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以《笔阵图》为例论用笔的力感与动觉经验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467
何贵金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

  关键字:《笔阵图》;用笔;力感;动觉

  古代书论中存在着大量的以自然物象来比喻书法用笔美的句子,这些句子多用骈文对仗的形式,读起来特有韵律感,令人遐想翩翩,美不胜收。让人着迷的同时又让人费解,总是云山雾罩,彷佛感觉其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孙过庭虽然对此颇有微词,但仍然以此来形容书法用笔的美感。不可否认,古人用物象喻示的方法解读书法存在夸大其辞的嫌疑,但对于阐释用笔美的价值确是古来共识。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比喻用笔的物象呢?笔者认为不妨从物象描述中所包含的力量与运动的感觉经验进行理解,或许更能受到启发。

一、什么是力量感觉和运动的感觉经验?

在物理上,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使其形体与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因此力与运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在数学上可以用向量段来表示,不同于可以用大小来比较的标量,在三维空间中比较向量的大小往往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说明书论中关于用笔力量大小的争论,也只能作经验感受上的参考,难有统一的标准,更何况书法中的力不仅仅是三维空间,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维度。

  在自然界中,力是无所不在的,所谓万有引力,大到宇宙天体,小至原子中的电子与中子;力是无形的,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地看见它,但可以通过物体的形变、运动来感受力的存在,不同的自然事物给人以不同的力量感受,有的轻如云翼,有的重如崩山,不同的力感类型或阳刚或阴柔、或劲健或婉丽。我们在生活中感受的力,有的可以存在于观念中,以概念的形式诉诸于语言,如重力、摩擦力、浮力、吸引力等;而更多的只是一种特定感觉经验,难以用语言描述。运动也是如此,有些运动可以用旋律、节奏来描述它的变化规律,有些运动可以用波动、震动等来描述它的运动形式,但是自然界中无所不在的运动更多地只存在于我们对运动的感觉经验中,小溪潺潺,江流滔滔,海浪涌动,同样是水的运动,给人以不一样的运动感觉,不一样的力量感受。

  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所不在,也超出了物理学层面上的理解。事实上,人类对力量的渴望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人对优越感的追求,就是为了摆脱无力感。在语言中,完整的句子通常包含一个动词谓语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走、跑、跳等,就是在描述力或运动的性质,用以解释心理感知的力感与动觉的类别和差异。在心理上,人的情感也是可以用力感和动觉经验来描述的,悲哀的心情是沉重的,喜乐的心情是轻快的。甚至声音的轻重快慢,颜色的浓淡,触觉的柔硬,这些都通于人对力量或运动的感觉。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我们可以把观察者经验到的这些‘力’看作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的那些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或者就是这些生理力本身。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却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事实上,视觉观察到的这些力的作用与发生在真实的物理对象中的作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①这说明在书法艺术作品中视觉体验到的力的感受与人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力感,两者所给予人的心理经验是相同的。这表示书法艺术可以通过对力度与速度的轻重缓急的控制来表现不同自然事物的力量感觉和运动感觉。

二、《笔阵图》中物象喻示的力感与动觉经验分析

力量与运动感觉的经验来自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每个人的感觉经验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大体上是相同的,如对力量的轻重、运动的快慢等,而有些难以完全用语言描述的体验则由于个体的独特性。下面主要以卫夫人的《笔阵图》为例进行说明: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撇”如陆断犀象。

  “戈”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②

  “横”如千里阵云的比喻,耳熟能详,但对于它的理解仍然众说纷纭。我认为这个比喻我们可以从力量感觉的角度来理解,蓝天上漂浮的白云,给人是“轻”的力感,它似乎没有重量地在天空游荡;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一阵云,几乎看不清楚,但它确实存在于视线之内,因此“隐隐然实有形”。横画给人“轻”的力感,王羲之也有过形象的说明,他说“横则正,如孤舟横江渚。”③在古代,舟是木制的,浮于水面,因此体现的同样是轻的力感。而“孤舟横江”的比喻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日”“月”等字中间的短横。另外,“横如覆舟”的比喻,不仅喻示出长横的形态也同时也体现了横画“轻”的力感。因此,王羲之在《笔势论》中有“横贵乎纤”④的总结,在楷书中如颜体、欧体表现的最为明显。从运动感觉的角度来看,天上浮云的运动通常是缓缓滑动,这与横画中截的运笔感受十分相似。

  “点”如高空坠石的比喻,显示了坚硬的石块在重力加速作用下所带给人极强的冲击力感和速度感,落地时轰然巨响,用“崩”来形容说明速度极快、力量极强,也反映了作点时应落笔果断干脆。王羲之的书论中也有用石头来比喻点的例子,所谓“著点磊磊如大石之当衢”⑤,路中间的大石块有极强的立体感,同时质地坚硬也给人“重”的力感。王羲之总结的写点方法,“凡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⑥,“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⑦很显然是以用笔动作来模仿“高空坠石”的力量和运动感觉。

