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元宵节;行乐图;皇帝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068-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46
一、《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是明朝宫廷画家用高超的绘画技巧记录的宪宗欢度元宵佳节的场景。长卷的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以宫门或者城墙为分隔,从右至左分别可以称为:烟火表演、货郎与行列表演,杂技表演与鳌山灯展示。每个场景人物众多,且动作或状态相互回应,行列表演与杂技表演之間过渡得十分自然,整幅画面完整而连贯。
在三个场景中,第二部分货郎与行列表演几乎占整幅作品的一半。货郎行业最早出现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南宋时期画家李嵩采用工笔白描绘制出南宋市井生活中货郎的形象。到了明朝,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物品交流的需求量大,货郎行业兴旺繁荣。从画中看,佛具面具、碗碟酒壶、琵琶三弦、甚至是蟾蜍、白象,应有尽有,繁而不乱。这样喜闻乐见的场景让孩童们拉着大人纷纷赶来凑热闹。其中一位货郎正在与孩童交易,一旁车顶盖上系有精致的挂饰,左右两边红绸带上分别用金粉写有“福州荔枝”和“宣州木瓜”字样,旌旗上也有“雪白芝麻”招牌,真实地还原了百姓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
第三部分的杂技表演也十分有趣,杂技艺人们技巧成熟,形式多样:钻圈、倒立,顶人,击打腰鼓等,热闹非凡。画中有位艺人正在表演筒子戏法——将三个筒套在一起,上面盖一块布巾,正想要取出桶内的物品。另有一处是蹬技艺人灵活地蹬着载人的车轮,同时优雅地吹奏着笛子。杂技表演者们丰富的表现力展现出民间百姓娱乐生活的趣味性。
三个场景中,宪宗的形象三次出现在宫殿中,两坐一立,双臂自然下垂,手掌微张,神态放松,略见笑容,可见对于这次盛大热闹的节日景象,宪宗是比较满意的。在这样举国欢庆的上元灯节,宪宗将热闹的民俗街市请到宫内表演,并与群臣和皇子们共同观赏,展示了皇家生活的恢宏气派与朝野上下的兴旺繁荣。
二、《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正月观灯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共十二幅,是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所创作,十二幅行乐图展现出十二个不同的节令风俗,其中第一幅“正月观灯”描绘的正是在元宵节这天的宏大场面。
画面分为左上和右下两部分,长廊及二层阁楼挂满了宫灯,两侧梯架将花灯高高吊起,与上元灯节张灯结彩的主题相吻合。
灯架下,有两位艺人扮上大头娃娃的扮相,在垫子上表演,下文中乾隆帝庆贺元宵节时也有类似的情节,两图画面内容极其相似——左侧僧人模样的艺人身着棕褐色袈裟,颈上系象牙色佛珠,手持折扇;右侧艺人头戴丑角脸谱,面带笑容,双手合十,手持扫帚,身体微微相欠。如此看来,这种头戴大头娃娃面具的表演形式在清朝的元宵节应该比较流行。
这幅行乐图极富层次感,近处人们观白梅、读春联、孩童放烟火;远处屋内文人墨客下棋品茗,屋外人们舞龙灯,最远处的群众聚集观看舞蹈表演。雍正帝只身一人站在放烟火的孩子旁,恍惚间似乎真的目睹了帝王亲历民间与百姓共度良宵的情景。
三、《乾隆帝元宵节行乐图轴》
此图据传是中西绘画手法相结合的一幅作品,画面上半部分是宫苑外面的山水亭榭,下半部分是宫内乾隆帝观看皇族子弟们庆祝上元节的场面。乾隆帝在阁楼上正襟危坐,手持如意,面色从容。乾隆帝对面是一个下沉式场地,一只外形精巧的花灯被高大的架子吊起,架下儿童们打腰鼓、舞龙灯、装扮大头娃娃面具,引得旁人驻足观看。其中舞龙灯由十位左右身强力壮的男子支起长杆,顶起蓝色鳞片的龙灯,在行进中挥舞,具有祥瑞之意。我们可以猜想此时有鼓声、锣声、钹声、唢呐声,舞龙的动作声以及可能会有的叫好声,为画中热闹非凡的庆贺场景提供了声音的想象空间。
以上三幅宫廷行乐图展示了明清帝王在欢度上元节时与民同乐,其乐融融的场景,同时记录了明清时期繁华热闹的市井文化气息,也展现了明清时期朝野上下活跃而开明的文化精神。三幅画表现了元宵节众多趣味横生的娱乐活动,其中放烟火、吊花灯、扮大头娃娃、击打腰鼓、舞龙灯应该是元宵节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务农为生的百姓在元宵节这天,可以将繁重的农活搁置一旁,走出屋门,男女老少在喧闹的娱乐活动中欢度佳节;而皇帝在这一天,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感受到百姓的生命活力,也会对新的一年许下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武斌,陈伯超,佟悦.清沈阳故宫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2]?? 崔乐泉.图说中国古代百戏杂技[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 毕乙鑫.听元宵,往岁喧哗——图像中的明朝元宵节声音景观[J].音乐探索,2016.
[4]?? 李天垠.履端吉庆清代宫廷行乐图中的年节娱乐活动[J].紫禁城,2019.
[5]?? 林硕.《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成化朝政[J].文物天地,2019.
作者简介:杨雪铭(1998-),女,中央财经大学17级在读本科生,书法学专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