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展览空间的虚拟转向探究艺术面临的技术危机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30702
邓新颖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0000)

一、展览空间的虚拟转向:科技时代主宰下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发展进度条的飞跃,当下已进入绝对的科技时代,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成为时代的主宰,它的一举一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全方面的改变,渗透至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无时无刻不依赖它带来的便利。显然,如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泛用和延伸发展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已经无法将它们从日常生活中剥离。现代人已然习惯网络与现实生活的二重奏,文化体验也逐渐趋向平面化和网络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展览空间的虚拟化转向是顺序时代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从艺术展览自身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媒介也使得展览空间和展陈方式拓展了新的实践,从互联网数字时再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使得展览空间的发展迅速,实现了存在于想象的实践方案,例如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的多元化展览、teamLab的无界美术馆、甚至在“虚拟之虚拟”上的全新展陈方式(如后文提到的史莱姆引擎)。这一次的转变是以技术为先的观念带来的变革,同样属于艺术与科技的合作,但科技已然占了上风,由此可见,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决定性影响以及对它艺术体系全方面的打破和重构。

  面对未来科技的持续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艺术与科技将会是持续性的话题,现实的展览不一定会被取代,但线上虚拟展览发挥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当伴随网络成长的新生代成为主流时,虚拟展览的重要性会越发凸显。

二、科技与展览空间:虚拟化的“渗透过程”

(一)数字化时期

数字化可以看作是展览空间虚拟化的最初阶段,主要是通过技术的应用将作品数字化再上传到互联网,早期的目的多为了实现对文物的保护、研究、修复和传承,将藏品的数字化放置到云端数据库以作备份。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普及化,逐渐发展为传统静态网页展示,也就是最早的线上虚拟展览,这时的模式只是简单的做图片展示,采用这种方式的也多为博物馆,收录了作品的资料将其公示以供大众查阅,是数字化服务大众的展现。这种方式打破传统展厅的时空限制,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便捷的查阅和观看途径,运营成本低、不用受限于展示空间大小,受众覆盖率显著提高,众多博物馆、美术机构、画廊都在应用。作为线下实体空间的延伸,这种低成本的便利数字化模式发展到当下仍然占了虚拟展览中的一大部分。但数字化模式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人们只能单一浏览图片而不能实在交互,因此在与新兴技术的结合下虚拟展览探寻着新的发展。

(二)交互性虚拟展览

这类展览模式是当下虚拟展览中占比最多的呈现形式,指以技术的介入给观者带来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及交互式功能的虚拟展览。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类似于teamLab这类的沉浸式展览,它运用多媒体手段的集合,将展览作品与展厅空间的结合更加紧密,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拉近观众、作品与展厅三者的距离,并通过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和互动装置来打造封闭的沉浸空间,吸引了一大批受众,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兴媒介介入后产生的全新体验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第二类是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及增强现实技术(AR)介入,这两种新兴技术使得展览空间的进一步虚拟化,也成为时下最盛行、实践方式最多的虚拟展览模式。许多展览开始利用VR技术来建模进行真实场景再现,美术馆、艺术博览运用VR打造更真实、具有3D感和交互性的虚拟空间,360度的全景观看模式成了新兴的观看模式,数字故宫、数字敦煌、VR展厅等模式开始盛行;AR技术则被用来打造展览中现实和虚拟的并行,例如UCCA在2020年举办的“幻景:当代艺术与增强现实”展览①,观众需要利用电子设备才能看到展厅中悬置的艺术作品,这时AR技术作为新的媒介介入,挑战传统观看艺术展览的方式,为自由欣赏艺术开启新的可能。从这些实例的发生不难看出先进的科技元素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技术给展览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其缺陷是设备造价成本高和专业操作难度较大,关键点集中到了技术的实现,而不是艺术的构思。

(三)虚拟之虚拟:史莱姆引擎(Slime Engine)

上文提到展览空间中对AR和VR技术的实践运用多是建立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但发展至今,新生代艺术家们做了更大胆的实践,即虚拟之虚拟,意味着不再存在对传统的展览空间的利用和还原,而是建立非常规的虚拟空间进行艺术展览,重新想象展览的未来。

  “跳出白盒子,艺术不设限”,这里以当代艺术线上虚拟展览空间“史莱姆引擎”为例,它创立于2017年,由李汉威、刘树臻与方阳共同策划与运营,致力于开发前所未有的作品创作形态、展览策划与观展方式,借由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世界呈现丰富的当代艺术形态。②三位新生代的艺术家在网络时代成长③,比起成长过程中强塞进来的、有历史距离感的美术史等知识,他们更愿意选择更自由、更激发想象力的数字空间,就像史莱姆(指解压玩具)这个童真又具有趣味性的名字,他们对展览制作的可能性、对艺术类观众线上和线下的参与期望展开具体的想象像“黏液”(slime)一样灵活,又如“搜索引擎”(engine)一样包罗万象。

