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简史;战国七雄
中图分类号:F5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127-01
一、春秋与战国的区别
战国250余年间,战争接连不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与春秋时期相比,战争的性质、规模、方式等因素都逐渐产生了重大变化。就战争的性质和规模而言,春秋时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讲究阵型、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因此作战规模也比较有限,大战用兵不过万人左右,一二日决出胜负。战国的作战规模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的打击,“文质彬”的色彩完全消失。作战规模明显扩大,战国战争动员之广、杀伤之重远非春秋所能及。
就战争方式而言,春秋时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车战,战国则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充分利用险要地形、灵活机动的野战、包围战取代了昔日呆板的车阵作战。与此相联系,兵器也有了很大的改进,铁兵器开始使用,其锋利程度超出原来的青铜兵器。发明了新的射具弩,用脚踩踏使之张开,有机械装置和瞄准器,力量大,射程远,其威力远在弓箭之上。攻城时使用的云梯和水战时使用的钩拒,也都是战国时期发明并应用于战争。
战争各国普遍实行征兵制,直接导致了军队数量的剧增。另外各国还经考选组建了比较精锐的职业常备兵,他们是各国军备的核心。由于战争次数频繁、规模扩大,且以运动战为主,春秋列国主要只在国都设防,边区的要塞关隘设防很少。战国时各国不断扩张版图,导致疆域相接,防御严密,城堡林立,皆驻军设关镇守,并有亭障、烽火等报警系统。各国甚至还在边境上修筑大规模、相互连接的防御工事,称为长城。春秋各国作战都由国君或卿大夫指挥,文武不分,战国则由专门的将帅统兵作战。军事理论的发展则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为代表,军事学是战国时期非常发达的学问。
二、七国兴衰的演变
(一)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的政治改革
魏国较早推行政治改革,使魏国迅速崛兴,一度攻陷赵国国都邯郸,曾召集12国诸侯会盟,并在中原诸侯中最先称王,公元前341年为齐兵所败,国力下降,仅能自守。魏文侯礼贤下士,以儒门子弟子夏、段干木、田子方等人为师友,又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治国。李悝兼采各国法律,编纂并颁行了《法经》-书,这是古代第一步有系统的成文法典。并推行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用鼓励与强迫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农民的劳动强度,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实行‘‘平籴法”,来控制粮食价格,稳定市场。任用吴起,并推行“武卒制”对武卒以优待,使军队战斗力提高,又任用西门豹治邺,兴修水利。
楚国为传统强国,地广人众,但保守贵族势力强大,内部改革不彻底。战国后期,国君昏庸,未能真正起到与秦抗衡制作用。楚国任用曾仕于魏国的吴起,被楚悼王任用为相,宣布废除对疏远公族的优待,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另裁撤无用、不急之官,将一部分贵族迁徙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变法实行一年,楚悼王去世,贵族攻杀吴起于灵堂。楚国的变法运动因此受挫,未能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齐国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大力整顿吏治。韩国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赵国国力一度有所发展,但在长平之战中,指挥失误,军队主力几乎被全歼,后一蹶不振。
(二)秦国的政治改革
秦孝公任用公孙鞅,以“霸道”说陈述改革主张。主张“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公元前356年,第一次颁布法令,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要内容。变法令规定在百姓中实行什伍连坐,。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免除其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改事工商末业者,即没为官奴婢民有二成年男子不分家者,加倍征收其赋税,希望以此来充分发挥个体农民的生产潜力。奖励军功,发展武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严禁私斗。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不得在享受过去的特权,还特别采取了焚烧儒家经典,禁止私门请托的措施。
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又颁布了第二次变法令。这次更着重于新制度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即彻底废除古老的农村公社井田制,铲除其田界封疆,建立新的田制,亩制,由国家将土地授予个体农民耕种,统一征收赋税。普遍推行县制,其官员受君主任免,集权与朝廷,统一度量衡,以便利收税与商业经营。将都城由雍(陕西凤翔)迁至咸阳(陕西咸阳)为向东扩张做准备。另外,还革除国内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作者简介:李静悦(1996-),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