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舞蹈服装与戏曲服装之异同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524
秦志力

  (广东粤剧院,广东 广州510080)

  关键字:戏曲服装;舞蹈服装;设计理念

  中国民族戏剧文化中包含了各种中国传统艺术要素,综合了文学、音乐、表演、美术、舞蹈、杂技、武术等内容。同时戏曲四大基本功“念、唱、作、打”之中也具有与舞蹈动作不同的舞蹈性,其主要发挥着对戏剧情节以及表演技巧进行说明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戏曲需要与时俱进,对传统故事进行演绎的同时,还需求不断对近、现代的人和事进行反映和体现。因此对现代舞蹈服装与戏曲服装的异同加强分析,更有利于戏曲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加快其时装化进程的推进。

一、我国戏曲服装与舞蹈服装之间的共同点分析

(一)起源发展

中国舞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中国传统戏曲形成虽然晚于舞蹈,但其起源都相同。传统戏曲来自于民间说唱、歌舞以及滑稽戏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舞蹈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之后经历了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从传统的以娱神为主的歌舞逐渐转变为以娱人为主。之后又不断发展出现了以以竞技为主的、以问答方式为主以及表演生活中的小故事等形式的歌舞,这也是戏剧形式的最初萌芽状态[1]。

  一直到近现代,从中国传统戏中通常大量程式精华的提炼形成了独立于戏曲之外的中国的“古典舞”的特殊舞蹈形式。因此中国传统戏曲与舞蹈无论是历史起源,还是现代发展,都属于同脉相承相融。

(二)审美特征

写意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舞蹈艺术之间的共同审美特征,两者都要求形神兼备,同时也更强调神似。两者要求的形似主要针对特点,而非外形相似或逼真,神似需要对对象的本质和神韵进行准确捕捉。同时中国传统戏曲服装与舞蹈服装都从生活化不断向艺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演变,已不再是利用服装的具体性和真实性对历史生活进行简单地再现,而是通过借物态化的服装使人物能够更加传神和抒情,因此两者的共同审美特征为写意性。另外,两者的审美特征形成因有着相同的文化起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互相融合借鉴,从而对写意性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相似的审美追求予以有效构建。

  在中国古典舞中,舞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因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大量出现在我国的考古资料中,主要通过细腰、长袖的舞人形象,对女性舞蹈者的腰、轻、袖、柔的重要特征予以充分体现,并在中国舞蹈和戏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舞袖变形和夸张的表达形式,使写意性的审美追求得以体现。另外,戏曲水袖来自于古典舞中的舞袖,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水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短到长等过程,并在整个戏曲表演程式中将其作为戏剧性的舞蹈表演形式纳入其中,同时戏曲水袖技巧也在不断发展,已达到了数百种。而在近代中国古典舞中,戏曲中的水袖又重新出现在舞台上,并将舞蹈中的“长袖”不断延伸形成了“长绸”等极具写意的形象。

  “羽饰”也在中国古代舞蹈中大量使用,其与戏曲中的“翎子”有着较深的渊源和承继关系。如今长翎和羽饰仍作为表现力较强的装饰物在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中加以使用。虽然现代舞蹈中运用的羽饰并未赋予某种特别的意义,但通过此装饰物的使用,能够使人物具有有某种神秘的感觉。同时由于翎子颜色鲜艳美丽,不仅具有装饰的效果,同时表演者还可借助其坚韧、柔软、体长、富有弹性的特点,凭借自己肢体动作,使其能够产生优美的动势;另外,还可用手使其形成它各种形态,对自身的身段表演进行有效配合,使人物的各种情绪,如喜悦、气急、得意、惊恐、忧虑、沉思等更好地呈现,在人物性格刻画及人物感情表达上能够进一步增强戏剧效果。

(三)装饰与夸张

中国戏曲服装和舞蹈服装都具有夸张性和装饰性。首先,服装的装饰性都能够从服装自身的图案化予以体现。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中,无论是民间百姓的服装,还是宫廷服饰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的图案装饰也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同时这些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也成为了现代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此,受到中国历代生活服饰的影响,戏曲和舞蹈服装都对服饰图案化极为重视。

  戏曲服装的图案化主要通过各种精美的刺绣纹样予以体现,在传统审美习俗的基础上,对传统图案进行系统化、艺术化的加工,也是对传统图案进行全面集成,并且在戏曲服装中龙凤图案最具特色和突出。另外,戏曲服装图案通常采用平面具象形图案,同时极具夸张性和装饰性[2]。由于图案其长期演化过程中,不断形成戏曲服装独特的色彩及形态构成,因此通过各种夸张的造型及饱和度较强的色彩能够充分体现其丰富的隐喻性和象征性。

