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满族民居;建筑装饰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285-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200
一、满族建筑的装饰特色
满族民居的装饰特色是其民族性格的突出体现。满族居民多居于林缘谷地,游牧渔猎的生活习惯,使其形成了豁达、强悍、胸怀宽广的生活态度。满族先人从远古的肃慎人一路走来,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和萨满文化礼制观念等对其室内装饰风格的产生都发生过较大影响。
室内装饰艺术是满足人民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手段。满族民居的室内装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但已形成自己完善的艺术特色。民居装饰艺术包括家具、户牗、雕饰和色彩几个部分。满族民居色彩虽不华丽,但石雕、木雕、砖雕数量众多,堪称精美,户牗的栅格样式多样,装饰趣味浓厚,室内家具民族趣味集中,是技术与文化的壁合,各种装饰元素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二、室内家具用品
满族的室内家具敦厚庄重、质朴粗旷,这是满足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历练出的民族审美意识。满足人民使用的家具,一般都采用东北原始森林中的原始木材,结实、耐用,既不失材料特性,又保留了材料本身的本色和肌理,造型方正,线条平直,不失细节装饰。卧室炕前都有地罩,使南北炕间以木隔断分隔,它以墙的形式,将室内空间划分成前后两个部分,若实若虚、隔而不阻,为家中人口多的住户提供了居住休息的方便。白天可以收起,房间恢复为一间,即原来口袋房的格局。隔断可闭可合,房屋空间可大可小,同时也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
东北大炕的梢儿上均有炕柜,长五尺、宽一尺有余,分上下两层,叫上柜、下柜。上柜放被褥、枕头。被褥皆是典型的东北大花布做面,斜纹或条绒黑布四周包边。长方的枕头将绣花顶朝外层层码起,浓郁的满族风情。也有人家用素色花布作垂帘盖的。炕柜下格装衣物针线,有对开柜门,柜门上用金线饰以图案,有的则是玻璃画。一般并列四门,中间两门对开,两侧门多固定但也可开启。柜门开合使用铜合页,大部分人家是用扁长的铜柜叉或元宝锁锁柜门。柜角饰有铜钉“,柜什件子”是上柜和下柜间抽屉的铜拉手,年头久了,闪着柔和的光。柜底距炕约30厘米,有挡板遮挡,里面可以放扫炕扫帚等杂什。有些满足人家北炕不设炕柜而放两个大箱子,上面摆放日用杂品如“针线笸箩”、梳妆用品等。
三、门窗
满族户牗前窗台板做法讲究,一般使用整块的木材,至少同窗台一样长,甚至能达到开间的长度,厚度达七八厘米,比青砖厚出一些,由于如此原木材料难寻,从窗台板的厚度就可知道主人的身份。满族门窗户牗装饰特色鲜明,春节前后木匣栽种的蒜苗、小葱摆在上面,春意融融。一般人家到了春节之前都要装饰房间,大宅院粉刷屋舍,农家土宅则要用彩纸糊棚糊墙,这可是件大事,又是精件精细活,一张张连续的图案,在排烟孔还要留出气眼,周围裱糊特色花色的纸,起到装饰作用,进门不用说话,抬头一见棚壁上的彩纸,就会知道,这是一户满族人家。家装门窗的木枋称为槛框,一般宽度在二三寸到四五寸之间,门窗安装在如上木枋做成的木框里,窗的安装采用砖槛墙,榻板上再落风槛,安装细节在施工现场由工匠临时酌定。门窗是室内室外的临界点,门是出入通行的“关口”,也具有通风、透光的功能,两者均是同居住者关系最密切的建筑元素之一,所以材质、位置、比例相对需加倍关注,满族门窗在房屋立面以长方形的形制出现,体现满族人民自上古以来包容、宽和、直白的民族气度。
四、结语
满族的民居建筑是适应北方自然环境的产物,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并融入到传统的文化之中。长期以来的不断积累和交流,使得满族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特点,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方面。在现在的住宅设计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很多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痕迹,它们极大的影响着现代民居建筑结构。我们应在先人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民居特点,在今后的设计中,发挥它们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韩晓时.满族民居民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2]?? 蒋肖云.满族[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作者简介:郭广宇(1995-),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8级研究生,艺术设计專业,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