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馆;总分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163-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17
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提升的市民文化素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的开放性、服务需求的多样性都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现有的建设水平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积极探索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文化馆发展的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构建文化馆总分馆的意义,总分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总分馆制运行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构建文化馆总分馆的意义
(一)定义
总分馆制就是要让一个个独立、分散、封闭运行的文化馆转变为一个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文化馆群,在体系内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政策、服务标准统一,为老百姓提供城乡一体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意义
让文化馆由孤岛设施变为组织体系,这就是总分馆制的核心要义。通过协调合作与统一规划,将隶属关系不一、分散的文化馆(站)组合成正式的,相对固定的、紧密联系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组织,推进本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文化基本性、均等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文化服务主阵地之一的文化馆,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加强文化馆建设是我国现代知识型社会中的重要内容。总分馆制为我国文化馆体系建设的模式之一,独具其先进性,已在部分地区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不明确
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之后,就意味着总分馆成为一个拥有独立建制的文化馆体系,其设置主体只有一个,就是说,总馆与分馆这两个层次的文化馆被称为一个文化馆,但我国现阶段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总馆与分馆两者之间各自相对独立,且总馆与分馆的设置主体并不单一,他们分别是由多级政府共同建设或者是不同的主体建设,建设主体不明确、不统一,总体上来说,还是无法被认为是一个文化馆,仅将两者看作是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关系。正是由于这种主体架构不能达到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的原有设想,各层级的主体职责不清,因此,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问题,造成信息不对称或者相互沟通不充分等情况,阻碍了文化馆总分馆制的顺利实施。
(二)缺乏合理的布局
文化馆总分馆合理化的布局一般是由地方政府充当建设主体,通过对行政区域内的人口规模和半径进行全面调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总分馆建设进行规划。但我国现阶段的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普遍存在着单一地按照行政区划来建设分馆,没有考虑到不同的行政区域的人口规模和服务范围。这样极有可能造成了分馆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或者浪费的情况。
(三)服务效能提升乏力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效能指的是集合馆舍设施、技术手段、专业人员、投入资金等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通过专业服务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专业化、均等化服务和程度。但由于文化馆长期以“业余、自主”的运行和建设模式,实际上无法提供规范化的服务,其结果是其服务的人群所享受的信息获取条件远远落后于其他人群。虽然学者专家对总分馆制期望值普遍较高,但从目前的推进实践来看,关键问题是服务效能提升的预期效果不佳。
三、文化馆总分馆制的运行方法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构建文化馆总分馆的关键是如何将分散的隶属关系不一的和财政分级拨款的各级文化馆进行有效整合,使之成为整体性的网络组织。因此,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立法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投入的方式比例,从而有效完善建设的标准、管理模式及服务规范,为建设文化馆总分馆的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能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服务资源体系
合理确定文化馆总分馆的布局、标准、规模,明确体系和运行机制。总馆对分馆在管理上注重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分馆根据总馆的工作安排和服务标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基本服务,逐步探索总馆统一管理分馆的人、财、物。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统筹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并适时纳入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对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企业、机构的文化活动室及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
(三)制订服务标准体系
根据《县级文化评估定级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制订文化馆总分馆服务目录、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形成既符合免费开放要求又体现本地特色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标准体系。总馆要提供基本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和综合服务,分包这要根据总馆谋划安排和资源配置,针对本地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的开展服务。文化馆总分馆要配置和更新必需的服务内容和设备,加强设施经常性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使用和运转。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机制,采取“订单”服务方式,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建立总分馆建设综合绩效评价制度,保障活动安全,促进活动开展。
(四)提升数字服务水平
适时开展区文化馆总馆的群众文艺资源、群众文艺人才、文化活动信息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服务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创新资源传播方式,推动数字文化资源在城乡基层应用,事项“一站式”服务。利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作和资源,搭建文化馆总分馆技术平台,逐步建立区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动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
(五)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一个个分馆的建立,将需要大批的工作人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积极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专业服务岗位等方式,充实总分馆人员队伍。以群众文艺骨干为主体、社会艺术专业人才为补充,采取派驻、轮岗、上挂等方式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文化馆总分馆专业服务制度。加强群众文化志愿者辅导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专业程度高、示范作用明显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典型,引导群众文化辅导员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同时,也应该将总分馆工作人员纳入各级专业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加强求培训、考核和管理。加强对新进员工和在职员工的培训,活生生对员工知识的广度、创造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服务意识强,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良好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可采用岗位培训、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自学成才、学术交流和馆际交流等方式。只有员工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四、结语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广大群众普及文化艺术知识,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向服务型社会转型,我们要不断引进新机制,运用新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文化服务效能。文化馆总分馆制是一种新的尝试,它将以更为职业的角度,更为健全的制度,更为积极的運作方式服务大众,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新.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J].图书馆杂志,2017(3).
[2]刘旭旭,王晓磊.诸城市实施总分馆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人文天下,2017,22:014.
作者简介:李彩霞,大连市中山区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务中心,中级职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