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村史馆设计的文化主题特征研究——以巴中市村史馆建设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732
向昭颖 李文莉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四川 阆中 637400)

一、巴中市村史馆建设概述

巴中市市政府办公室出台的《关于村史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划在已建成的14 个村史馆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184 个,着重选择基础条件较好、文化气息浓郁和以旅游产业为主的传统村落进行建设,并与本地脱贫攻坚、文化旅游发展、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等规划相衔接,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文化,同时对建设的基础规模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界定,如村史沿革、民俗风情、乡贤名人、家风家训、发展成就等①。

  巴中市地处川东北,位于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以南,物质资源丰富,巴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历史文化厚重。梁永镇宏福村“福”文化主题村史馆、曾口镇龙台村“书香”文化主题村史馆、梓橦庙镇三儿河村“烤酒和打铁”文化主题村史馆、鼎山镇镇小寨村“竹编”文化主题村史馆等主题村史馆无不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进行建设②。

二、村史馆设计的文化主题特征

(一)农耕文化依然是设计的主要载体

传统农具等生产工具进入村史馆成为文化载体,成为民俗、风土人情的代言,巴中市的村史馆建设的农耕文化依然是最为重要的载体。金碑村村史馆等由农民自住土坯房改建而成,展示了最朴实和真实的村史馆建筑特征,展示了农耕文化的生活本真,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年代特征和风貌,展现历史的质感。土墙、青瓦、木柱、混合麦草的粘土等依然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农耕文化的历史诠释。耕牛的勤劳、憨厚形态依然占据农耕文化的主要篇幅,锄头、爬犁、风车、石磨仍然讲述着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村史馆的农耕文化展品均围绕着这些典型的特征展示农耕文化的精神和文化载体。

  由于现代化农具的使用和社会的发展,风车、钉耙、蓑衣、粮油票、簸箕、马灯等均成为历史记忆,成为展品,展示在民俗风情展区,将成为记住乡愁的主要载体。在村史馆设计中,融入农耕文化元素与陈列品就显得十分重要,即折射出乡村文化本真与乡村文化发展的沃土。

(二)传统文化是设计的灵魂

福文化、书香文化、忠孝文化、24 节气文化等传统文化类型依然是村史馆设计的灵魂,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体现乡村精神文化的追求。每个村史馆建设挖掘出了本村的文化精神,挖掘出了本村的幸福之源。应用在村史馆设计中,整村的文化基调和氛围得到了很好的把控和处理,使设计师和团队都能准备把握好设计的理念,获得最好的文化素材,把握住正确的文化打造方向。例如平梁镇相坪村“忠孝文化”主题村史馆传承忠孝文化,深刻诠释“忠诚、忠勇、忠孝、忠信”的传统文化主题。

  坝坝宴、十大碗、上菜礼仪歌、支客司歌等传统民间饮食文化依然体现川东北区域的习俗。例如化成镇长潭河村村史馆以“巴州坝坝宴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村史馆建设,寓意村民“家庭和美生活幸福”,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永远祝福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③。

  白庙乡百花村的巴山背二哥文化主题村史馆生动展示有着3000 年历史的背二哥文化,沿着米仓道传承着劳动历史和艰辛生活,背二哥文化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庙乡百花村的背二哥文化主题村史馆的建设把巴山背二哥在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的传统进行了深入刻画,使人印象深刻④。

(三)传统技能体现了区域经济文化的精髓

渔文化、竹编文化、烤酒文化、打铁文化等传统技能型文化均展示了乡村的发展特征,并区别于其它村的文化特征。传统技能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展现了农业经济时代,诠释了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术在社会生活发展的重要作用。

  清溪沟村渔文化主题村史馆形象再现了村史村情,展现了村民打鱼为生、渔民生活为重要历史现象的重要形式。木板船承载了家庭的兴衰发展的主要形式,前舱打鱼,后舱生活,没有房子就住在船上。渔文化的发展展现了清溪沟村的打鱼技能、织网技能、麻绳编织技能,渔网绳的制作技能等重要的传统技能,特别是渔民生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巴州区鼎山镇小寨村竹编主题文化村史馆充满自然气息,以竹为主要载体,筛子、斗笠、蒸笼、升子等传统竹编农具和生活用具一应俱全,美观精巧。竹编产品在当地是不可或缺的用具,一般在农闲时节编织用具,贴补家用,一直以来完整的保存了这一民间传统手工艺,同时也保留有竹文化的精神家园,特别是咏竹画竹的良好风尚。竹编文化在乡村生活变迁、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重要村镇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村史馆设计的特色和亮点指明了方向。

