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毕加索;格尔尼卡;灵感来源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07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49
格爾尼卡本是西班牙中北部的一个小镇,在1937年4月的西班牙内战中,纳粹德国空军轰炸了该镇,这个事件激发毕加索创作了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格尔尼卡》。其实早在着手创作《格尔尼卡》之前,画家就已经接受了西班牙政府的委托,为当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中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事件的爆发令毕加索非常愤慨,于是他停下了早先构思的讲述其画室中往来艺术家的主题,决定就此次战争为题进行创作。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创作生涯中体量最大的一幅作品,虽然在画面中并未出现战争轰炸的具体场景,但站在作品前扑面而来的属于战争的恐怖气息却强烈的感染着观看者。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呈现着恐慌与动乱,即使从未受到过艺术训练的观众也能清晰感知到《格尔尼卡》传达出的紧张情绪。这并不是偶然成之,而是来自于作者巧妙的画面经营。画面中共出现了9个形象,每个角色表面上毫似乎无关联,类似拼贴画的风格手法,看似混乱且难以理解,但似曾相识的观赏感受却隐隐透露了一些神秘的线索。
我们可以看到在宗教题材的祭坛画中,出于实用目的,两翼木板可以向中间折叠,便于保存和使用。所以展开后基本呈现1:2:1的画面比例,这个祭坛画是多联的并且可以折叠,包含许多画面,表现了耶稣受难、复活等《圣经》故事,画面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气息。如此类似的画面布局,势必对具有宗教文化背景的普通观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值得一提的是,毕加索在20世纪30年代初与布拉萨依的谈话为此提供佐证“您知道挂在伊森海姆祭坛中央,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的《耶稣受难图》吗?我很喜欢那幅画,曾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他,但是,我一动手画,事情就完全变样了。”布拉萨依特别提到,在毕加索为《米诺陶诺斯》杂志创作的素描中,毕加索明确的表示在其中借鉴了格吕内瓦尔德的《耶稣受难图》中的元素。他在书中写到“一幅大师之作引起他(毕加索)的创作冲动,他唤醒一幅杰作并探索其中的秘密,我想这是第一次。“”毕加索曾以格吕内瓦尔德作为自己的目标”。我们或许可以猜测,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格尔尼卡》的时候,在画面布局中也有受到了格吕内瓦尔德的《耶稣受难图》的影响。在构图上,《格尔尼卡》的编排还透露出一个精心构思的“朝圣者”布局,人物并排,注意力朝画面中心上方聚集,神态凝重。在希腊时代遗留下的那些三角楣上的浮雕里就可以找到这种构图的先例,《格尔尼卡》在画面布局中透露出的宗教意味对观众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幅《战争的恐怖》(又名《战争的后果》)是鲁本斯专为托斯卡纳大公爵、美第奇家族的费尔南德二世所作,以当时几乎摧毁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为题材所作的大型油画。我们从这幅作品中可以得知:战神玛尔斯(Mars)让两面神雅努斯(Janus)的神庙洞开,而神庙在和平时期本该是关闭的;爱神维纳斯(Venus)不小心被复仇女神之一狂怒·阿勒克托(Alekto)拖入混乱之中,身边是名为瘟疫和狂怒的怪兽。象征和平的物品被丢在一边、踩在脚下,已被战争破坏,包括建筑、和谐、艺术、信件和繁衍,代表后者的是一对母子。悲痛欲绝的母亲身穿黑衣,所有珠宝被劫掠一空。作品提交的时候,画家特意写了封信,阐释了自己创作这幅作品的想法:
……身着黑衣的妇人忧伤满怀,一直遭受劫掠、狂怒、战火的侵扰,战争对每个人的伤害实在没有必要在此尽数
……那个满怀忧伤的妇人象征着欧洲。
我们将鲁本斯《战争的恐怖》进行轴对称后与《格尔尼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高度相似的细节描绘多达五处,并且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也可以一一对应,《战争的恐怖》完美的融合了神话、战争,极具戏剧张力,假设毕加索在《格尔尼卡》的创作中参考过鲁本斯的《战争的恐怖》的原作或者复制品(从轴对称的角度来看很有可能参考的是《战争的恐怖》复制品),那么对于画面的解读就更加使人清晰了。可以更好的理解毕加索是如何描绘文明遭到践踏、祖国大地的悲鸣等战争现实。
毕加索对于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为了破译这些密码般的图像,研究者多年来持续深入推断考证,至今未有统一的结论,《格尔尼卡》也成为了现代艺术中被讨论最多的作品之一。隐喻性内容所附带的神秘特质使《格尔尼卡》可以适应更多的语境,它所表现的反战态度也为国际社会带来持续的积极影响。在二战期间,《格尔尼卡》对西班牙乃至所有参战国来说,都是重要的反战和反法西斯主义的象征。
作者简介:孙梓钧(1994-),女,天津人,硕士在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史与文化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