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青岛266000)
一、前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边事物审美需求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建筑作为人类居住的有别于自然的巢穴,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容器的概念,除了对人类的生存提供庇护以外,人类更希望这些建筑能在审美方面满足人类的需求。现代陶瓷艺术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器的表达,它甚至成为了建筑设计多元化表现的一种元素。陶瓷材料本身具有材料方面的优势,极强的稳定性,极高的耐腐蚀性及装饰性,在建筑外装饰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将陶瓷艺术与建筑外装饰相结合,不仅赋予建筑新的外观,也给予了陶瓷艺术新的发展空间。二、绪论
建筑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使得各种各样的材料得以登上建筑外装饰的舞台。陶瓷,作为一种存在了上千年的材料,也被应用在建筑上。陶瓷材料,是陶土或者瓷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且耐高温,抗腐蚀,在各种领域都有被应用。建筑外装饰,除了使得建筑更加美观的同时,还要有保护建筑本体的功能。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峻,污染物时刻不在腐蚀着建筑物,威胁着建筑的健康,缩短了它们的寿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维修。陶瓷材料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材料本身的优势以外,陶瓷艺术也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现代陶艺打破了传统陶艺的禁锢,陶瓷艺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自由,陶瓷艺术在建筑外装饰的应用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为建筑提供保护的同时,也拓宽了艺术的发展领域。三、陶瓷材料的优势
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不仅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在侵蚀着建筑的健康。建筑作为承载人类的容器,为人类的生存承担着提供庇护的重要作用。环境的污染致使空气中有害物质增加,腐蚀着建筑的外表面,缩短建筑的寿命,进一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陶瓷材料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陶瓷艺术逐渐登上建筑外表面装饰的舞台。(一)材料结构的稳定性
陶瓷材料是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由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而成。陶土经高温烧制而成“陶”,强度高,可塑性好,有较强的稳定性,质地相较于瓷粗糙,密度小于瓷器,具有透水性、透气性,不可被降解,且为不可再生资源。
瓷是由瓷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强度大,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烧纸好的瓷器密度高,不具备透水性。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塑性和韧性较差,非可再生资源。
陶、瓷土在烧制成功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无法被降解,且极耐腐蚀,雾霾或者酸雨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无法透过陶瓷贴片侵蚀到建筑本体。另外,高温烧制过的瓷片还具有不透水性,陶的釉面也会阻挡水分,使得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建筑也不会被水浸泡。陶瓷贴片的建筑易于养护、打理,在雨水的冲刷下就可以被清洗干净,无需浪费多余人力、物力、财力。
陶瓷的稳定性使得颜色持久,能保持几百年之久。中国历史上出土过大量的陶瓷器,著名的《鬼谷子下山罐》据推断制作时间极有可能在1351 年,距今660 年,依然色泽艳丽,并没有因为侵蚀、氧化而变得斑驳。
(二)釉色丰富
陶瓷艺术中,丰富的表面釉色是它在视觉效果上呈现上最具有美感的一部分。陶瓷艺术无可比拟的美感来源于不同的制作手法所带来的不同的最终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手法通过变化,最终形成粗细、疏密、交叉、重叠等不同表现形式的肌理,从而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泥土材质的物质差异,也使得陶瓷制品在烧成之后的成品表现出的质感不尽相同。陶瓷艺术的釉色肌理所具有的较强观赏性就是来源于制作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三)环保特性
环保特性也是陶瓷材料所具备的一种特性之一。陶瓷材料取材于天然的泥土,环保、无污染,同时陶瓷材料也可与各种工业废料相融合,与塑料、金属、玻璃等材料相比更加具有生态环保性能。天然材质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天然亲和性,使得陶瓷艺术与景观融合性更好,能够更好地回归自然。以泥土为主要材料的陶瓷作品,除了具有木石材质建筑的亲和性,还比石材更加轻便,比木材更加持久,颜色也鲜艳,造型更加复杂多样。装修材料带来的污染近年来得到人们的重视,陶瓷材料烧制完成后,没有任何刺激气味,放射性元素相比大理石等石材极低,不会对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四、艺术感染力上的优势——以巴特罗公寓为例
