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用对比法探讨潘玉良与莫奈的艺术风格——以《中外美术史》课程改革创新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3935
刘媛

  (重庆三峡学院 美术学院,重庆404000)

一、潘玉良和莫奈的生平概述

1895年,潘玉良(原名陈秀清)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14岁时父母去世,就被舅舅卖去了青楼。17岁时潘赞化解救了她,改名为潘玉良。1918年,潘玉良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25年考入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1928年回国,1937年再度赴欧,直到1977年在法国巴黎去世。

  1937年,潘玉良辗转途经苏联、德国参加法国巴黎万国艺术博览会,并准备游览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多国进行艺术考察。此后潘玉良侨居巴黎四十年,期间多次想回到祖国,但由于战火、动乱、重病、法国当局不允许其携带作品出境等重重困难,使得其愿望终未实现。1977年,潘玉良病逝于法国,其四千余件遗作辗转8年运回国内,大部分由安徽博物院收藏至今。

  莫奈(1840-1926年),法国画家,在老师布丹影响下,开始走出画室到户外写生。在巴比松画派的影响下,后期开始追求油画本身的肌理及笔触的质感。

  印象派早期创始人之一的莫奈挣脱了绘画中明暗的束缚,强调用光色反映自然物象。受巴比松画派和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加之喜好风景画,他于1872年创作了《日出·印象》(如图1所示)。其绘画语言打破了传统主题和构图的约束,将全部焦点放在了对母题的感知和视觉经验上。莫奈善于观察自然状态下千变万化的景色,并捕捉光线和空气的氛围。1892年,他又创作了《草垛》、《卢昂大教堂》组画(如图2所示),将创作重点放在了同一场景在不同光线气氛下的千变万化。

  

  图1 莫奈《日出·印象》油画50cmX65cm 1872年

  

  图2 莫奈《鲁昂大教堂》油画50cmX65cm 1872年

二、潘玉良和莫奈的艺术风格对比研究

(一)题材对比

1928-1937年,这一时期正是潘玉良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任教的时期,旅行写生既是其教学方式,也是其创作的重要源泉。安徽博物院馆藏潘玉良这一时期的画作,除两件白描外,余13幅均为风景写生作品。潘玉良归国时期的风景写生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有非常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风景写生作品内容大多为国内风景名胜或乡土风情的描绘;同时受到国内展览风格和所任职学校内中国画画家的影响,这些写生画作中,潘玉良的画风更体现了中西融合的探索。

  莫奈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在关注并描绘自然景物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出光、色和空气的丰富变化,他对这种变化的执著描绘是前所未有的,并用尽一生的时间去追逐和表现。莫奈早期的人物画主要以妻子卡蜜儿为模特,除少数几幅描绘相对细致的单人室内肖像外,大部分画面中的卡蜜儿都与户外风景相结合。画中的卡蜜儿与朋友们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公园里,或者独自坐在光影斑驳的树荫下,又或者打着当时流行的阳伞与儿子在吹着风的田野间。莫奈将户外的卡蜜儿形象大多用快速的笔触做简单的意象性描绘,通过光线的作用下被很好的统一在周围的风景之中。卡蜜儿去世后,莫奈的作品中就很少再有人物了,主要以纯粹的户外风景画为主。莫奈的风景画早期受布丹、巴比松画派的影响,坚持在户外写生完成绘画,保持对景物生动、真实的感受。

(二)色彩对比

大胆豪放的运用色彩以及对色彩有较强的控制能力都是两位大师的共同之处。1937年,在第二次赴法留学之前,潘玉良的颜色都是比较写实的,然而第二次赴法留学之后,她作品的艺术风格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因为在这期间她潜心研习了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风格,色彩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马蒂斯的影响。所以后期她的静物作品固有色的使用增多,减少和舍弃了环境色和光源的影响。

  不同环境、光线下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要求画家必须在现场快速完成写生,否则很难准确地表现丰富和微妙的变化。莫奈不会去描绘细节,而是把精力都放在色彩的处理上。他只对物像在光色作用下的不同反应感兴趣,他着重于色彩,不在意物体的外形,这让画面中的物体消失在浅色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出·印象》,它画的是一幅海景,画面非常朦胧,笔触非常粗犷,画出了海上日出时雾气朦胧的感觉。

(三)造型对比

从造型上分析,潘玉良静物油画的造型相对来说较传统,提前安排好位置大小前后关系等,而莫奈的作品则显得豪放。1892年,莫奈创作了又一个重要的系列作品,就是30多幅的《鲁昂大教堂》。在他之前应该从来不曾有人在这座中世纪建筑上看到过如此丰富变化的色彩。莫奈执著地描绘着这些景物随着时间所带来的无尽变幻,并在生命的最后给后世留下最动人的《四季睡莲》。这组作品现在巴黎橘园美术馆的椭圆形展厅展览,充满变化的睡莲画面布置在椭圆形的展厅中,使人感觉到大自然变化的循环往复和无始无终。

(四)构图对比

构图是潘玉良从绘画早期到晚期一直在探索的对象。初期作品其构图方式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基本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如1926年的油画作品《水果》,这幅画塑造结实,空间感强,但不是很讲究构图,随意安排罐子、水果、衬布等,重心感不够。到了艺术创作的中后期,作品中出现了三角形的构图方式。

  例如,1944年她的静物作品《花瓶与果盒》(如图3所示),是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构图,画面充满张力和稳定感,较之前期的静物作品《水果》在构图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潘玉良的人物画作品很多也运用了三角形构图,如1963年创作的作品《女人》。画中女子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央,头、臀部到画面最右侧的脚,这几部分的连线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感和均衡性。整幅画面虽然颜色很浅,但是由于人物处于三角形之中,画面丝毫没有轻飘的感觉,还增强了视觉的稳定性。

  

  图3 《花瓶与果盒》油画46cmX54cm 42年

  潘玉良于1935年创作的风景油画《华山栈道》运用了对角线构图,画面的山川以对角线的形式分布于左右两侧,同时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融入其中,显得山川看上去宏伟雄壮。她对近景和远景也做了区分,使画面显得更有纵深感,更能体现出山体的高大和陡峭;1946年的油画作品《窗前女人体》也运用这种构图形式。

  莫奈曾说,在画干草堆组画时感觉时间流逝的十分迅速,以致于自己无法追赶,所以他必须更努力地创作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继干草堆之后的《白杨树》系列,画面的构图变化较多,其表现出不同季节、不同阴晴天气、晨昏中白杨树的不同色彩和形态。与静止的干草堆不同,莫奈用不同的构图方式表现了白杨树树叶的不同形态和树干的不同线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两位大师来自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对艺术追求完美。潘玉良的一生流连于多种绘画风格,创作题材和表现语言都在不断地实践和更新,艺术风格紧紧围绕在自在、惬意、美好的情绪线上,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都没有让她偏离。她也曾创作与爱情、亲情、社会、战争有关的各类题材作品,但最终她坚定地构建着自己的“理想世界”。

  从莫奈的《日出·印象》开始,印象派绘画在后来的欧洲美术界逐渐受到重视,广大观众也慢慢适应了印象派的艺术风格。莫奈在美术界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他由一个贫困的青年画家,逐渐成为一名享有社会声誉和地位的著名画家。从总体上讲,一方面印象派以创新的姿态反对传统,引起了世界艺术形式的重大变革,催生了后来的现代主义;另一方面,印象派仍然是以模仿自然为宗旨,并没有完全背弃传统的写实主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