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民俗活动分析——以广东顺德青田村艺术龙舟行动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785
刘米棋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510006)

一、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相关案例

关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日本与台湾地区作为较早的实践地区,目前已发展至相对成熟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机制,国内在近年来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概念,乡村建设进入另一个高潮,国内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项目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但也有国内的乡建先驱者,在此之前已经开始进行实践尝试。以下举例几个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案例。

(一)日本新泻“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日本在20 世纪中开始进入经济成长期,大量的人员流入城市,导致日本的乡村面临老龄化、空心化、乡村产业难以维持的危机,在21 世纪日本一些乡村在“乡村创意论”尝试将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通过策展人北川弗兰的努力下,新泻“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成为这批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始于2000年,每三年一届,一直延续至今。每届大地艺术祭都会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越后妻有进行在地的创作。用艺术作为纽带,呈现当地的人文历史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的村民也参与进艺术创作中来,让村民重新获得对自己乡村的自豪感。通过公共艺术这个媒介,将艺术家、村民、外来参观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为越后妻有注入新的活力。[1]

(二)山西许村国际艺术节

许村国际艺术节作为大陆地区的具有影响力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实践项目,由当代艺术家渠岩在许村进行艺术创作时接触到许村,从而建立起与许村村民与当地政府的联系。许村座落在太行山上,农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许村农田资源贫乏,无法达到理想的产量。在只能靠农业主导的状态下,许村一度成为和顺县的贫困村。后来许村国际艺术节始于2011年每两年一届,一直延续至今。许村艺术通过艺术给许村注入新的活力。每届艺术节都会要邀请20 位国内外艺术家、学者来到许村进行为期15 天的驻村创作。在驻村创作的同时艺术节期间创办了儿童艺术课堂,让许村的孩子们也能参与到国内外顶尖艺术家的艺术课堂之中。在第五届许村国际艺术节还恢复了许村中断数十年的后土庙祭祀活动。艺术家在许村驻村期间的创作作品将永久保留在许村美术馆,这将是对与许村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艺术节的开展,许村国际艺术节成为许村另一个重大的节日,因其影响力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许村村民也发展当地农家乐,为许村的经济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三)台南土沟农村美术馆

台南土沟农村美术馆始于2012年,是由台南艺术大学的研究生团队所创办。土沟村作为传统农村饲养水牛,种植稻米作为主要产业,在20 世纪末随着人口流失土沟村逐渐衰落,村内环境也因为新引进的养猪业变得日益恶化。在台南艺术大学团队接手后,后续加入艺术家,志愿者等,将土沟村中原本闲置废弃的空间用艺术化改造,将土沟村转变为“农村新生活美学实践”的艺术村。从2012年开始土沟村将“艺术农村”转变为“农村美术馆”以“村是美术馆,美术馆就是村“为概念,将土沟村作为引力核心,鼓励年轻人反乡,让更多人主动的去认识乡村。

二、广东顺德青田村艺术龙舟行动

(一)青田村概况

青田村位于广东佛山顺德区杏坛镇,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由于青田村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因此在现代的工业化冲击和城市化的浪潮下青田村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在青田村内还保留有古桥、基塘、古树、家宅、庙堂、书舍等,岭南水乡特有的的地域风貌、村落形态和文明秩序在青田村能够较为完整保留和呈现出来,青田村至今依旧保留有“龙母诞”、“烧奔塔“等传统民俗活动。传统线索清晰可见,历史遗存有迹可循,在目前高度工业化的广东顺德显得格外可贵。

(二)青田村艺术龙舟行动背景

2019年6月10日(农历五月初八)是顺德一年一度的龙母诞辰庙会。当代艺术龙舟行动是将公共艺术介入到乡村民俗活动的文化行为。顺德一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作为传统的岭南水乡,水伴随着水乡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无时无刻与人产生着密切的联系。水乡人们围绕着水诞生出与水有关的信仰,龙母则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但在现代工业化发展的浪潮下,水从原有信仰的文化层面剥离,被压缩成生活中的一种元素或工具,水的信仰层面的丢失,使得水不再是与信仰关联的文化图腾。失去对水的信仰直接导致的是失去对水的敬畏。河流污染,水质污染,直接影响到水乡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这不仅是水乡的特有的危机,也是世界共同水,应对环境的危机。

  龙母诞辰庙会的根源则是水乡地区人民对于水的崇拜,对于水的敬畏。失去这一层文化含义则失去了龙母诞辰庙会原有的初衷,成为一场单纯大众的游戏与狂欢。青田艺术龙舟行动通过龙母诞划龙舟活动这个载体,通过公共艺术积极的介入,试图恢复人们对于水对于自然的敬畏。