巴特罗公寓由高迪设计,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则童话故事。陶瓷烧成之后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在阳光的暴晒与雨水的冲刷下,不会变色,也不会褪色,表面光洁,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表面变得暗淡无光,破旧不堪,有利于建筑更长久的保存。陶瓷烧成之后无法被降解,耐腐蚀,稳定性强。巴特罗公寓外贴上陶瓷片,就好像穿上了一层“盔甲”。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及酸雨之类的无法透过陶瓷片侵害建筑的本体。陶瓷也不易风化,使得建筑得以保存很多年,昼夜温差过大也不会使得陶瓷片裂开,脱落。
由于陶瓷片的表面上过釉,釉料表面光滑,无法透过水,建筑不会被水侵蚀、浸泡。
巴特罗公寓外装饰采用陶瓷材料的贴片,选用了各种颜色的釉料,表面光滑,色彩繁多,颜色艳丽。公寓顶部是一条巨龙,鳞片由陶瓷片做成,颜色选用紫色和蓝色。陶瓷片选用的釉表面比较光滑,在阳光下反射着蓝紫色的光。釉的表面并没有像玻璃镜面一样平整,颜色细节地方采用陶瓷碎片贴片,颜色大量采用了湖蓝色、天蓝色、红色、黄色等颜色。所有陶瓷片的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细小的瓷片像马赛克一样,在人的视觉混合下,远远看上去,各种细小的颜色被混合,像调色盘一样五彩缤纷。
各种颜色纯度较高的陶瓷片聚集在一起,像鳞片一样,光滑、冰凉,色彩缤纷,像童话里的糖果屋一样。将陶瓷片打破成更加细小的碎片,从公寓的底层往上,颜色逐渐加重,像被微风吹皱的湖面,波光粼粼。陶瓷贴片颜色艳丽,相比其他材料,经过雨水冲刷,污染物的腐蚀等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仿佛时间凝固在它建成的那一刻,和童话的取材相互衬托。
五、面临的问题
(一)材料特性的不足
首先,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陶瓷的烧制过程复杂,烧制难度略大,在烧制过程中,易产生残次品。陶土、瓷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烧制成型之后无法回收再利用,且无法被降解,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若使用气窑烧制,在烧制过程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其次,贴陶瓷片的施工难度大。细小的陶瓷片需要人工一片片贴合在建筑上,施工过程复杂困难,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后,生产陶瓷的耗资较高。陶瓷烧制有一定的局限性,烧制难度大,烧制时间长,因此,陶瓷的材料比较贵。陶瓷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与硬度,韧性较差,在运输过程中易碎,重量大不仅会增加建筑的承重,还会导致运输不方便,成本增加。
(二)审美方面的不足
用陶瓷碎片贴在建筑表面的风潮逐渐兴起,但是盲目的追赶潮流是不正确的。物极必反,并非所有美的元素堆叠在一起就是精彩多伦的,毫无原则的堆砌瓷片只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带不来对美的体验。天津瓷房子的前身是一座法式小洋楼,设计者将其买下,进行了贴瓷片的改装。瓷房子建筑外贴瓷片来源于诸多的古瓷器。整座建筑外贴满各种各样的古瓷片,涵盖了各个时期,几乎官窑、民窑所有的门类都能在瓷房子的墙上找到,浏览过一面墙,上面的每一片瓷片都展示着它所属的那个时代的风采。
瓷房子的设计初衷是美好的,但由于碎片过多,每片瓷片都有着独特的美,大面积的使用,只是元素的表面堆砌,并没有整体上的设计。且物资耗费极大,使用了大量的古董、珠宝,西式洋楼与中国传统古瓷器碎片的结合并没有特别的契合,只是洋楼披了一件瓷器做的外衣。因为瓷器烧制完成后颜色是白色的,大面积的碎片,在人眼的混合下,远观只有一片暗淡的蓝灰色,并不能从中欣赏到瓷器碎片以及珠宝交织的美感。耗资巨大的古董、珠宝,除了博人眼球一亮以外,更多的是对破坏成碎片的古董的惋惜。
(三)解决办法
由于工艺上的限制,以及陶瓷材料本身的短板,陶瓷艺术并非适合所有的建筑,它适宜注重艺术的建筑,比如城市地标性建筑、公园景观内部设施建筑(如高迪公园)、博物馆或者建筑小品等。陶瓷材料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应当珍惜利用,提高陶瓷艺术品的质量,避免出现低质高产的问题,合理利用大自然馈赠的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有望提高陶瓷的耐撞击能力,陶瓷材料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发明生物陶瓷,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施工的复杂将会被建筑施工的人工智能化所解决,在减少对财力浪费的同时,还可以减少高空作业所带来的危险。审美的能力是在逐步成长的,要形成独立的审美眼光,陶瓷艺术在建筑外装饰的设计中应谨记切勿盲目跟风,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损耗,耗资巨大且毫无设计美感的想法应当摒弃,不能被利益的驱使蒙蔽双眼。
六、结论
陶瓷材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在未来的建筑外装饰中陶瓷艺术有着无法被替代的地位。陶瓷材料的耐腐蚀性、不透水性以及极强的稳定性在建筑外装饰中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给建筑提供保护的同时,陶瓷艺术也给予了建筑装饰性,实现了装饰与实用完美结合。陶瓷艺术在建筑外装饰的发展空间以及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提升设计者的审美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陶瓷材料的短板在未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中有望被克服,它的材料优势将会被利用,陶瓷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