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文化馆,陕西 宝鸡7210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沧桑巨变而从未中断过,曾一度引领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但近代以来,我们的社会制度等各方面已全面落后于世界强国,因此受列强的入侵,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成了一只弱小的羔羊,任列强宰割。这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向日本、西方一些国家学习,我们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直至新中国成立,我们才找到了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文化极其不自信的状态。
鉴于此,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之初,就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各大中小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增加了相应的内容,随着“孔子学院”、“国学院”的成立,以及《百家讲坛》的热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深入人心、走向世界。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件。同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他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从炎帝神农开创农业肇始,我们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孕育了辉煌的农耕文明,留下了灿若群星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就有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或区域的人们经过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而逐步形成并流传至今的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以各种民俗、技能、表演与知识等为表现形式,大多都留存并传承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特征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深刻的反映了该民族的个性、文化精神与审美习惯,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基因。它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师徒之间的身口相传,一代代传承延续至今,向我们传递了创造者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及解决各种需求的古老信息,显现了一个民族最初的文化状态。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革,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农业生产开始衰退,凋敝,城乡发展差距开始拉大。
虽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居到了城市,但我们的根依然在乡村,在那绿草青青,麦浪滚滚,鸡鸣狗叫牛羊跑的乡村。当然不是。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即“五位一体”,从环境、就业、管理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总体规划,为我们描画了一幅和谐、富裕,充满乡村气息的优美画卷。
2020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脱贫攻坚的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党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并没有放慢脚步,接下来我们要准备实施乡村振兴这一更加宏伟的战略目标。
乡村振兴,非遗先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某个民族或区域内的人群为满足某种需求而创造出的技能、从生产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它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点一滴,人们的吃、穿、住、行、用诸方面都有非遗的存在,知识、精神、物质等都离不开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民族发展传承的见证,更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其中一些经过数代人传承发展而来的先进生产技能、理论与思维方式,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我们是从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乡村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滋养非遗的根脉和土壤,非遗来自乡村,更能够帮助乡村走上振兴之路。它可以使老百姓和睦相处、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为乡村建设拓展空间、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我们要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巨大潜力,非遗引领、振兴乡村、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留住乡愁、再铸辉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类项目,如音乐、舞蹈、戏曲等无不是从厚重的民间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它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经过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发展而来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此最熟悉、最热爱,也最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像秦腔、昆曲、京剧等戏剧都流传有几百年的历史,有很深厚的民间基础,是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之余最为重要的娱乐项目。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带教育、教化功能,是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强大载体。传承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振兴乡村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首要任务,其目的就是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而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基本上都是流传几百年的传统工艺,也就是老手艺,它们早已深得人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培育扶持壮大生产规模,开发出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打造品牌、促进就业、形成产业。传统工艺由于受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特定的地域性、唯一性,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产业开发,我们可以深刻体会传统工艺中蕴含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从而培养专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工匠精神融入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助力乡村的发展、振兴。
那么,该怎样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更大的政治和经济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使乡村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特提出以下发展思路:
第一,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一个地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非遗传承也不例外,一项非遗要传承发展,同样离不开优秀的传承人,因此,非遗要传承,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要扶持有发展潜力和发展意愿的非遗传承人,引导他们设计、开发适应现代审美观念的非遗产品,鼓励他们建立非遗工坊、成立公司,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小康,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园。要关心、关爱这些非遗传承人,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采用外出参观、展览以及培训学习等途径帮助他们提高技艺水平,开发出有地方文化特色、受大众欢迎的文创产品,使他们成为受人尊敬的乡贤能人,在乡村发展、振兴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领路人。
第二,支持现有非遗产业做大做强,增加从业者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于现有发展势头良好的非遗产业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传承人做大做强非遗产业,使该非遗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链,以带动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让非遗成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让非遗产业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不违背非遗传承“本真性”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新产品,多关注年轻人的审美趋向,创造机会让传承人多与现代设计师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设计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需求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支持传承人组建设计、制作、销售团队,分工协作,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展示、宣传、推广、销售,尤其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销售、直播带货。只要产品有销路,群众就有收入,大家就能安居乐业,乡村就一定能够振兴。
第三,要强化特色,在全域旅游中发展非遗产业,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切忌盲目发展,跟风建设,不搞千篇一律的“古镇”、“小镇”建设,要突出特色,坚决摒弃一看、一吃、一走的发展模式,这样留不住游客,结果只能是关门大吉。可以根据乡村实际情况、现有屋舍、非遗项目、传承人和老艺人等资源,统筹规划,融入体验式非遗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如增加一些表演类、技艺类非遗项目,可以使游客参与进来,学表演、学制作、做游戏,乐在其中,让游客在体验当中感受蕴含其中的思想、文化。还可以在乡村开办康养基地、中医保健馆,利用乡村优越的自然环境,结合传统中医养生疗法,为游客提供身体保健和康养,使人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接受中医的调理,再造一个充满能量的自己。这样还可以带动乡村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就能达到共同富裕、振兴乡村的目的。
乡村振兴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充分发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优势,支持现有非遗企业和工坊做大做强,吸引青壮年回乡就业,扶持有能力的返乡青年创业。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发展产业、乡村旅游、康养保健等多种方式,拓展当地的文化产业品牌,并为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再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