  史莱姆引擎成立至今已经策划过多个展览和艺术项目,在空间上他们的互动式展览常常“发生”在著名都市的反乌托邦合集、海洋深渊、过山车和荒岛上,在和观者的互动方式上也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比如2019年的“海洋”展览项目,集合了103位艺术家的作品将其放置到无尽的虚拟海洋平面中,计算机载体使观看者能够通过键盘控制在视频、数字雕塑和摄影之间的移动——只有在靠近它们时,观者才能激活一些实际艺术作品(time-based works):你会感觉到它既为你存在,又完全独立于你④。这一项目策划强调身体和艺术的关系,没有指定的观看线路和目标,而是仅仅创造了环境和机会,一切都可以由观者自我调整。

  史莱姆引擎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创立没有将互联网当作实体机构的替代品,而将其视为在现实世界几乎无法复制的、具有数字和虚拟媒体特性的平台,虽然这种将展览游戏化的方式可能会遭受主流的批评,但三位创始人仍然坚持于自我对虚拟展览的拓展,期待着未来展览空间的虚拟与现实会实现重置。

(四)小结

展览空间的虚拟化过程由数字化图像、数据库、线上高清大图的静态观看模式到多媒体感官体验、交互性的VR、AR沉浸式观看,再到虚拟数字空间的虚拟创造,其显著优势就是其突破时空的自由性和技术冲击带来的全新体验感,在艺术的传播和展陈上做出了重要的推进,但同时我们能看到虚拟展览的形式一直在不断更新,数量占比持续上升,技术的重要性在一步一步的凸显,并且这还远远不是虚拟展览发展的终点,是否最后技术依赖的一步步放大,艺术本身的意义和主题就被会被淹没了,围绕这一转变,技术决定论对艺术的威胁仍然存在。

三、争论:艺术的科技危机之思

(一)技术“侵蚀”危机论

在上文展览空间的虚拟转向演变过程中,我们清晰看到技术是如何随着虚拟化一步步占据主导位置,媒介技术自身的形式及其改变社会的方式与深度在发生着变化,技术本身不仅仅在以日益迅疾的加速度发生着更新换代,同时其对于社会和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塑造也在以更为深刻和隐秘的方式展开。⑤科技对艺术除了媒介使用的创新和改造,在观念上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转变。

  首先,在这种虚拟展览的趋势下,技术改变了人的观看模式,从传统的在三维空间的序列化观看向沉浸式的整体化观看转变,比如以VR、全息投影等技术创作的作品和展览所追求的整体性的氛围就象征着一种整体化的趋势,观众不再是游览式地观看作品,而是被包裹在展陈空间中感受,它导致媒介的身体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正在将身体的各种体验以电子和机械结合的方式复制成型。

  其次,在展览空间虚拟化的过程策展人的存在被削弱,掌握技术的才是主导,技术才是最后展览能否完美呈现的决定性因素。像teamLab的团队中构成多元化,史莱姆引擎策展的也是三位新生代艺术家,策展背后的艺术主题性和策展思维被一起掩盖了,这也是艺术与科技的争论中提到的技术侵蚀论,指在技术至上的时代背景下,“技术侵蚀了文化”,技术兴起带来的便捷使人越来越缺乏思考能力,人开始向技术“投降”,最终被人类自身创造的产物主宰。

(二)结论

当下,我们不得不正视媒介及科技对当代艺术带来的决定性影响,不论这个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上述提到的担忧意识不无道理,时刻警惕过分的技术依赖能避免我们变为媒介的奴隶,但科技对艺术而言更多的还是推进力量,正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才拓宽艺术的表现形式,源源不断的给艺术创作带来活力。并且艺术中技术媒介的盛行并不应该被单一的归为技术侵蚀,其中夹杂着艺术面临的历史导向和文化问题,媒介的传播和普及背后蕴含着权力运作,即使互联网这类向我们开放的技术平台,也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再从时代背景的进程来看,人类正是凭借着技术的发明才赢得了当下的局面,新的技术造就新的时代,从石器时代发展到当下,技术处于不断更新换代的变动进程中,而固守特定时期的文化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代表着以静止乃至保守的文化观念去抵制不断变更的历史洪流,不置身于历史的当下,就无法简单用言语判断当下的文化和即将形成的新文化形态两者究竟孰优孰劣。着眼于目前的发展形势,不论是5G时代的科技发展还是当下的特殊状况,都代表着虚拟展览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寻求更好的平衡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

  注释:

  ①信息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org.cn.

  ②信息来源:史莱姆引擎官方网站https://www.slimeengine.com

  ③信息来源:播客访谈BoomEar第18期|史莱姆引擎:游戏、VR与线上虚拟展览的正确玩法.

  ④信息来源:ArtReview Asia.

  ⑤赵炎.技术问题与文化的侵蚀——计算机时代新媒体艺术的表征[M].美术研究,2020(03):4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