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43000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剪纸艺术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早有记载,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时期,充满智慧的远古人类就懂得通过图形来记录生活,并逐渐演变出各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当纸张发明后表现出的效果逐渐具象化。剪纸艺术在2006 年就有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 年又经国家文化部通过,将蔚县民间剪纸大师周兆明先生作为王老赏的大弟子,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随后也有一大批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产生。剪纸并非是剪纸艺术,剪纸艺术也并非偶然形成,剪纸艺术注重民间艺术的表达,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剪纸题材内容始终围绕着人民日常生活,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不同变化,造型方式、表现形式也相应变化。
二、蔚县剪纸的艺术特征与魅力
中国剪纸风格随地域差异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各地区的风土人情、风俗文化的不同都对其产生影响。北方剪纸的特点是丰满敦厚,粗狂豪放。在表现手段上十分重视形状的变化,通过大胆夸张的表现方式表达。论北方剪纸风格,那不得不提到河北的蔚县剪纸。(一)题材内容丰富
蔚县,古称“蔚州”,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在河北省的西北部地区,靠北京和天津,地理位置上有山脉相汇和丰富的河流资源,这也使得蔚县地区土壤优沃,地势较为平坦。蔚县人喜爱戏曲,清朝年间国泰民安,各村落都有戏楼、剧团。每到节庆时期,戏楼都热闹非凡,同时蔚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各族交汇之地,人流繁杂。戏曲剪纸中的人物造型也是非常丰富,人物表情、动态、性格都个个传神,各不相同。百姓生活中离不开戏曲,心灵手巧的剪纸一人则将生活中的戏曲用剪纸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以戏曲人物剪纸为基础,脸谱艺术逐渐成为新的剪纸类型。在戏曲人物剪纸中,人物面部所占面积小缺乏技艺发挥的空间,往往被忽略。但随着剪纸艺术不断的发展,剪纸艺人逐渐将戏曲人物的面部单独列出,深入刻画(如图1 所示),种类上还分为大脸谱和小脸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品种成为“戏曲脸谱”,剪纸大师周永明的剪纸作品《戏曲脸谱》就是戏曲人物脸谱造型为题材创作。

图1 蔚县脸谱剪纸
除戏曲人物、戏曲脸谱外,花鸟鱼虫也是早期蔚县剪纸的主要题材。以花鸟传统题材的剪纸作品,民间艺人往往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花鸟鱼虫的内容主题上赋予吉祥如意,平安顺遂的美好祝愿。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的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日益繁盛,蔚县剪纸题材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花鸟鱼虫、戏曲人物、戏曲脸谱了,剪纸艺人不断探索发现出新的剪纸央视样式,题材也是推陈出新逐渐拓展到名胜古迹、神话、革命题材、大好河山、杂技、杂耍及外国题材,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多元化特征。
(二)独特的三分刻、七分染技艺
蔚县剪纸因“三分刻、七分染”的技艺在众多剪纸流派中独树一帜。各种规格的雕刻刀制作是蔚县剪纸的一大特色,雕刻的精湛技巧常常让人叹为观止。由剪刀向刻刀转变的工具革新上,不得不提到蔚县剪纸的代表人物王老赏先生,最初蔚县剪纸也是用剪刀来进行制作,一次剪四到五张,当用刻刀取代剪刀后一次就能刻六七十张了,刻刀也多是根据剪纸艺人的习惯自制。剪纸艺人的刀工精湛能够雕刻出变化复杂、极其微妙的细节,动物的毛发、人物胡须都雕刻的栩栩如生。蔚县剪纸除独特雕刻技术外,还因绚丽的点彩艺术技艺为剪纸作品增添魅力(如图2 所示)。其他流派的剪纸作品多以阳刻剪纸或阴刻剪纸为主,蔚县剪纸则是唯一一种阴阳相互结合,阳刻为主的点彩艺术。阴阳刻相结合,把两种剪纸手法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既保留事物形象轮廓的相互关联和整体性,有通过阴刻保留了事物细腻的刻画,精致的细节。点彩运用的色彩多为十分浓艳,完全没有灰色调、淡雅的色彩。色彩在视觉上刺激了我们的眼球,同时也给了我们无比的快乐和喜悦感。民间艺术家们在具有浸染效果的宣纸材料上,用以西方国家在焦油中提炼的有色染料,点染在薄薄的白纸上,形成各种透亮鲜活的色彩。

图2 蔚县点彩工艺
(三)豪放夸张的造型
