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社区学院(杭州市余杭区商贸职业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311100)
一、引言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州城北、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余杭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发源于此地。基于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余杭区境内保留着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滚灯、拳灯、敲鼓亭、小锣书都是余杭老祖宗们传下的宝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体余杭人民的共同参与。本文概述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着重从社区教育领域探究、从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方法出发,思考推进余杭人民有效学习、传承并发展自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实践路径。二、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
何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解这一概念,可先从“学习共同体”和“社区”的定义说起。(一)学习共同体
人的学习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种社会过程,共同学习的力量是巨大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995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博耶尔最早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将“学习共同体”定义为:一个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经常在学习中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类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学习共同体”起初主要指向于学校教育,强调学校教育中各方人际心理的相容与沟通,提倡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伴随着全民终身教育意识的增强,这一学习组织被引入社区,也成为社区教育的一种实践路径。(二)社区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不仅仅是人群的汇集地,也是特定生活方式、管理制度与文化观念的汇集地。社区本身就含有“共同体”的意味,在社区内开展教育活动,居民自然而然容易形成“学习共同体”。按照不同的标志,社区有不同的分类,按照社区环境特点和社区成员的互动形式,可分为实体社区和虚拟社区。
实体社区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社区,实实在在看得到的社区,如城市中某个街道下属的某个社区,广义上也包括广大乡镇地区的农村。
虚拟社区是现代发达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产物,互联网中的某个网址、论坛、手机通讯中的某个固定联系人群等这些看不到但已经广泛影响人民生活的共同体也是社区。
无论是实体社区还是虚拟社区,都承载着各色各样的社会人群,有些人群主要在实体社区互动,如老年人;有些人群只在虚拟世界互动,如一些热门论坛里的网民;也有人群横跨两类社区,彼此则既在同一实体社区生活,又在虚拟社区沟通。处于不同的职业背景、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等特点,不同的人群存在不同的学习需求(如图1 所示:社区类型及人群分布图)。
图1 社区类型及人群分布图
(三)社区学习共同体
“社区”概念来自社会学,“学习共同体”概念来自教育学领域,两者有机结合后,成为社区教育的有效工作方法。“社区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共同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渴求一种广泛存在、自由放松、平等交流的学习方式,“社区学习共同体”正符合这样的需要,这是因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具有的自主与平等、互助与共享、开放与灵活、草根与普及等重要特征。与社区教育的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性、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教育政策的公平性等特性相呼应、相吻合。
三、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面临的挑战及突破口
(一)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2006年,余杭区根据“6·14 全国文化遗产日”设立的契机,在浙江省开创性地将每年农历五月确定为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开始了年年举行、持续不断的非遗保护活动。2017浙江全省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出炉,余杭区列全省各县(市、区)首位。截至2020年3月,经过多年努力,余杭区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达210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22项、市级46项、区级137个。其中不少项目是老百姓非常熟悉并津津乐道的,是余杭人民的传家宝。
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八般武艺”,又名五常拳灯,是一种由十八般古兵器创编演变而成,集竞技性和艺术观赏性于一体的民间武术。它源于明朝,流传于余杭区五常一带,至今近五百年。明朝正德年间,出生五常,历任工部、刑部等3个尚书的洪钟告老还乡后,将原带兵征战时使用的常规兵器结合五常乡村中的农器具、日用工具组合成型了独特的十八般兵器——龙刀、凤刀、蔡阳刀、方天戟、笔艺爪、阴镗、阳镗、木棍、金瓜锤、李公拐、枣逆槌、文耙、武耙、三尖两刃刀、大劈锁、钺斧、木伞和两把担刀,计十九件,并创编了一套五常十八般兵器操练法,教习乡民,后人将兵器演变为用硬木制作,世代相传。
2.传承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挑战及突破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它的特点就是离不开人,离不开项目的传承人。正是一个个民间艺术家才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
