非遗智慧城市。目前还有很多这样的城市,也是在国家的政策中,将非遗和旅游结合起来,协同发展。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互结合,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以当前的旅游者为中心,最大限度的提升文化体验,使用文化保持旅游业的升温,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传播当地的特色非遗文化,加大非遗的开发。在“非遗+旅游”模式中,整合文化背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非遗智慧特色小镇,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协同发展。注释:
①陈淑琳.西北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丝路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8(024):24-24.
②张魏.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0(05):132-138.
③王德辉,包学敏.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5):44-45.
④刘玲,叶水云,肖燕萍,等.论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旅游纵览,2020(17).
⑤李斯颖.全域旅游视阈下壮族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9(009).
⑥李树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探析——以河北省武强年画为例[J].北方文学,2019(006).
⑦孟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基于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7).
⑧孟姝言.关注民族区域旅游扶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J].才智,2019(033):24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