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学院,广西 柳州545000)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美育的联系
(一)教学思想的认知
现阶段,艺术设计类专业被广泛地认为是思想开放、认知先进、创造力强的专业,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整体接纳美、对美的认知更宽、视野更广,由此,在艺术类教学上的认知,大多局限于既然是学习艺术的学生,就应该懂得怎么样欣赏美,就应该是美育教育最好的体现者。其实,在美育教育过程中,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美育教学方向的偏向。在实施美育教育前,艺术教育工作者或者教师应统一教学思想以及美育认知,以设计学科各专业与美学、艺术学上有天然的外在以及内在的联系为前提,要树立以美立德、以美育人德前提认知。以设计类学科的功能是艺术与实践的结合体为载体,树立科学与艺术融合、完善美艺实践、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以艺术设计教育具有前沿性为前提,统一改变思维、开拓创新的意识。(二)美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
美育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几经波折,美育理论还在继续完善阶段,全国人民的审美在国际上还处于落后状态。但在1997年推行素质教育之后,依托素质教育的国际教育背景下,美育教育的发展加快了步伐,近20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特别是美育教育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美育理论是开展教学实践的依据及指导,美育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美育教育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美育理论进行更深刻地学习,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将美育理论的做用发挥出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实践经验,无论教学成果的大小,教学实践经验对于美育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这些教学实践经验,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起到充实美育理论的作用,为后续开展教学实践,提供前车之鉴。同时,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经验经过归纳总结,就可以成为美育教育理论的一部分。美育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在哲学上来讲,就是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融合。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美育结合的措施
(一)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现代人都有一颗追求美的心,作为大学生,更不例外。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中,更是体现的比较明显。从日常的穿着、朋友圈的照片、生活方式等都能体现出较高的审美情趣。但是从中也能发现不少与我们教育目标相违背的现象。比如,大家都追求一定的审美,但并不一定能够识别美。在眼花缭乱的社会中,在信息大爆炸、信息快餐化的网络世界,一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部分学生出现了盲目追星、以丑为美、效仿不符合年龄的新奇行为等。在集体生活中,辨识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会被这些不良审美追求所带偏,形成较为庸俗和低级的审美。所以在审美教育中,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得审美教育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在信息快速更新、新事物超快速更迭的时代,青年人出现只注重外在美,忽略内在美的现象,追求名牌、追求只要贵的,不要对的,超前消费等。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部分青年人往往认为外表美就是美,殊不知内在美才是真的美,一个人往往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或,将心灵武装的丰富多彩,这种美由内自外才是真正的美。审美教育中,要注重文化内涵的熏陶、精神境界的提升,才能使青年人的审美观树立起来。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有效改进和优化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一般为理论加实践,课程的实践时长,一般要比理论时长占比更大。要对教学活动有效的改进和优化,就必须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共同改善。首先,理论教学中,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课堂上是必须讲解到位的,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的方式方法、设计效果的表现表达这些是理论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同时,在理论教学中,还要将传统文化、先进精神、国际差异化文化、优秀传统美德等共同渗透进去。在基本理论层面,将文化境界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教育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要有基本判断和目标导向。
其次,要将审美教育的成果能较好的体现出来,在实践教学当中也需下一番功夫。在实践当中,艺术设计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实践需要通过电脑来表达,但艺术设计必定需要有更宽广的眼界,才能够有更好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多体验社会、多观察生活。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将课外实践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认真地考虑。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使用多场景的教学方法,不把教学局限在教室中,而更应该走向各种应用场景,在现实的场景中,汲取灵感,发挥创作才能。让学生尽情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将社会、自然界的美,融入到血液中去。
(三)将美育理念融合进非艺术专业教学活动中
虽然艺术设计类学生与美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非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在教学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思政课、语言文化课、就业指导课、安全教育课等,也需渗透美育教育理念。例如安全教育课中,融入生命之美主题教育,以提升内在的生命质量为发散点,开展美育教育,又如语言类文化课,将文字的传承与发扬在课程中体现出来。其余非艺术类课程,也可寻找切入点,以美育教育共同的目标为导向,共同对课程优化改革,将美育理念融合近非艺术专业教学活动中去。这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能够在专业内、专业外不同的课堂上,共同提升审美素养。(四)将艺术设计教育扩散到第二课堂中去
学生在校学习之外,一般会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现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基本分为几大类:音体美活动、文化知识进步、科学技术交流。通常说,艺术都是相通的,但是学生在进行第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缺乏对审美的深入思考,并不能将审美教育与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相联系,这就需要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者、策划者有意识的将美育教育融入进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导参与的学生注意并深入思考活动中的美育部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多因为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兴趣能更好的将美育教育深刻的传播下去,也不难看出,第二课堂活动的举办是将艺术设计教育更好渗透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效果最好的方式。三、艺术设计教育需充分的重视美育工作
(一)社会层面
充分重视美育工作,首先要让整个社会重视美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艺术设计教育就是美育教育的最好的体现。广泛地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发现社会层面对于艺术设计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大背景下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也引导着社会各界重视起美育教育,也意识到美育教育的成果是自内而外的,是精髓、是魂魄。让整个社会意识到,审美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改善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形势的,艺术设计行业在社会上的发展,不仅仅是为设计而设计,而是为人而设计,在满足人们的最低层次需求之后,更多人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设计,艺术设计能否满足人的更高需要,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审美教育中的文化内涵。(二)学校层面
作为教育教学的学校层面,应注重完善艺术设计教育与美育教育结果的评价机制,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作品的完成与否,不能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更加注重设设计的过程、设计作品蕴含的深刻内涵,将美育的内化成果加入到课程评价的标准中去,促使学生认识到审美内涵的充实,才是作为全面发展自我、不断进步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的修正评价体系,才能以合理的审美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塑造“有意思”、“有文化”、“有内涵”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同体现的高素质人才。(三)教师层面
增强课堂上的互动与讨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地组织教学,注重对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奋斗精神、高尚的人文情怀的灌输。课堂上,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不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编排审美教育活动,紧跟学生的兴趣点,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尝试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展示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新新的教学案例,及时拓展新的设计元素,紧跟潮流。总之,将美育教育实践落实到课堂上去,需要学校给予必要的引导,教师精心设计内容,在完成基本的设计实践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审美教育,达到提高学生内在修养的目的。
四、结语
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审美修养是通过语言、行为等外在形式表示出来的,富有个性、创新性、审美性的言行,是促使学生向多元化发展的基础,更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境界化体现。因而,对大学生进行艺术修养的教育、提升审美,已经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完善审美教育理念,审美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它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素质的内涵、要有制度的保证、要有环境的熏陶、要有实践的检验。只有完善这些美育教育的理念基础,美育教育才能在高校中顺利实施。充分重视美育教育工作,从意识上重视它,才是将美育教育实践更好落实的基础。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