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VR 技术的红色文化设计与传播研究——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849
梅屹洋 喻 倩 王俞杰 彭冠学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400065)

一、引言

“媒介即讯息!”这句话出自20 世纪最富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大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之口。在他的著述中很早就预言了“地球村”、“再部落化”、“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Cyberspace,哲学和计算机领域抽象概念,指计算机及网络虚拟现实。)”的到来。“真正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变的是媒介本身,而不是它传递的内容”,此番于当时看来颇为偏激的大胆论断,今天用来审视当下信息消费的扩大升级和VR 行业的融合创新却又显得如此恰如其分,且入木三分。

二、VR 技术的商业开发与媒介传播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集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观于一体,且具有强交互性、沉浸性的新型多媒体展示平台,是多媒体技术的终极应用形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极大拓展了人类的感知空间,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的业界形态和服务模式,给全球经济、科技、文化……诸多领域带来深刻甚至颠覆的性影响。[1]虚拟现实的未来发展是以完美复制现实为终极目标,盘点好莱坞电影里的虚拟现实影像记忆,如《头脑风暴》(1983)、《感官游戏》(1999)、《入侵脑细胞》(2000)、《黑客帝国三部曲》(1999-2003)等,人类正走在虚拟与现实关系颠覆性重构的十字路口。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其产业生态持续向好,国际IT 巨头纷纷布局,引发了全球范围VR 产业发展热潮。历史性机遇疏忽即逝,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8 年,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 年,要基本健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并在各个重要行业领域中得到应用深化,建设若干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成效显著的典型示范应用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伴随VR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推动,VR 更多的可能性正在被拓展,新的应用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国际上,VR 产业和旅游产业不断展开技术与商业合作,各大文旅小镇、主题乐园、旅游综合体VR 体验店层出不穷。国内许多旅游景区、主题公园也纷纷引入VR 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甘肃的“数字敦煌”、北京的“4D 故宫”、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合肥的“三国穿越”、上海迪士尼的“飞跃地平线”等热门项目。与此同时,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保护也成为可能,作为革命老区的江西,以举办世界VR 产业大会为契机,努力走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经济的“变道超车”。河南安阳的“红旗渠精神VR 体验馆“借助VR 的重建技术,使游客能亲历历史现场,深刻感受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重庆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利用互动投影、AR/VR 等技术放映的3D 影片《愈炸愈强》,让观众仿若身临其境,流连忘返。贵州遵义、安徽大别山革命旧址等都有虚拟现实的场馆。得益于“VR+”红色旅游“迸发出的前所未有能量,一些颇具“幻象性”的旅游体验正逐步走入现实,旅游的文化体验和传播功能正在被重新书写,旅游产业的新生态也在悄然重构。

三、红色文化传播引入VR 技术必然性

(一)形式创新的必然需求

“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问题一直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国内在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方面已建树颇丰, 但是在资源整合和虚拟开发宣传上却多处于起步阶段, 以往侧重静态展示的传统发展思维依旧存在,传播途径的固化限制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挖掘和红色文化的多元传播。[2]随着VR 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红色旅游引入VR 技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红色文化传承方式的必然要求。”[3]

(二)红色资源开发和遗产保护的必然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根基,但由于历史或人为的因素,很多红色文化资源陷入朽烂甚至消亡的境地。截至2011 年,受旧城改造等因素影响,天津辛亥革命遗址10 年消失7 处;同年4 月,湘西大会战的遗址遭破坏性开发;2016 年9月,辽沈战役参谋部成废墟,很多历史记忆正在消亡。而VR 技术依赖当今科技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三维图形实时显示、三维定位跟踪、人工智能、计算机高速并行计算等,可以用数字手段逼真模拟一切, 不仅能够将保存完好的文物通过三维全景扫描提升旅游者的文化体验,还能够将已被破坏或接近消亡的历史遗存、文化遗产进行虚拟复原,实现数字化再现,满足旅游者对历史现场的再记忆。[4]

(三)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用当代方式创新性地阐释历史,让国家记忆转换成普通人的感受,让崇高精神融入百姓生活是红色旅游的核心主旨。《2018 中国红色旅游报告》显示,国内红色旅游游客的平均年龄为33 岁,红色旅游游客越来越年轻化。更多80 后、90 后甚至00 后游客加入到红色旅游队伍中,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红色景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面对年轻消费者,要引起他们的精神共鸣,印下他们情感的烙印,“时尚”元素是不可或缺的,VR/AR 等现代科技的融入更有助于红色文化在当代青年群体中的发扬传承。[5]

四、重庆红色文化与红岩精神的沉浸式传播

重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拥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爱国教育价值。数字化时代,注重交互性、趣味性等多维感官体验的VR 技术席卷着各个领域,为让重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新时代、重庆市在运用VR 技术打造互动文化上可谓运筹帷幄。以建党一百周年为时间节点,重庆市由市文旅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打造了主城红岩联线游、酉阳红色之旅、南岸抗战文化游、壮怀激烈歌乐山深度游、抗战名人旧居一日游、城口红色之旅等10 余条受到广大游客欢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推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如“红色三岩”(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重庆早期大革命斗争遗址等。《2016 中国红色旅游报告》将重庆与北京、南京、井冈山、延安、遵义等评为十大热门红色旅游目的地。[6]

  红岩,既是珍贵文物、精神标识,也是重庆的文化地标、旅游名片。2019 年,红岩景区共接待观众1150 万人次,在全国5535家博物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已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红色旅游胜地之一。

  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探索运用三维数字影片、全息投影、AR、VR 等科技手段展示红色文化,吸引青年受众。沉浸媒介在红岩精神传播中的充分运用,建立起了红岩精神沉浸传播的技术基础。[7]媒介亦是“生者的幻象”,承载着人的灵魂,可以超越身体、超越时空进行有效的交流。(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依托海量馆藏资料,精心制作了一部8 分钟的3D 短片《愈炸愈强》,场景逼真还原了1938 年“重庆大轰炸”期间渝中半岛的场景。借助VR 等虚拟技术手段,《愈炸愈强》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带入和关系带入,把观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因参与而产生分享的意愿,在深度沉浸中达到传播的效果。每档影片结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使得每一位观者眉头紧蹙,强烈的感受促发了观众的感动和共鸣。由此证明,越是厚重的历史越需要得到立体和丰富的展演。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VR 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大众传播的深刻变革。人性化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媒介技术才能真正获得成功。丰富的感官体验相比单调的冷媒介更能吸引用户,全息投影、3D 建模、增强现实等技术能够更真实地“参与”历史的言说。数字化传播介质使沉睡的历史从课本、档案馆、博物馆里苏醒变成了鲜活的影像,这个令人徜徉其间的神奇世界,也使得珍贵的历史在保护和传承之外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