三、青田艺术龙舟行动公共艺术介入民俗活动实践形式

青田艺术龙舟行动分为三个活动篇章分别是歌谣篇、行为篇、龙舟篇。从2019年6月6日歌谣篇开始到6月10日龙舟篇龙潭龙母庙会结束。

(一)歌谣篇

此次民谣演唱会,由艺术家刘智峰、赵勤、赵慧儿(妞妞)为青田村联合创作的歌曲《青田引》,演唱会同时也邀请了青田村民刘宝庆、伍翠芬也以自己对家乡的热忱创作了歌曲,《青田行吟》和《青田颂》,音乐是一座桥梁,让艺术家与村民互动,让音乐和艺术走进每个人的心里,增加村民对家乡的认同与热爱。

(二)行为篇

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苍鑫、吴高钟将联合当地村民在6月7日和6月9日分别进行两场“敬水、爱水”的行为艺术表演,用行为艺术表现的形式对“青田范式”理论中的“人与环境”和“人与神”关系的关系展开探讨,希望以一种自觉性和直觉性来呼唤人们“敬水爱水”的环保意识。

  艺术家吴高钟行为艺术《一口口水》,让艺术家与青田村村民一起,通过细管用嘴一口口将河水吸入口中,再将河水吐入密封瓶内保存十年。通过用嘴吸方式让生命与水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水在瓶内封存十年随着时间推移,水在不断变化。这个变化也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艺术家苍鑫行为艺术《敬水仪轨》,水下12个男性和水上12个女性形成阴阳组合配合苍鑫完成了水上和水下的拜水仪式。在三次潜入水中的仪式后,苍鑫用针将一根红线穿入舌头,代表血溶于水,生命融入自然的关系;在岸上,苍鑫将提前做好的一个置放当地自然材料的金字塔点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的金字塔是自然与人的最基础关系。此行为有超强的仪式感,表达了艺术家对当地水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是苍鑫在行为上对人与神、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三)龙舟篇

一艘由艺术家和青田村民共同组成的“艺术龙舟”将于6月10日(农历5月初8)中午在青田出发,和青田的传统龙船一起驶入龙潭水域参加“龙母诞游龙舟”传统活动。“艺术龙舟”将以“上善若水”为船号。船身配色由蓝、黄、青构成,与传统龙舟的黄、红、橙,做出对比。船员由艺术家与村民组成。

  艺术家们用当代艺术的社会行动与表现语言,和传统民俗活动相结合,连接当地文脉,弘扬“水”的尊严并恢复“水”的权利,表达了艺术家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环境问题的忧虑。艺术家运用创造视觉的优势和能力,为了达到此次游龙舟活动最佳呈现,从龙船、战旗到服装,艺术家们都从视觉和行动上做出最佳表现,在把握民俗、节庆气氛的同时,用当代艺术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来增强此次活动环保理念和意识,而这种理念,恰恰是在节庆与游戏之中完成的。

四、结语

法国艺术批评家让·克莱尔曾开宗明义地提出:“现代艺术先锋派从哪里获得了豁免权,乃至于让它远离评判,摆脱‘有用性’的逻辑,甚或避免向共同体投入的义务?艺术家难道是不负任何责任的人吗?”[3]艺术家应该身体力行走出画室,积极的介入把整个社会当作画布,企图打破艺术和生活的界限。

  艺术介入乡村并参与乡村建设,强调的是艺术家与当地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艺术家必须如学徒一般谦虚学习并融入当地文化。艺术家要尊重乡村文化的多样性,也要深入理解当地文脉知识系统及自身知识体系的反思。现如今乡村建设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各界人士将目光纷纷投向乡村,各种艺术文化活动在乡村开展,但是部分艺术家,介入的手法单一且粗暴,导致只是艺术家的艺术行为从城市移植到了乡村,成为精英主义的行动,无法接通当地文化脉络,缺乏村民理解和参与度,这无疑是违背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本意。[4]

  公共艺术的介入并不能彻底的解决现在乡村的所有问题,但是艺术家特有的角色能够以一个时代旁观者的姿态,以艺术家的方式来提出问题,引发更多人对于乡村问题的思考。也通过艺术家的情感与审美,联动村民与多方主体,激活当地没落的礼俗文化和当地艺术,用艺术介入作为乡村与外界交流的桥梁。[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