目前,余杭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它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很多余杭百姓还不知道余杭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明白要保护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要真正解决一问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通过教育,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余杭本地已经有一些中小学开始将非遗带入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并热爱家乡的本土文化,然而,对于广大迫切需要保护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这个过程漫长,并且普及面太窄。如何快速广泛地在余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掀起余杭人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成为当务之急。社区教育在其中显示出了其他正规教育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社区是伴随人一生时间最长的基本社会单位,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不论男女老幼不可避免地都会生活在一定的社区内,受一定社区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社区是极好的宣传平台和教育平台。
社区教育涵盖的内容和方法有诸多,包括系统培训、文化讲座、个别授课等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便是一条有力的助推路径。
四、以社区学习共同体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区域性策略
(一)余杭区创建相关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
余杭区现辖乔司、运河、崇贤、仁和、良渚、闲林、余杭、仓前、中泰、临平、东湖、南苑、星桥、五常14个街道,塘栖、径山、瓶窑、黄湖、鸬鸟、百丈6个镇,区政府驻临平街道。截至2018年年末,全区共有建制村176个,社区193个;户籍人口116.18 万人。余杭区在融入杭州主城区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社区建设内涵、完善社区服务,其中一块便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教育服务。现在余杭境内大多数社区都设有文化站、活动室、图书室等相关教育设备,每周余杭居民都会参加各色各样的社区教育活动,有文娱活动、市民讲座、技能培训等。基于已有的社区教育活动和学习氛围,余杭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从组织架构上看,余杭区目前有17 所乡镇级别的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327 所市民(村民)学校也已经陆续成立,一个下属于社区教育委员会、受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以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村民学校)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网络已经形成,这位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支撑系统。
(二)社区学院如何区域性地推进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
余杭区境内社区(包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数量众多,群众自发形成的类似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雏形组织已经显现不少,但若要走上规范发展的渠道、形成规模效应,还需要从区域层面加以组织引导,余杭区社区学院作为唯一的区级社区教育机构,责无旁贷,势必要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如何以统一的行动来培育一大批新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如何以区域性的策略引导社区内已有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地域分散的学习型组织向社区学习共同体华丽转身?
社区学院在逐步的实践与摸索中,总结出一套“车轮模型”(如图2 所示:区域推进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车轮模型),为余杭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滚滚向前的动力。
处于车轮中轴的是余杭区社区学院,是区域性推进广大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引导者、统筹者;车轮中轴连接着四根杠杆,这些是支持各社区学习共同体向前的关键力量。
杠杆一:培育队伍。凡事都要有人来做,社区学习共同体由广大普通居民组成,要发展必须要有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领导者、负责人。
杠杆二:编制教材。居民自发的学习社团,学习内容一般较为自由甚至零散,成体系的学习内容较少,为其总结编制相关教材十分必要,有利于各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扎实发展。
杠杆三:以评促建。评价利于总结,更利于前进,由社区学院牵头定期组织相关评奖评优活动,可以激励广大各社区学习共同体或类似学习社团更规范更自觉向评估标准靠近,实现良性发展。
杠杆四:展示交流。学习具有带动性,所有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内容、学习成效都应该积极宣传、为大众所知,以便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氛围。同时,拓展视野,相互交流,有利于各个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发展。
以社区学院为中轴,结合四大杠杆,可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受力面就是余杭区内一个个实体社区或相关虚拟社区,受惠者即一群群广大的余杭居民。
图2 区域推进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车轮模型
(三)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实践
1.培育队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人学习,也需要有人组织、有人宣传、有人总结。落实到社区学习共同体,内部也必须有合理的分工与配合。为此,社区学院针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相关人员、从多样的对象、多样的角度、多样的途径出发,制定了若干培训策略。
(1)培育实体社区学习队伍:以“市民素质大讲堂”为平台,为市民送达非遗知识。
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静心聆听、需要教师指点操作,社区学院与区图书馆、杭州市科协共同开办的“市民素质大讲堂”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免费优质的学习平台,大讲堂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汇集了各方师资志愿者,其中不少内容都与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如余杭旅游、传统食品制作、传统技艺培训等。居民可通过自由点课的方式,学习自己喜爱的非遗知识。社区学习共同体也可将“市民素质大讲堂”作为培训平台,提升与巩固成员们的非遗知识与技能。