(四)红色文化成为设计的思想引领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大巴山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即川陕革命根据地,共和国446 位将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红色”遗迹的光辉⑤。红色旅游文化、红色文化等,特别是依托全国第二大苏区的红色文化以可歌可泣的故事、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激励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帅碑林、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军入川第一镇、王坪烈士陵园、刘伯坚纪念馆等遗迹无不展示着巴中这片红色的土地的红色文化印记,仅通江县当年就有5 万人参加红军,书写着大巴山的红色基因,可见红色文化在大巴山群众心目中有着无比崇高的位置。

  通江县民胜镇鹦哥嘴村村史馆陈列有给红军打草鞋的圆齿耙子,老百姓都无偿捐献给了村史馆,展示了村史馆设计的重要精神内涵。大量的红色文物展示出来,使村史馆设计的精神元素更加丰富,特别是很多老人口述的红色革命故事更展示出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

(五)科技元素助力设计思路

村史馆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声光电等现代元素,特别是装修设计体现出了科技元素,特别是现代风格的装饰手法,展现了村史馆设计的主体诉求,偏向于更为现代化的装饰和技术手段,为村史馆设计的丰富多彩创造了较为理想的设计思路。

三、结论

(一)应避免文化主题的趋同性

所建村史馆由于地域和文化的相似性较为突出,各个村史馆均展示的是基本一样的农具,有一定的同质化倾向。村史馆建设中的处理手法均采用了较为现代化的装饰手法,使设计文化主体时的创作显得较为干瘪,无法较为有效地突出文化本真。

  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主题不管如何不同,但是基本思路较为一致,大致都展示了一定的主题内容,但还应该相互区分,以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脉络,使主次分明。

(二)文化主题在村史馆设计中仍需进一步延伸

一是文化主题的文化特征还需要进一步延伸,主要体现在文化特征的单一性要向多元性延伸,村史馆建设的文化单一性会影响本村文化的多元传承,特别是对邻村的文化包容和文化吸纳。

  二是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延伸,特别是传统工艺的进一步打造,要依托文化技艺的主要特征,创造出更精致,更好看,更实用,更能体现当代特色的文化技艺和文化产品。

  三是要在文化的挖掘上要进一步延伸,打造村史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很多村史馆规划好之后,就不再更新,不再挖掘更具有历史本真性的文化、产品、典籍、故事等,村史馆仅仅是展示空间。

(三)不可避免文物的搜集难与文物同质化的因素

村史馆的文物搜集难度很大,一是体现在村民的物品传承和保护意识不够,特别是大巴山历来很贫困,贫困状态下,村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均不富裕,很难保存和创造出具有历史时代特征的文化产物精品,很多仅仅是生活和生产用具,造成搜集文物难度较大。

  二是体现在物质产品的匮乏,使文物搜集的难度大,主要是文字材料、历史史料、历史文物演化等断层较为严重,造成搜集困难。

(四)对陈列品的保护力度、意识还不够

村史馆很多展品进行展示但未进行有效保护,特别是对易风化、易损坏的物品,例如石刻、文字材料、服装等物品。另外,建造村史馆时,如果认为文物的历史性、价值不高即不加强保护,特别是仅创建不维护,终将使村史馆的建设是昙花一现,无法有效传承和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划拨专项经费、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和继续搜集文物、资料等宝贵的文化遗产。

  注释:

  ①四川新闻网. 何平主持召开市政府四届第75 次常务会议。[EB/OL],http://bz.newssc.org/system/20180809/002482250.html,2018 年 8 月 9 日.

  ②中国网. 巴中市巴州区坚持“四个三”建村史馆 留根传乡愁[EB/OL],http://zgsc.china.com.cn/2018-05/28/content_40358865.html,2018 年 5 月 28 日.

  ③人民网.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村史馆:留住乡愁 凝聚人心[EB/OL],http://sc.people.comcn/n2/2021/0203/c345167-34563124.html,2021 年 2 月 3 日.

  ④王小明.四川山歌的多样性特征[J].文艺争鸣, 2010(14).

  ⑤央视网.【革命老区巴中行】“红色”遗迹遍巴中[EB/OL],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20602/175.html,2002 年 6 月 2 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