  “撇”如陆断犀象,一般解释为如利剑斩断犀牛角与象牙,如欧阳询《八诀》中说“丿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⑧。撇的写法与刀劈的动作在力感和动觉上相通。陆做动词时有跳跃的意思,如陆续。因此这里,陆与断应该是近义词。以此来推断的话,陆断犀象就是说写撇时从落笔到收笔的过程要像刀剑砍断犀牛角与象牙那样一跃而过,强调的是力量和速度,没有力量与速度的结合是斩不断牛角、象牙这类坚硬的物质。因此“作丿不宜迟”⑨。

  “戈”如百钧弩发。百钧是形容力量巨大,古代一钧约合现在的三十斤,百钧则有三千斤,根据现代科学的测算人的极限力量大约一千斤左右。《晋书·马隆传》称当时简试勇士所用腰引弩的强度为三十六钧,约九百斤。明朝的《武备志》称之为腰开弩,“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仍用腰开”,腰引弩是单人使用的弹射力最大的弩。这里可以说明发弩远比开弓更难,需要的力量更大、准备的时间也更长。从发弩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个比喻说明戈钩是比较难写的笔画,落笔之前先要取势,做好力度准备;弩可以瞄准,落笔先看清起点,书写时其速度之快犹如弩发,其势有去无回。

  “竖”如万岁枯藤。这个比喻多数人从藤弯曲的形态来说明竖不能太垂直,或者书写时故作震颤以模仿枯藤形态。这样的理解与古人说“努如植槊”⑩,竖为努、须直的要求显然是矛盾的。古代武术中有一种“跑马植槊”的绝技,据说拓跋虔和秦琼多掌握此绝技,就是在飞驰中将长槊甩出刺入地中,要求达到让几个壮汉都拔不出的程度,可谓难比登天,对刺入地面时的速度、角度、膂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故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到。可见古人对竖画的书写强调的主要是力度,因此竖画在形态上要比横画粗,所以“竖贵乎粗”。但粗并不意味着有力感,细而有力给人感觉上类似骨力,粗而有力感觉上更像是筋力。藤的外形多种多样,但是藤的内部结构都是竖纤维的结构,不容易折断,因此可以用藤来编绳、造纸,现在还常见藤椅藤床等家具。藤的竖纤维的结构与肌肉的结构是一样,纤维的长短、数量、密度决定了它所能承受的力量,科学家也是依据这样的原理来计算人的肌肉力量的极限的。而在时间锤炼下的万岁枯藤中的纤维数量达到极致,它蕴藏着无比坚韧的生命力;枯在这里是对颜色的形容,表明水分少,墨色深沉。总之,从藤的外形来理解就会“一象多义”,因为不同视觉经验,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捺”如崩浪雷奔。这个比喻中包含了两个部分,用崩浪来形容力量感觉,用奔雷来说明运动的速度感觉。巨浪被风扬起至最高点,向上的推力与重力抵消,顺势落下时力量越来越大,与捺画的写法发力的感觉极为相似,起笔似无力顺势落下过程中不断增加力量,至捺脚处平出,同时还非常形象地揭示了捺的形态特点。用奔雷来形容运笔的速度,可谓电花火石之间,转瞬即逝,因此捺画要落笔从容,一挥而就。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筋节是指关节,比喻用笔的转折,人的关节旨在灵活;这里说的是劲弩的关节,指的是弩的机括,发弩之前须引弩至机括处做好发射准备,好比引弓拉满,这时所用力量最大,为了维持力满状态还会不断的调整,这种用力感觉犹如转折中的微小的提按顿挫。用劲弩比喻也是强调有力感,与“曲折如钢钩”是同义。这点与《笔阵图》中用笔要“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的主张是一致的。

三、结语

以上是《笔阵图》中关于用笔物象比喻所做出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说明从物象形态的角度理解用笔容易产生误解,当然,从力感经验、动觉经验来理解仍然受到主体经验的限制。但作为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古人论书的角度,从启发学习的角度来说,很有积极意义。

  注释:

  ①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1.

  ②卫铄.历代书法论文选.笔阵图[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2.

  ③王羲之.历代书法论文选.书论上海[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8.

  ④王羲之.历代书法论文选.笔势论十二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3.

  ⑤王羲之.历代书法论文选.笔势论十二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2.

  ⑥王羲之.历代书法论文选.书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8.

  ⑦王羲之.历代书法论文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7.

  ⑧欧阳询.历代书法论文选.八诀[M].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98.

  ⑨王羲之.历代书法论文选.笔势论十二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4.

  ⑩王僧虔.历代书法论文选.笔意赞[M].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6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