(2)培育虚拟社区学习队伍:采用移动课堂的方式,让非遗课程随处可学。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人已成为手机一族,手机已成为资讯传播的重要方式。为此,社区学院与教育科技公司合作,每周向广大余杭市民发送精心编织的微信课程,其中也包含与余杭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
(3)培育宣传队伍:定期开展全区通讯员培训,为非遗活动提供宣传力量。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需要总结宣传,为此,培育一致专业的通讯员十分必要,为了保证余杭境内每个乡镇、街道的学习活动都能得到及时、详细、生动的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社区学院牵头,定期邀请相关媒体机构、专家学者为下属的每个社区教育中心培育1 至2 名通讯员,以求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精彩活动经常映入百姓眼帘。
2.编写教材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相关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规范的教材做参照。为此,社区学院在进行大量资料搜集和调查考核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关教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有三套。
特色技艺篇:主要针对余杭传统的工艺制作,包括余杭纸伞制作、清水丝绵工艺等,教材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览、故事渊源、制作技艺工序等方面。通过清晰的文本呈现,学员可以通俗易懂地明白并尝试学会这些传统技艺。
地方名人篇:主要介绍余杭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如茶圣陆羽、宋朝科学家沈括、国学大师章太炎等。这些名人中,不少人与余杭至今保留的传统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旅游文化篇:主要从品游余杭的角度出发,介绍余杭著名的风景名胜和民间传统习俗节庆,如塘栖古镇、仓前羊锅节等。
3.以评促建
评价是激励的有效方式,通过评价利于规范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相关制度与职能运作。从2011年开始,社区学院组织余杭境内各学习社团参加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申报活动,其中,五常十八般武艺武术队、鸬鸟鳌鱼灯舞蹈队等非遗社区学习共同体率先获得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荣誉称号,评选结果喜人。自2012年开始,余杭区区内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评选也定期进行,截至2019年底,已有122个社团获得区级称号,30个社团获市级称号。通过评价,可为广大社区学习共同体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制度参考,有利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不断规范和完善。
4.展示交流
只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学习,不利于拓展视野,甚至容易固步自封、陷入发展瓶颈。社区教育是开放多元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借鉴,广义上社区的边界很宽泛,一个街道一个乡镇也可以是社区,整个余杭甚至也可以代表为一个社区。大社区环境下的小社区应互学互助、共思共进,为此社区学院或组织或牵头为境内广大社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多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1)组织参加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
自2005年开始,每年10月中下旬,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倡导全民学习、相互交流。余杭区相应全国号召,自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区级“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集结区内各项终身教育的优秀成果与典型案例,向广大市民做展示宣传,其中便有不少优秀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渗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神韵的相关学习社团更是吸引老百姓的眼球,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其中优秀的案例还被推选登上杭州市或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展台。
(2)搭建余杭区终身学习交流网站。
网络交流是现代人必选的沟通方式之一,为此,余杭区于2012年建立并开通“余杭终身学习网”,为广大余杭人民搭建方便快捷的在线学习平台。网站运行一年多来,板块逐渐充实,内容每日更新,点击率不断上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咨询也出现在其中。
(3)编写《余杭区社区教育》交流杂志。
除了线上交流,线下实实在在的交流载体也必不可少,2009年开始,余杭区每年定期汇编4 本《余杭区社区教育》交流杂志,记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及研究近况,各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的精彩瞬间也被记录在其中。
五、反思及展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持久工程,不能急于一时一刻,社区学习共同体在社区教育领域还是新生事务,创建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一条刚走上的探索道路。在前进路上,与初步成效相比,面临的更多的是困难与疑惑。1.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升。虽然已有较多示范性社区学习共同体出现,但放到面积宽广的整个余杭区内看,数量还太少,大部分学习社团运作还不规范、活动较为零散,离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2.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何建立良性的合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对于教育部门、社区学院和广大社区学习共同体来说,如何与其他力量形成合力、建立良性合作机制,还有待思考协调。
3.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理念需要时间沉淀。
教育是慢事业,学习需要过程。建立社区学习共同体时可参照现有的框架理论,但立竿见影地搭建起社区学习共同体后,如何促进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有效的沟通、产生对社区学习共同体强烈的归属和认同,这不仅需要外力的引导,更需要所有成员自我的沉淀。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