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色彩疗法的风景画色彩衍生品设计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4854
林静怡 王艳敏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3140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等原因,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色彩是一种直观的感知觉体验,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刺激人的心理,影响人的情绪。由于色彩能够对人起到心理暗示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和心理健康,所以医疗界也早已将有关色彩的理论运用到了临床治疗和康复中去,称之为“色彩疗法”①。医学证实,除了生理药物治疗之外,色彩刺激干预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②。基于病理学对色彩刺激干预与精神疾病治疗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从设计应用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

  本文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空间环境特点,依据色彩心理相关原理,通过创新设计以适合的设计载体形式融入精神病患者的生活环境之中,兼顾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美感体验,通过色彩的潜在刺激干预实现对精神疾病的积极治疗作用。因此,从设计角度进一步研究色彩刺激干预与精神疾病治疗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设计实践价值。

二、色彩疗法概述

色彩疗法也称为“色疗”,在几千年前便得以应用的一种促进人心理健康的特殊治疗方法,即将一些特定的颜色运用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而非直接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也可以称之为患者与色彩的一场精神博弈③。

(一)色彩疗法的理论基础

因为光谱中的每一种颜色都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与情绪变化,不同的颜色在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不同的波长与频率,能量的呈现也会因此不同,人的细胞吸收了该类能量,从而对某些组织器官以及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色彩疗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利用和放大色彩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性的治疗。且人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动物,不同的颜色也会引发人们不同的回忆与看法。人们对于某种颜色的偏爱或者厌恶也能证明不同色彩给人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差异。

(二)色彩疗法的色彩运用分析

大量的医学研究与实验表明,色彩的不同确实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与情绪,因为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的特殊性,他们对周围环境表现得更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也比常人更弱,对色彩的反应度也会更强④。而不同的颜色往往具有消极与积极的两种内涵,就例如红色有着热情似火的积极面,也有着暴躁、血腥的消极面,所以,单一的环境配色实际上不仅不能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可能还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现在治疗精神疾病医院的病房大多都是统一的白色墙体,虽然白色能给人带来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但是大面积的白色却会产生致幻作用,给人营造一种空洞绝望感,这显然对于该类患者是非常不利的。

  在色彩疗法的专业运用上,瑞典老年康复中心的空间色彩设计及其设计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竞相模仿与学习。因为在人的视功能感知中,色彩具有优先性,所以瑞典老年康复中心摒弃了文字冰冷的指示,多采用具有美感的色彩搭配与色彩设计来起到指引老人方向的作用。考虑空间设计的受众群是老年人,所以他们采用了较为沉稳与耐看的灰色系和深棕的色彩搭配,既考虑了老年人的色彩偏好,又考虑了康复中心内部环境的美观度。他们用最为直观易懂的方式提示老人每个房间的作用以及当前脚下的道路通往何处,这种基于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而设计出的产品受到了瑞典人民的广泛称赞。

  除了康复病房这类房间配色以外,绿植空间的环境色彩搭配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且绿植本就自带蓬勃向上的寓意,更能带给精神疾病患者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风景画的色彩特征

风景画是一类将自然风光景色作为主要内容绘制的作品,其色彩的选择与绘制都是以现实中真实的风光为参照。

  自古以来,不同的风景就承载着人们不同的情感:有抒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壮志,也有感叹“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悲情。在作文的撰写里,更是有一种名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由此可得,人们内心深处无法直言的情感,可以用“景”来表现。秋风萧瑟的风景会带给人凄清与凄冷的感受,反之,壮阔宏伟的风景自然也会给人一种心胸开阔的释然之感。而每一类别的风景都有它们自己的“色彩法则”,只要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能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画的色彩共性,便能利用这些色彩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的色彩干预治疗。

