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唐长安地区莲花纹瓦当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015
韩娜娜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作为唐代瓦当流行纹饰之一的莲花纹,艺术性和思想性并存,是认知唐代文化的良好载体,几十年来,关于莲花纹瓦当发表的文章也有很多。本文将以搜集到的唐长安地区的莲花纹瓦当为对象,从类型学分析入手,结合其出土遗址的建造时间,探索该地区此纹饰瓦当从初唐到中唐到晚唐的演变特征,并认识其体现的文化内涵。

一、莲花纹瓦当类型学分析

目前收集到的莲花纹瓦当出土遗址包括青龙寺、实际寺、九成宫、大明宫含元殿、太液池、含耀门等,限于资料发表情况和笔者的材料收集范围,收集结果存在许多遗漏。目前共收集到莲花纹瓦当115件。下文仅对收集到的瓦当的当面图像进行类型学分析:

  本文把除莲花纹瓦当边轮的当面分成当心、主题纹饰和缘饰三部分,依据主题纹饰即莲花纹的花瓣首先分为A型单瓣莲花纹瓦当和B型复瓣莲花纹瓦当。

  在此基础上,依据花瓣的形状样式进一步划分:

  1.A型:单瓣莲花纹瓦当。莲瓣单独存在,间隔明确。共63件,下分四类。

  Aa型:圆润型花瓣。花瓣饱满、肥硕,凸起较高,鼓囊囊的没有边角。依据当心纹饰可分为三式。

  I式:当心为凸起圆形纹饰外加一层凸起圆线圈,3件均出土于青龙寺遗址。

  II式:当心为莲蓬式,多个凸起圆形乳钉,或等大或中间一颗大周围一圈小。大明宫含耀门遗址出土1件,九成宫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2件,实际寺遗址出土1件共5件。

  III式:当心图案不明,1件出土于青龙寺遗址。

  Ab型:水滴型花瓣。花瓣朝当心一头较尖锐、朝边沿一头比较圆润,似“瓜子”或“倒三角”。

  I式:当心为凸起的圆形纹饰。丹凤门遗址出土1件,含元殿遗址出土2件,华清池遗址出土2件,青龙寺遗址出土6件,太液池遗址出土2件,小雁塔遗址出土1件,兴安门遗址出土1件,共15件。

  II式:当心为莲蓬式,多个凸起圆形乳钉。含元殿遗址出土5件,青龙寺遗址出土1件,太液池遗址出土1件,西北大学采1件,共8件。

  III式:当心图案不明,共3件均出土于青龙寺遗址。

  Ac型:“橄榄球”型花瓣。花瓣两头都向中间收缩、比较尖锐。

  I式:当心为圆钮图案,华清池遗址出土1件,九成宫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1件,实际寺遗址出土2件,共5件。

  II式:当心为莲蓬式。含元殿遗址出土3件,九成宫遗址出土2件,太液池遗址出土2件,共7件。

  III式:当心图案不明,出土于青龙寺遗址1件。

  Ad型:变形型花瓣。花瓣无共性、或点状或多边形。

  I式:当心为圆钮图案,华清池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1件,兴庆宫遗址出土1件,共3件。

  II式:当心为莲蓬式,九成宫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2件,太液池遗址出土2件,共5件。

  III式:当心图案不明,含元殿遗址出土1件,华清池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2件,太液池遗址出土3件,共7件。

  2.B型:复瓣莲花纹瓦当。大莲瓣间分出两个对称的小莲瓣,但它们仍属于一个莲瓣。共52件。

  Ba型:圆润型复瓣莲花纹瓦当,依据当心纹饰可分为二式,此类型中当心为莲蓬式的居多。

  I式:当心为莲蓬式,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出土2件,华清池遗址出土1件,九成宫遗址出土6件,青龙寺遗址出土2件,太液池遗址出土2件,共13件。

  II式:当心图案不明,青龙寺遗址出土3件。

  Bb型:水滴型复瓣莲花纹瓦当,该类型瓦当是笔者收集最多的,依据当心纹饰可分为三式。

  I式:当心为圆钮图案,丹凤门遗址出土1件,含元殿遗址出土3件,圜丘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3件,太液池遗址出土1件,共9件。

  II式:当心为莲蓬式,崇化坊遗址出土1件,含元殿遗址出土6件,九成宫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3件,实际寺遗址出土1件,太液池遗址出土1件,西北大学北门唐代遗迹出土2件,玉华宫遗址出土2件,共17件。

  III式:当心图案不明,含元殿遗址1件,九成宫遗址出土1件,青龙寺遗址出土3件,太液池遗址出土2件,共7件。

  Bc型:橄榄球型复瓣莲花纹瓦当,出土于大明宫含耀门遗址,共1件。

  Bd型:变形型复瓣莲花纹瓦当,依据当心纹饰可分为两式。

  I式:当心为圆钮图案,含元殿遗址出土1件。

  II式:当心为莲蓬图案,青龙寺遗址出土1件。

二、唐长安地区莲花纹瓦当的特征分析

根据对唐代长安地区莲花纹瓦当的分型分式及它们出土的遗址,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唐代长安地区莲花纹瓦当无论是单瓣亦或是复瓣,当心均变化丰富,且多为圆钮、莲蓬式样式,其它纹饰较少。花瓣多浑圆饱满,凸起较高,在收集的材料中,以单瓣居多,但复瓣莲花纹凸起的比例高于单瓣莲花纹凸起的比例,这与盛唐后复瓣莲花纹使用率降低、复瓣莲花纹瓦当的逐渐减少有一定关系。

