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寿县文化馆,安徽 寿县232200)
一、前言
摄影艺术不同于其他传统艺术,已经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在大众范围内的普及程度也十分显著。随着数字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设备、特别是手机摄影模式,其在人们当中的普及度更是史无前例,低门槛的摄影艺术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摄影设备的操作更加简单,入门门槛低,使得摄影艺术有着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因此,摄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已经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在群众文化逐渐普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大众化、平民化的传统艺术观念更加偏向于独特审美发展。二、“全民摄影”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从2014年1月16日到2020年初,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较2018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较2018年底增长5598万,占网民整体的80.9%;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亿,较2018年底增长7356万,占手机网民的81.0%。在许多新闻事件报道中,社交软件的反应速度在当前各网络媒体名列前茅,并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将摄影图片类的信息进行传播早已成为了保证新闻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图有真相则是当代网民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最核心手段。由此可见,传统的贵族摄影已经真正普及到了平民大众,全民摄影时代已经真正形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
群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备思想性、娱乐性以及知识性,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参与文化娱乐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能够丰富自身生活知识以及历史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能陶冶自身情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获得良好教育效果,不能仅凭借政治宣传教育模式,而是要在开展政治宣传时,借助群众文化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提升宣传活动吸引力的同时,也能让百姓深刻感受到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使人们在享受高尚精神感受的同时,也能够主动参与相关的教育活动中。
四、“全民摄影”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全民摄影与基层群众文化有着非常相同的属性,这种行为都是建立在广大群众满足自身实际精神需求的基础之上而开展的一种文化行为。活动主体主要为人民群众自身,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娱乐方式,人们能够切实满足自身实际需求。那么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面前新的课题。(一)共同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人类已经不局限于吃吃饱穿暖,而是希望在当下先进的生活方式中,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更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摄影对全民群众文化的创建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作用,能够穿透群众文化中的全民摄影,深刻展示当代人类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本事。这种方式存在的精神影响力、艺术感染力以及社会感召力,是十分强大的。如今,全球经济已经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娱乐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群众活动也变得更加灵活,富有参与性与便捷性。这些形式都能在全民摄影模式下被实现,要延续民族精神,每个民族都要具备先进的思想,如果离开先进思想,那么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都无法得到延续。(二)共同的参与性
全民摄影和群众文化的对象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专业文化相比,群众文化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与群众百姓的生活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不管是服务对象还是活动参与者,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群众性。且群众文化的对象有着较强的包容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修养、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够成为群众文化的参与者。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区域以及对象限制,存在十分明显的开放性。借助群众文化开展道德思想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实际教育效果,使各方主体都能主动参与,也正是由于这种比较明显的主动参与性,群众才能在参与活动时实现自我,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也能在建立审美情趣的同时提升审美趣味以及艺术修养。这样的好处主要是由于群众文化既有十分明显的社会地位性,也符合群众百姓的审美,有着十分明显的生活实用性、宣传教育性以及文化传承性等功能。(三)互推互补
放眼当下,社会范围内的很多群众文化记录都是在摄影艺术当中所体现的,这种艺术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风向标,能促进时尚的进一步发展。摄影艺术以其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为后盾,成为了一种潮流性行业,并带动着周围相关行业的发展,能够主动参与群众文化队伍当中。目前,广大群众都有着共同心声,那就是爱美之心,人人有之。而摄影艺术的出现,能够达到净化心灵的功效,从实际上推动群众文化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全民摄影”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大群众在参加摄影活动的同时,纪录、歌颂新时代、新气象、新风尚、新风貌,并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启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自觉性。通过各类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来丰富“全民摄影”的创作内容,在“全民摄影”中推动和提升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标准。
五、“全民摄影”在群众文化中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部分就是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也是组成先进文化的最核心部分,是提升文明程度,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工程,是当代社会开展文化工作的核心,是一项迫切且十分重要的发展任务。对于思政工作来说,群众文化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部分,由于它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及独有的意义,使得它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思想,有效的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切实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着重培养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参与”是群众文化的活动基础,受众的创新意识是激发其参与的动力,从而引导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问题。形式的创新是合理利用进步的、新颖的、时代化的先进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内容的创新,就是要通过对科学的、民族的先进文化的运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进而引导人们进行自我教育和育人。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时代,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发展形势,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要保证改革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涉及社会各方面,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包括其中文化事业。然而,群众文化的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文化自信,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满足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符合经济新形势与科技革命发展要求。
六、“全民摄影”群众文化的作用
面对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新要求,公益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已经是基层群众文化普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要求也正在快速不断提高,与传统群众培训相比,群众艺术培训面临着全新发展形势以及机遇,相关工作者一定要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全新的发展模式,必须牢牢把握这些新特点,适合时代发展变化,才能做好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开创群众艺术培训工作的新局面。那么,如何把握新时代文化工作新特点,结合文化馆工作职能,在基层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工作中,做好摄影培训工作呢?
首先,要坚持公益性、社会性,满足群众文化需要。公益艺术培训,是新时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国家惠民政策的体现,也是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坚持公益免费的原则。
在当前社会的需求下,艺术培训应运而生,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和专业培训。它不仅是人员结构上的普及性,包括了教师、工人、商人、学生等各种从业人员;而且他们培训目的多样化,包括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学个一技之长、休闲娱乐、圆自己的一个艺术梦等等。培训工作者能够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结合其基础水平。参与目底等,设计不同类型的班级。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普及和全民摄影时代的要求,报名学习摄影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寿县文化馆从2016年开办影培训班以来,由本馆副研究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亲自授课,已经举办了八期,培训学员达160人。这些学员来自社会各界,以从事于摄影相关的工作为主,如:媒体、宣传、工会、办公室等,这些学员经过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发挥了很好专业作用,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多人多次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先后有五十多名学员已经加入了省级摄影家协会。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学员摄影作品展,并通过多种渠道推送学员优秀作品,不仅突出宣传了主题,又调动了大家学习积极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摄影培训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的组成部分,也是群众文化活动从线下向线上拓展的一个大舞台,是推动群众文化长效发展的载体。
七、结语
总之,“全民摄影”是新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新科技给群众文化工作带来的新的服务社会的形式,是小康社会下,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新的需求。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大力增强文化自信,想群众所想,不断提高业务工作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指导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开展文化活动时的艺术需求。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