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浙江 宁波315175)
关键字:乡村振兴战略;白茶文化;体验馆
一、引言
2020 年以来,全国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和众多中小企业发展不太景气。全球旅游业损失严重,短时间内旅游观光产业难以很快恢复,但暴露出行业自身不足的同时,也给休闲农业新业态发展带来了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应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休闲游短板,提早布局农村休闲产业和乡村游市场,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去农村休闲消费。本项目是基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的探索,衍生出来的一个结合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馆。结合茶文化旅游、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搜集相关资料来辅助现状开展调查, 对本项目研究的白茶文化体验馆进行合理规划、深入分析。以白茶文化体验馆这种形式,带动当地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旅游业,改善当地的经济效益。项目实地考察茶园本身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环境,茶园的合理适度的运营和旅游开发需要格外的保护。二、国内、外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的发展现状
中国茶文化[1]是制茶和饮茶的文化。中国可谓是茶的故乡,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的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从神农时代开始,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至今已有4700 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源于生活同时也回归生活,直至今日,中国人依然保留了以茶代礼的风俗习惯。国内观光农业的兴起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尽管我们国家拥有大面积的茶园以及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但与国外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相比,体验式茶文化馆这种新型的发展方式,国内的很多研究才刚刚启动,缺乏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2]
(二)国外的发展现状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1998 年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这概念在现代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个人的创意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深陷发展瓶颈的旅游业,需要及时融入新兴的创意产业,这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外国的专家学者同样大多从文创旅游产业及创意开发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创意展业的发展前途。[3]三、长兴县和平镇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被称为“中国白茶第一镇”,茶叶资源丰富,茶景交融,具有极大的白茶文化地区特色。1999年,安吉人在长兴和平镇承包山地开始种植白茶,带动了当地茶农自发跟风种植,2005 年,以长兴和平镇白茶协会的成立为标记,当地政府开始介入推动和扶助和平白茶的产生,白茶业发展迅速,经过10 多年的发展,直至2018 年,长兴和平镇的白茶面积已经超过了7 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到3.2 万亩,产量达到了350 余吨,销售收入超过3.2 亿元。当地茶叶的产量得到了保证,但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学习宣传效果并不理想,镇上仅有几间小型的茶叶加工厂,单次加工的茶叶量也有限,茶叶的加工效率跟不上,成品茶叶的产出量自然也跟不上。茶叶交易市场也不完善。镇上有且仅有一间,村名们自己搭建的、简易的白茶出售市场,茶叶上市的时候村民们会自发来到这里进行交易,管理不够正规,交易手段也不够科学化。当地茶农依靠着“靠山吃山”的经济收入维持着生计,大量的茶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应用,茶叶市场不是很完善,旅游业也不够发达,配套设施不齐全,整体村镇的经济产业较为局限。
四、调研内容
(一)调研对象

表1 长兴和平镇琛碛村村官、当地村民、茶农
(二)调研方式
半结构化访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调研数据分析
1.不同年龄层对白茶产业的继承孙正华一家是长兴和平镇上土生土长的茶农户,孙正华的父亲在茶山上拥有5 亩的茶叶地,主要种植的就是白茶。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植白茶,从茶苗的孕育、茶树的栽培,再到茶叶的生长、采摘,都是一家人亲力亲为。父亲从小就带着正华上山下山,从最简单的给茶树浇水开始,教他观察茶树的健康状态,结合气候和温度对茶树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在父亲的手把手教学下,孙正华很快就掌握了茶树的习性,很快就能独挡一面了,随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家里的茶叶地都被孙正华接手了过来。后来除了茶叶的种植,孙正华还开始搞起了茶叶生意,从山上采摘下来的茶叶不再是单纯地兜售给商户,而是自己找到加工厂进行进一步的茶叶加工,把精加工后的茶叶进行销售。
可惜的是,孙正华一身的茶种植本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下去。孙正华育有一女,女儿从小就送去了镇上较好的学校读书,学校离家较远,平时不常回家,更别提能亲身参与到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女儿长大后,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从事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家里的茶产业几乎不怎么了解。
其实,长兴和平镇上像孙正华一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部分的家庭中,仅有爷爷奶奶辈的人还在从事白茶种植工作,父母辈从事该产业的人开始越来越少,大部分都选择了相对较为轻松的茶叶零售工作,年轻一辈的有许多人都选择走出大山,去更大的城市发展。年轻人对茶产业的继承的不足,茶文化的传播也受到了限制。如图1 所示。

图1 不同年龄层的对茶产业的传承
2.对白茶文化的了解程度
通过一些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以及与村民面对面坐下来聊天中,我们发现,村民整体上对茶的文化了解不够多,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更多的只停留在关注茶山茶地的实用性、经济性,以及茶叶本身的商品价值上,对茶文化的学习也不够,更谈不上茶道,忽略了高雅的精神境界和深层理念。
当地对茶文化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很多年轻人都是在网上自学茶文化知识,或是从老一辈口中得知茶叶的一些知识,对茶文化认识不够,信息来源不够全面。如图2 所示。
3.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提到村民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比较茫然,老一辈觉得自己在农村里一呆就是一辈子,除了务农和种茶自己也不会做别的事情,身体也不如当年,一年靠种茶能有一点微薄的收入就挺满足了;
父母一辈的村民表示,如果能有更好的机会,也更想为家里的茶山做点什么,希望能有更多的客户来买他们种植的白茶,增加自己的年收入;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游客能来自己的家乡看一看,感受一下当地风土人情!

图2 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程度
青年一辈的村民,也希望自己的家乡发展的能越来越好,村里能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能突出白茶文化的地方,这样他们也能学习到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热爱自己家乡的白茶。
4.针对白茶文化体验馆的建议
(1)白茶文化体验馆要建设的具有当地特色;
(2)茶农们能把自家的茶叶放进去售卖,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3)能够更全面地学习茶文化知识。
四、总结
通过对长兴和平镇当地的实地调查和调研数据分析显示,如何利用白茶文化体验馆实现其当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将茶园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客户体验深入融合,这是本项目下一步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白茶文化体验馆这种形式能够普及茶文化知识,重视茶文化的教育、推广,有效地提高茶民文化意识;带动当地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茶产业经济地位,同时带动旅游业,改善当地的经济效益,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