  在舞蹈服装中,图案化的运用更加丰富和多元,不仅包括了抽象型图案,还有各种具象形图案,并且包括了手绘、刺绣、扎染等平面的具象形图案以及立体剪贴、面料再造等抽象形图案设计。其次相较与戏曲服装,舞蹈服装更注重服装面料的质感,由于不同的质感的面料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因舞蹈动作与戏曲动作相比,更注重动作的灵活性和轻盈雅致,因此舞蹈服装与戏曲服装具有相同的装饰性和夸张性审美特征,比如对称和平面等,但同时舞蹈的表现内容更为宽泛,其服装装饰与风格更加多样和夸张,但在审美追求和平面化表现特征方面两者具有共同性。

二、我国戏曲服装与舞蹈服装的差异性分析

(一)审美追求

戏曲服装与舞蹈服装在审美追求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人体美的方面。前者对服装造型的强烈对比更加重视,每件服装都需要对戏曲角色的人物特征、性格、身份等予以充分体现;后者对舞蹈者的人体自身美感更加重视,因此充分体现形式美的重要物质手段即为有生命的舞蹈表演者,也是舞蹈美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舞蹈服装款式通常会更加开放,使舞蹈演员的四肢直接暴露在外,对其的人体美予以展示。相较之下戏曲服装则采用全封闭式的,表演者的身体不暴露在外,而利用服装自身的特点以及表演者的身段,对戏曲表演的含蓄表予以充分呈现。

  戏曲表演者和舞蹈演员在性别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舞蹈演员中女性和男性表演者都有,而戏曲表演前期只有男性表演者,女性角色也由男性反串,直到后来才有女性演员出现。因此对于舞蹈演员而言,通过服装可以体现女性的人体美以及男性的阳刚之气,同时由于舞蹈动作幅度也远较戏曲表演要大,太过繁琐的服装对演员动作表演造成影响,所以舞蹈服装通常采用开衩多、短小轻便、裙摆幅度大等设计,有利于舞蹈动作的顺利完成。最后,舞蹈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能够更好地带动服装,形成衣片的动感,所以舞蹈服装也应具有动态美。

  在戏曲表演中讲究的“唱、做、念、打”的表现艺术,相较与舞蹈而言,动作幅度较小,并且戏曲主要以唱为主,动作速度也较为缓慢,服装和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能够使观众看得更加清楚,由男旦反串女性角色,并通过服饰和身段表演来展现女子的曲线美,因此对戏曲服装的要求也较高,不仅需要精美,而且还应经得起观众的仔细观赏和品味。所以,戏曲服装中刺绣成为了重要而显著的标志。

(二)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戏曲服装具有程式化很强的特点,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穿戴规制,就是在不同题材古典剧目的所有演出中都采用一套固定服装及专用设备的应用制度和模式。而舞蹈服装的程式化与戏曲的程式化有所不同,舞蹈程式化受到其各种分支的影响和限制,如“民间”、“古典”、“现代”“芭蕾”等,因此两者需要对人物、主题和时代进行体现的同时,所采用的手法和设计理念存在差异性。

  与戏曲服装相比,舞蹈服装更为浪漫、简洁和写意,主要对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特征、人物情绪、性格等予以体现,通过服装色彩的运用,对人物的情绪和气氛进行表现和烘托;戏曲服装则主要对人物身份及所处的环境进行呈现,利用服装的色彩对人物身份和性格进行体现[3]。

  相较于传统戏曲服装,舞蹈服装的造型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为了深入刻画角色形象,舞蹈服装除了运用与真实历史相贴进的生活服饰外,还采用了大量的夸张服饰款式,这也是现代舞蹈服装设计中重要的创新手法,主要可分为造型夸张、意象夸张、意象和造型夸张三种。刻意夸张主要是指采用如衣袖衣摆超长或裙摆硕大等方便,使服装的某部位更为夸张,从而能够使舞蹈动作不断强化、延伸,从而使与舞蹈动态形象融为一体。另外,还有舞蹈服装所独创的模拟、仿生等服装。

三、结语

本文对中国传统戏曲服装与舞蹈服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戏曲服装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都有所变化,但对服装的要求较高,不但要精美、耐看,而且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背景相符合,因此在现代新编戏曲中,也会对舞蹈服装元素进行借鉴,使时空转换得以实现,通过戏曲服装的舞蹈化,使曲服装设计风格更加多样,并且能够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借助舞蹈服装制作手法的多样性、造型的丰富性,以及视觉感受的时尚性,从而使其更受广大青年观众的喜爱。

  所以,中国传统戏曲和舞蹈都应不断创新和发展,并且加强融合和借鉴,有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同时需要对自身原有艺术特色予以充分保留和传承的基础上,对借鉴元素进行研究和筛选,对其特有的时代审美属性进行融合,从而使两者能够现代舞台上再显风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