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层文化馆在转型阶段的创新发展思考——勇于担当起“种文化,聚民心”的使命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3063
蔺双喜

  (甘肃省漳县文化馆,甘肃 定西748300)

一、前言

目前,中国各级文化馆正在尝试着从有围墙的文化馆向无围墙(数字化)文化馆的过度,这是手段上的转型,是必须的、也是时代的需求,马鞍山市文化馆已走在了前面。如何通过这些方法完成文化的间接向直接、由远及进的、由虚拟向证实的过度转型;由茫然丢失向寻找灵魂家园、回归人性文化的转型,这是目的。

  作为各级文化阵地,尤其是广大基层市、县、乡文化馆(站)如何顺应时代,勇于担当、凝聚民心、创新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位文化馆干部面前的大问题。

二、现阶段基层文化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落后,思想观念落后;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服务滞后;三是人才队伍匮乏,年龄结构偏大。

  首都师大蒋璐教授指出,基层文化馆的文化活动还停留在只为跳跳唱唱而跳跳唱唱的阶段,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提升。就拿我们漳县来说,目前还没有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馆阵地,办公活动场所是租借原粮食局小三楼和仓库。全馆的编制仅为5人,实际人员(含借调)为15人,但专业人才很少,平均年龄约50岁。尽管如此,每年承担着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达60多场(次),但每次都是简单的重复。基本上呈现出轰轰烈烈地搭台、热热闹闹地唱戏、安安全全地回家、空空荡荡地收尾的局面。面对这样一种“一穷二白”接近原始化的现状,已很难适应新时期文化服务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文化的根在民间,在千家万户,在每个人的心里。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我国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就笔者基层工作情况而言,作为一名坚守在基层文化阵地能上的老兵,从19岁到现在,已经整整31年。在长期底层文化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如何用文化的力量温暖群众、凝聚民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办法。

(一)群众需要关爱人心的文化

从2014年开始,我们一改过去送文化的模式,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程式化的送文化,改成“进百村、入千家”的“种文化”活动。截止2016年6月底,活动已覆盖了漳县的武阳镇、三岔镇、盐井镇、新寺镇等13个乡镇的86个村(漳县共136个村)和900多户人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家庭的不同现状与不同需求,培育出不同的种子去播种。要充分了解每个家庭的每个成员的心灵渴望、问题和障碍,把打通“最后一公里”变成“沟通最后一个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要细化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智障人群、打工族、工薪族、土豪老板、退伍军人、二女户,甚至服刑人员等。要做到同吃同住地去交流、沟通,要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地去倾听、去理解,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帮助、去学习、去引导、去化解,即做到“以文化人”。

  文化馆的“馆”字,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就是给老百姓做文化饭的是精神食粮。做饭的,其性质主是搞服务,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做怎样的饭呢?当然是老百姓说了算数,当然,什么样的饭菜有益于人的健康成长,有益于人的心灵慰藉,一定要给老百姓讲清楚各种饭菜所含的不同营养。既不能冒昧地送,也不能盲目迎合。我们既是文化精神食粮的制造者,又是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消化优秀文化的引导者。只有认清了形势、把住了脉博、找准了症结、明确了思路,才能够对症下药,创新机制,创新办法。

  总之,无论怎样的文化,只要是关心人民群众的积极、健康、上进的,提升人类文明程度的,就是好的文化。

(二)群众既需要传统厚重的文化

新时代,群众既需要现代化便捷时尚的多元文化,又要保留那些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最能说明当地历史的和最能让老百姓引以为豪的文化,把这些好文化陈列到有墙的文化馆里去保护、去感受;把那些流动的、时尚的(比如培训、演出等活动)文化,用数字化手段放进网络文化馆去传播、去娱乐,这就做到既能放进来又能走出去,既能到实地观看后体验又能到网络空间分享互动,也能有针对性地通过老馆+新馆的办法解决群众的双重需求。

  人的文化精神需求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息息相关。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满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人民群众对文化就会有新的需求。当然,新的精神领域也会产生供需矛盾。新时期人民群众对自我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他们需要“主人公感、参与权、话语权”的意识不断彰显。以广场舞、扭秧歌、“百姓舞台”演出为例,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乐一乐,更是加强身体锻炼的体现,他们登台唱歌跳舞,或展示一技之长,加入到一个团队,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提升自己、融入社会和体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家园。这种参与本身就是一次解放,缩小了他们与城市差距的平衡感,以及直接参与的自豪感。

  精准扶贫,全民小康,不仅仅是有吃有住的扶贫和满足物质的小康,更应该是有素质有文化的小康。在小康路上,除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外,个人文化价值的体现最深刻、最持久。这种软实力反过来会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文化服务不能忽视个人,也不能留下死角,要实现全民覆盖,人人参与。

四、基层文化馆如何在转型阶段创新发展实施好“种文化,聚民心”工程

1.通过培训种文化。要利用直接和远程的方法首先要培训自及乡村文化站的文化队伍,然后零距离、面对面地培训群众。

  2.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去种文化。如演出团体、百姓舞台、志愿者以及当地文化艺术协会等组织。

  3.通过网络微信平台去种文化。以村社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据和内容由各乡镇文化站传输更新。尤其是在人民即将转化为网民的时代,这一点已刻不容缓。

  4.通过在中小学校开辟文化艺术课去种文化。如国文、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堂。

  5.通过各地的传统节日文化去种文化。如春节文化活动、重大节日文化活动、传统庙会活动等。

  6.通过各地文化品牌以及“非遗”展演去种文化。要不断创新文艺作品以文化人,用伟大的作品去激发伟大的精神,凝聚伟大的信仰。

  7.通过文化的法律保障去种文化。如《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服务法》等。

  “文化是长出来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鹏),既然如此,文化就需要精选的种子,良好的土壤,美好的环境,更需要精心地呵护,科学地培养,正确地引导,持续地发展。

  “种文化,聚民心”,是一项持久的战略工程,既需要方式方法内容的创新,更需要机制制度的创新,还有思路的创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不是道路,而是思路。

  当然,沉下心来,扎根下去,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坚定信仰,这才是最重要的。

  全国基层文化馆的干部既是文化阵地的捍卫者,又是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传承传播者,更是心系中国、根连群众的一颗颗合格的文化种子,我们要用这次培训到的知识、技能、智慧和觉悟,结合当地实际,去创造、播种、生长出和谐美丽、独特持久的中国文化的春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