  大明宫宫殿、城门建筑可能因为建筑规制要求、建筑时间统一、修整较少呈现出一定的规整和秩序感,从收集的瓦当看,九成宫遗址和含元殿遗址出土瓦当具有相似性,当面细节不一,整体却统一于一种庄严之感,也正是这种整齐性与规律性加强了建筑的威势。寺庙建筑的当面纹饰变化则更多带动的是精神世界的思考,并且寺庙建筑可能因为不同时期的修整而呈现出几种型式的瓦当布局,差异性较高。

  其次,花瓣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收集的材料中变形型单瓣莲花纹瓦当有15件,变形型复瓣莲花纹瓦当有2件,6件花瓣都似菊花花瓣细而短,排列紧密,出现向菊花花瓣形状发展的倾向;其中青龙寺遗址出土变形型莲花纹瓦当较多,这可能与其在晚唐的重建有关系,晚唐莲花纹瓦当流行程度衰退,因为政治不稳定、经济衰退,瓦当的制作也越来越粗糙。

  再次,主题纹饰与当心图案的间饰多为阳刻线圈,少有没有间饰的,个别为当心图案与主题纹饰同时凸起,中间自然凹下去一圈,呈现一圈阴刻线圈。

  最后,本文收集到的唐长安地区莲花纹瓦当除4件没有,其余都有一圈联珠纹作为缘饰,分隔开瓦当的边轮与纹饰部分,形成自然的过渡,与当心相呼应,让当面更加丰富也更加完整。凸起的这圈小圆珠间有的排列紧密,有的稀松。缘饰所处空间大小即边轮与中间纹饰的距离分两种情况,一种紧贴内外图案,一种有“留白”,与排列的或紧或松的圆珠形成不同布局。

  从当面整体布局来看,边沿部分占当面总面积接近二分之一的表明边轮较宽,在收集到的瓦当中单瓣莲花纹瓦当的边轮多较宽,复瓣莲花纹瓦当的边轮多较窄,窄的边轮可以使中间主题纹饰占据当面较显眼位置,画面布局也更加丰满,图案装饰性更强烈。笔者搜集到的太液池遗址、青龙寺遗址出土的瓦当中一部分边轮较宽,使得当面整体略显笨重,样式呆板,灵动性弱。

三、莲花纹瓦当展现的唐代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受到佛教影响被广泛运用,瓦当这类多属于官府机构统一生产之物,为满足不断扩大的使用者的需求也出现更多变化与创造。本文分析唐代长安地区出土的瓦当,同一主题纹饰却不局限于范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唐代文化交流的自由性,生产者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符合社会流行趋势和自己审美的纹饰瓦当。在大唐盛世之下纯净、通透的莲花形象亦有富丽华美之感,而这时期的儒家为主、三教并存的宗教体系在其造型表现中亦可窥视一角。

  在宗庙建筑、宫殿建筑中莲花纹瓦当的象征意味远大于它的装饰意味,图案纹样为宗教政治服务,笔者认为它的根本作用是感化我们、给我们以肃穆纯洁之感,给我们大唐盛世繁华之感,观者的感知与回应超过其本身样式。“重意不重形”的传统造型观让形体不是我们审美的重要对象,产生思想与情感的联系才是其重点,在观看莲花纹瓦当时我们看到的具象或半具象纹饰暗示我们更深层次的唐朝人文精神,给我们以壮阔、恢弘、大气、开放、自信之感。

  对收集的莲花纹样细节的观看能帮助我们对其中包含的具体文化做出探讨。莲花纹瓦当的同心圆式构图突出主体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天圆地方”的观念,上下左右对称,呈现出和谐、稳定之感。另外在莲花纹表现视角的选取上也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特有的“散点流观”表现方式,当面的主题花纹——莲瓣和当心均为俯视视角下的抽象莲花,没有透视性。书法的笔墨连续性、变化性,和谐的形体关系、神秘的动静之美、巧妙融合的变化和统一共同构建起唐代莲花纹瓦当。

  另外,笔者以为瓦当制作的精细程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出土地址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与工艺的发展。收集的瓦当涉及的唐代长安地区遗址以初唐、中唐、晚唐进行划分,集中于初唐时期,只有青龙寺较明确在晚唐修补过。初唐花瓣的肥硕、饱满和晚唐花瓣的细窄、短小、秀气是社会审美的变化,也是时人心理、精神状态的体现。

  小小一方当面,却包含了传统文化的时空观和唐代的精神气势与个人的审美,呈现出诸多面貌。从不同时间、不同性质的建筑的莲花纹瓦当中窥探唐代包容万物、自信开放的文化盛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