四、风景画色彩衍生品的设计创新

(一)风景画色彩提取

在传统的研究中,往往基于视觉的感性认知,归纳得到的结论也往往缺乏直观的量化的参数依据。通过利用色彩提权技术对收集到的大量源图进行色彩提取。源图主色提取及色彩搭配关系的获取至关重要,这是保证源图色彩风格意象在二次设计应用中能否再现的关键⑤⑥。经过色彩提取后,对获取的色彩信息进行Excel数据记录,构建的风景画色彩数据库部分展示,如图1所示。该方法通过对风景画主色提取及色彩搭配关系的量化分析能很好的实现新的色彩设计与源图色彩意象的一致性。区别于以往人们肉眼的感性判断,可以严谨有依据地提取源图中的主色,并构建色彩网格,直观得知主色相邻连接关系,构建主色比例表,及其准确的RGB色彩值。

  

  图1风景画色彩意象数据库

(二)色彩设计方案配色重构

以“源图色彩意象数据库”为基础,进行设计应用,利用色彩配色技术,进行配色方案的生成,基于提取主色可以随机批量形成多个色彩搭配方案,实现色彩设计的创新价值,为设计应用提供丰富的配色方案⑦⑧。

(三)待配色图形设计

利用设计插件对风景画进行色彩提取之后,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将色彩运用到新设计的几何图案中,从而实现源图的色彩意象。将风景类图片经过设计化处理,以新的图案进行配色设计,突出图案设计的美感。相比起其他纹样,几何形体更具理性与冷静的情感,经过设计优选,最终选定了四种图形方案,如图2所示。

  

  图2待配色图案

  再将风景画色彩数据库中归纳的色彩配色运用到上述的几种几何图案中,同时在图形不变的前提下,借助相关配色技术对配色方案就行多方案变换,已得到更多样的配色方案,通过设计优化和局部色彩修改,已得到最优的色彩感觉,如图3所示。

  

  图3图形配色

(四)图案色彩设计应用

将设计完的图片附着于精神疾病患者一日中能够经常使用到的物品上,或是大面积的活动空间墙纸的运用,增加精神疾病患者对图片的注视时间,提高注视频率,以最大化发挥色彩对精神疾病的刺激干预作用。这里选择将图案放置在敞口杯上,敞口杯作为平常饮水必备的用品,体积不大,在不同装饰风格的病房或是养老中心放置都不会显得格外突兀。

  

  图4设计应用方案

(五)热感变色材料在水杯设计上的应用

单纯的杯子造型加图案设计会让产品变得单调,而材料则是制造产品个性的重点。若只是一个普通材质的杯子,用户的目光在图案上停留的时间就取决于用户对这个水杯图案喜爱度。而用了热敏颜料,用户或许会被好奇心所驱使,着重观察杯子上的图案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用户视线在杯子上的注视时间。

  本产品运用到了热感变色材料,即在外杯壁上涂抹一层热敏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增加产品的视觉内涵,延长用户对于产品新鲜感⑨。随着杯中的水温不断变化,杯子上的图案也会随着水温不断的浮现与消失,使得图案不再是单一的样式,可以实现图案色彩的随机变换,不仅增强了产品自身的趣味感,更重要是变幻的色彩图案会对精神疾病患者起到更好的治愈作用,带给患者更好的感官体验。

五、结语

针对精神病患者的色彩偏爱进行风景画源图的筛选和色彩提取,通过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来辅助精神病患者的情绪治疗。色彩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缓解人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情感协调,起到治愈精神方面疾病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风景画色彩的科学提炼,进而应用于新的衍生品设计之中,从设计视角对色彩疗法在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作用进行了新的探索。

  注释:

  ①王宇.色彩介入精神疾病的治疗研究[J].艺术科技,2014(02):449-450.

  ②黄仕善,许爱,周爱花.色彩心理在疾病辅助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0(03):288-290.

  ③张碧云,冯佳森.色彩心理学意义的绘画艺术治疗探析——以焦虑症为对象[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339-343.

  ④吴玉婷,梁晶.基于环境治疗理论的居室色彩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29):111.

  ⑤赵露唏.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网络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⑥余雄,张著洪.基于颜色特征的自适应图像分类算法及其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62—65.

  ⑦赵宏伟,陈霄,石景海,等.综合颜色和形状特征的交通标志图像检索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S1):128—132.

  ⑧刘肖健,曹愉静,赵露唏.传统纹样的色彩网络模型及配色设计辅助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04):899—907.

  ⑨臧凤锐.光致变色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研究,2021(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