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态学理念和思维方法指导下,把生态系统的观念融入到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提出并实践了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生态范式,促进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成长,满足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实践的现实需求,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实现学术研究的本真目标。
关键词:生态范式;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249-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83
一、生态范式的缘起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范式则是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更高境界的新范式,它将人类中心主义、科技理性等价值取向和当下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紧密结合,谨慎又理性的选择,充分的体现当今人类社会追求共生共融、和谐发展、协同并进的理想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理想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一直发挥着人类先导和引领的作用,因此将教育生态的理念植入到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的建设中,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学生的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研究视野。让高校变为生态文明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成为生态教育的主渠道,努力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为有包容心、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绿色人才。
二、高校生态范式实施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慕课到金课的进阶已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互联网+教育”产物,它们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引爆了教育翻天覆地安的变化。互联网对当下课堂教学的冲击致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更为精准的理解和把握自己所在专业的情况,进而发挥生态教学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殊效应,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提高站位,以知促行,完成育人的使命。理论意义就在于能够把生态系统的范式纳入到环境艺术专业,通过透析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实施生态教育的对象、内容、资源和活动,总结出在环境艺术生态教育中的作用,并且进一步探究这一作用的实现方式。实现方式主要从环境艺术的规划设计出发进行探究。其中,重点研究如何通过生态技术教学展示生态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在环境艺术中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掌握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生态范式的变化动向,形成高校教学生态的平衡机制,构建有助于拓展高校环艺专业研究领域的教学生态范式理论,以期可以丰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成螺旋上升式的发展与完善环艺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促进该学科教学全面发展。
三、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生态范式实施路径
(一)高校环艺专业生态范式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大纲对环艺专业的要求是掌握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学生经过在校三年半的学习能够做出符合各项规范的环境设计,营造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生态美好环境。环艺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通过对各个国家生态教育的了解和建设情况,在教学内容中选择实施生态教育的活动资源。将学习内容开展生态教育的总结和重构推动,为学生实施生态教育在设计中,还可为设计项目的受众者组织各类生态教育活动的空间和主题活动,融入生态文化与生态技术,让参与者在舒适的环境空间中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高校环艺专业生态范式环境建设
著名学者杜威曾认为,单纯的吸收教材和课堂知识在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强调情景对于教育的关键所在。课堂是生态范式实施的最佳环境与路径,也是开展教学活动,师生互动达到共同成长的场所。课堂教学的良性运转,课堂环境的氛围营造,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安排,都會从不同维度促进生态主体的植入与融合。洛克认为“: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特征,对教师依赖性过强者与学习积极性高者通常选择前排的座位,喜欢捣乱的学生坐在后排,希望引起教师注意者坐在中间,胆怯者贴墙而坐,因此课堂空间构成对人际互动具有很大的影响。高校环艺的课堂环境可以打破以往的布置方式,将座椅摆放为适宜小组讨论的形制,消除边缘空间和教学死角,创设开放式空间格局,以便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求进行排列组合,使得更加符合生态化课堂空间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实施生态化教学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全面变革。通过对生态范式的探讨可以在利用其成果的影响和示范效应,推广和完善先进的实践教学和课程建设思想,促进本校相关实践环节进一步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改革。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生态范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批准号:2017219。
参考文献:
[1]徐建华.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