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400065)
一、前言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呈现出典型化的特征:题材聚焦传统经典文本,造型风格融合了民间艺术的特点,形成了一股“新国风”的趋势。它恰好反映出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文化背景,在某种程度上,从主流传播平台重塑了国内观众对传统艺术审美的认知结构,即外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又彰显出民族的精神力量。因而,探索中华传统民间艺术与影视动画创作相融合的方式,不失为发掘中华传统艺术形式传承和创新的新路径。二、民间美术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
民间美术造型形式的借鉴早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就已经出现,其呈现的效果之丰富、探索之深入,一度成为中国动画屹立在世界动画创作领域的重要支撑。因而,近来也再度出现动画业界及学术界对“中国学派”动画的讨论。早期融合路径的创作方式探索集中表现在以上海美影厂的优秀动画作品中:《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天书奇谈》、《葫芦娃》等。动画影片大量借鉴传统民间美术造型,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文本描述中,借助美术造型师的视觉化再造,融入民间美术的丰富样式,留下许多鲜活、深刻的角色形象和动人故事。剪纸、皮影、水墨、年画等,民间美术的经典材质,被转化为动画造型的语言,结合文本叙事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观影体验,赢得世界动画领域的关注和盛赞。然而,在美国电影产业模式的支撑下,商业动画电影的强势输出,直接影响到受众对动画影片的认知,形成了一种较为单一的视觉体验:三维造型的角色设计、酷炫的场景风格、夸张的特效等,再加之英雄主义的价值观输出或者IP产业链的营销推广手段,让观众对传统的造型形式的动画失去了期待,观众已经习惯美国动画产业的模式,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生存空间被一度挤压,似乎重塑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影响力变得任重道远。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了《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几部无论从观众口碑到业界评价都收获认可的商业动画电影,它们无一例外地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造型元素作为创作的来源。《大鱼海棠》中角色形象借鉴至《庄周·逍遥游》里鲲鹏的符号,场景概念则从中国客家围楼获取灵感,充满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和东方韵味,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呈现宏大的场景氛围,给商业动画风格注入一股强烈的视觉催化剂。一时间,《大圣归来》、以及近期热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动画影片,引起了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热烈讨论。哪吒这个角色深入人心,影片中的角色造型保留了传统的哪吒形象:三头六臂,红绳子系上两个丸子的发型,脚踏风风火轮,手拿火尖枪等,在衣物服饰上有一些现代元素加入,精简为马甲上衣,大灯笼裤。场景设计上参考古代道教宫殿建筑,整个场景的设计加上封神宇宙的故事背景无一不体现着浓浓的传统中国气息,利用三维技术使得人们感官体验更极致完美。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期制作的影片《姜子牙》更是将国产动画讨论再一次推上热潮。姜子牙的形象不同于传统的民间封神故事中白胡子仙气飘飘的老者形象,而是塑造出一个隐忍仁厚的中年男性形象,一顶斗笠一身蓑衣。影片中的天宫整体色彩偏黄色并搭配蓝色明亮高远,同时融入现代感元素的电路板、文字设计等,体现出流行的科幻元素,放大天宫、天神的神秘感和秩序感,区别于民间传统神话故事中仙气缭绕、星光灿烂的天宫设计。
导演王昕曾对国产动画评价道:“中国传统的一些元素很酷只是缺少对它的包装,比如日本它对忍者文化的包装,美国会包装牛仔。而中国本土的民间美术,玄幻武侠神话等故事的内涵需要借用动画影片的形式被更多的受众关注,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力。总体上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动画影片主创团队的设计思路:试图借助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从传统文本中寻找创作主题,利用民间美术造型样式的特点,融合当下审美趣味,探索中国原创动画的发展路径。
三、民间美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创新
(一)立足本土
中国民间美术历经更迭与沉淀,与大众生活、神怪故事、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关系密切。现今,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日益式微,主要源于外来文化和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然而,民间美术丰富想象力和夸张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物理呈现方式,均有利于原创影视作品的再现。两者的融合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造型的继承,另一方面则丰富了国产动画的视觉表达。三维技术支撑的动画电影在前期创意表现阶段,可利用民间美术立体化造型形式:例如糖人、泥塑、木雕、石刻等人物形象特征,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
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就借鉴了三星堆的黄金面具人像和青铜鸟的造型,设计出两只可爱的结界兽,美术风格上的创新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动画创作者应从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中寻找灵感,从民间美术造型中寻找动画造型的契合点,在动画造型中融进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创作出极富有民族生命力的的动画作品。
(二)紧跟时代
曾出现在《大闹天宫》影片中的孙悟空形象,吸取剪纸、年画、京剧等民间美术精髓,借鉴京剧脸谱和服饰,留下深刻的角色印象。对比2015年在国内上映的《大圣归来》影片,孙悟空的经典银幕形象,随着时代审美的变迁,从角色造型的服饰和脸谱化特征上均做出调整,成功塑造出更符合当下受众的审美趣味的角色形象,并利用打造IP的商业运作模式,推出悟空版偶形玩具,收到一批年轻观众的追捧。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崛起带来生机,打破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的偏见,使无数投资者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未来的无限可能,民间美术造型风格与国产动画影片角色造型的融合转化衍生出原创的活力。四、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设想
数字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动画创作在创作手段、表现形式上发生了改变。富于想象力的画面、逼真的特效日渐缔造动画影片的新的美学范式。动画电影的表现空间与表现能力,呈现出前所未见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它也为动画创作者提供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因此,动画创作者试图借用数字技术表现更新奇的题材内容。民间神话、古典文物、全息投影、交互体验等全新的创作方式大大激发了创作者的创造力。诸如《大护法》、《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影片优秀的数字模拟技术给予观众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以体系化的制片流程保证创意的高效实现,造就独树一帜的影片风格,让观看者无一不为之印象深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取材自我国传统文化题材,结合民间美术的样式,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动画电影,将是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方向。民间美术自身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历经时间的洗炼,与动画创作的有效融合,使中国动画创作更具有主动性、原创性、民族性,从而实现中国动画创作的兴盛和发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