蔚县剪纸造型包含动物、植物、人物,在造型的基本表现基础上结合力更多的风俗、纹样的个性化理解、画面构图优化的需求,形成了夸张、变形等手法的创作风格,这一造型特征也符合北方剪纸流派大多粗狂、厚重、淳朴的风格特征。在造型上蔚县剪纸多表现出夸张圆满的效果,这也是受当地百姓勤劳朴素的民俗影响。圆满寓意着着强壮的身体、顽强的生命力以及粮食丰收。为了突出圆满夸张的造型特征,剪纸艺人也多用将主题形象的比例进行夸张化处理,有意识的将比例拉大或缩小与正常比例形成鲜明对比。比例的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创作过程中的个人喜好,要表现出的效果而进行调整。将画面增加、压缩、拉伸、增厚、变形对象中特殊部分,使得图像更具特色和艺术魅力。这种技法的使用使蔚县剪纸作品从视觉上更充盈饱满,更引人注目,突出重点。(四)圆满无缺的构图
蔚县剪纸也蕴藏着深深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太极阴阳学说中完整统一、圆满无缺、协调统一、主次分明也都渗透在剪纸作品中。蔚县剪纸艺人遵循形式美法则,构图遵循主次分明,通常以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为主,喜欢将属于统一视觉范围里的客观物体进行呈现,通过透视关系呈现大小比例、前后关系。平行透视这种构图方式能够将复杂的内容层次变得清晰更强调了画面中的主体对象,画面空间具有深邃感。蔚县剪纸除平行透视外还有成角透视的构图原理,成角透视则存在两个最终消失点。这种构图方式打破其他类型剪纸中的互补交错的排列状态,使作品更贴近真实的视觉效果,整体的空间感更强。这类构图方式的作品多用于窗花张贴在窗户上,增添节日气氛圆满丰收的美好寓意。表达将传统的民间剪纸转化成绘画的形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及剪纸艺术的发展,使剪纸艺术作品更具有欣赏收藏及展览价值。三、蔚县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剪纸等传统收工艺产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挑战也是机遇,改革与创新路线也值得探讨及思考。蔚县剪纸的优秀创作多依靠名间传统手工艺人的潜心创作,近年来民间艺人的年龄也逐渐偏大,高难度的精美剪纸作品需要长时间专注于纸与刻刀间的来回穿梭雕刻,对完成者的眼力、体力、专注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完成剪纸作品时,也不仅仅限于复制雕刻,更需要注入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剪纸作品中的元素赋予新的生命力。因此,剪纸艺术的传承也成为了目前蔚县剪纸的一大突破点,以往剪纸技术的发展是老一辈的剪纸大师代代相传耐心传教给后来的人们,接班人精通减值的技巧以及在技术上的创新,他们对于剪纸艺术的情感态度决定了剪纸之后的发展状态。如今,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对于非遗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也让我们感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蔚县剪纸艺术的传承不仅承载着百年来众多蔚县剪纸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汗水,也承载着蔚县百姓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满心期盼。蔚县剪纸如今也不仅仅纯粹于民间艺术随着长时间的发展,蔚县剪纸也已经成为产业,与经济相联系。剪纸也成为了蔚县非常重要的一大经济支柱。有专门的公司、剪纸的工艺品厂,带动生产就业年收入近3500 多万元。剪纸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收入,更是向世界各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精美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剪纸的相关产品如旅游纪念品、挂历、贺卡等,出口约六十多个国家,深受欢迎。 期待蔚县剪纸艺术更加具有传承价值的作品出现,也期待剪纸元素与其他蓬勃发展的产业领域进行合作,通过新型的经济产业化道路,实现促进蔚县剪纸艺术和蔚县剪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蔚县剪纸内容题材包含了蔚县人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信仰禁忌等各个生活角落,是当地百姓朴实且幸福的生活写照,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历史悠久的蔚县剪纸也有着一批优秀的剪纸艺术大师,传承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手艺。剪纸艺术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蔚县的特色剪纸艺术,传承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剪纸艺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