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文化馆,山东 淄博255000)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下,在社会各个角落均能看到大数据技术的身影,推动了各个领域的良好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传统文化对公共文化的服务贡献较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馆已不能将既有效能发挥出来,不能使人们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文化馆对转型引起了高度重视,开始构建数字化文化馆。但是在实际建设中,数字文化馆建设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导致不能最大化发挥出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作用。所以,在构建和转型升级数字文化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融合大数据信息服务,加大对数字文化馆建设途径的探索力度。二、当前文化馆的发展现状
2011—2017 年,中国包括文化馆和文化站在内的群众文化机构数量有所增长。2019 年末,全国的群众文化机构总数为44485 个,相较于2018 年,增多了21 个。中国文化馆事业发展至今,已经基本上将由传统文化事业转变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上至下,已具备较好的资源、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总体上来说,各级文化馆在规模建设、人才建设有所改善,更新了服务形式,健全了服务内容,数字服务、流动服务以及阵地服务均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各级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时,在各区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活动参与率不高、设施设备利用率较低、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1]。据相关调查显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感到非常满意的仅有6.5%,较为满意和感觉一般的分别占40%、42%,而不满意的则占9.1%。总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较低。图1 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单位:%)
三、文化馆服务大数据应用的要求
(一)普遍性和精准化服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传递存在的限制被打破,互动共享信息资源,同时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文化需求[2]。首先,在大数据的推动下,数字文化馆通过信息技术对各类服务、资源以及设备等进行了整合,立足于线上、线下服务,对文化服务范围予以了拓展,同时终端化总分馆体系实现了公共文化的全面覆盖,让文化馆服务变得更加普遍。
其次,数字文化馆立足于大数据,数字网络平台十分强大,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发布信息,进而让文化馆能够提供更加个性的文化服务。
(二)覆盖面积广泛以及文化内容丰富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借助互联网将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新型的服务模式提供给广大群众,使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普及、便捷、先进的服务。构建数字文化馆既能将服务成本降低,整合各类资源,同时可以让受益群体得到全面拓宽,以便于人们获取到更佳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文化服务传播多样化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将互动直播、在线培训、数字课件等整合在了一起,产品是否成功与市场推广与传播策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建立数字文化馆信息发布平台,运用不同服务终端通道等,会对文化馆服务产生影响。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借助数字媒体等相关网络通道的传输,将覆盖范围有效扩大,丰富文化服务传播。四、文化馆服务大数据的应用
(一)数据收集、整舍和存储
日常服务中形成的非机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文化馆馆藏资源的结构化数据等,可以借助软件平台的相关接口或手工录入的方式存储到数据库之中;针对大部分都熟知的文献数据库,文化馆可以运用签约合作的方式将数据库的研究与使用权限获得;还可以借助网络数据自动抓取工具,将大众需要的数据资源获得,自主建立相关文献数据库,收集数据。与用户需求相结合,数据整合需要以上述数据库为基础,融合和加工各种类型的数据[3]。在大数据的四个特征中,数据类型多种多样是最为显著的特点,要合理整合和选择各类型数据资源,也就是整合什么以及怎样整合极为关键。站在参与整合的资源角度可以看出,在研究特定需求的应用过程中,要着重对整合什么类型的数据库进行重点考虑。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更为相关的数据资源,同时应注意,需要有效清洗诸多冗余的数据,将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的高质量文化馆大数据形成;从存储和整合方法可以看出,就这些格式各不一样的数据,需要将相应的数据模型构建起来,把统一、规范的表示形式形成,同时在云平台上的分布式数据库中存储,以便于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借助网络快速检索和查询。
在模式框架中,对特色鲜明的数据库在内的类型多样的相关数据库进行合理选择,就媒体数据、数据日志、电子资源等格式不一的数据展开元数据统一建模,通过数据分析与清晰,融合为具有良好扩展性、结构清晰、格式相同的基础数据;技术实施上,以Hadoop 云平台上SQL 和HBase 等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数据抽取、转换、加载技术整合处理后,展开分布式存储,同时方便大众更好地进行检索。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文化馆大数据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4]。通常情况下,数据分析是以单个数据库的方式组织或文件形式为基础,分析目标明确;而数据挖掘则是立足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构建的,可以在没有明确假设的基础上深挖信息,发现知识。因为类型多样、数据繁多,首先,需要具有计算能力强的平台,以促进大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实时将分析结果得到;其次,因为发现和挖掘知识是应用文化馆大数据的主要任务,需要与知识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适合形式化描述的工具,以及相适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开发分析模型展开分析,以将价值较高的结果获得。
(三)知识展现与服务
就知识展现与服务而言,需要将学科以及个性化服务作为基础,技术上通常运用可视化技术,进而通过建立知识地图的方法将知识发展变化趋势呈现出来[5]。同时,个性化服务属于文化馆在发展和生存方面的重点。对于个性化服务来讲,应将用户行为、习惯以及需求等作为基础,应用不同的服务策略,诸如个性化检索、信息推送等。建立用户分析模型,以便于对用户兴趣等进行深入探究,精确定位用户需求。
(四)数字化统一平台
大数据这种新型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的构建,主要利用的是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因此在构建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必须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加大对统一平台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构建力度,确保网络平台的结构与功能完善,以促进各项业务向数字化发展。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下述几点:
第一,立足于文化馆建设需求以及服务宗旨,引进功能健全、系统安全的软件应用平台,并在实际使用方面将群众提出的反馈作为基础,积极对细节与功能进行优化,构建个性化、数字化的服务平台;
第二,建立个性化功能性网站、微信服务平台等,以便于促进服务平台建设多样性的提升,丰富服务功能;
第三,加大手机、pad 终端平台的构建,不断优化服务模式,促进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结语
总之,大数据时代,构建数字化文化馆的意义极为重大,对文化馆来说,其不仅是一种变革,同时也是大势所趋。大力采集和分析大数据,是今后文化馆数字化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将公共文化服务良性循环实现的重要一环。利用好大数据,构建数字文化馆,不仅可以促进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有效增强,同时还能把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给受众,有利于促进国民文化素质提升。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工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相关部门应积极革新思维,增强信心、下定决心,以坚实的基础,助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