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族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的演唱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295
摘要:歌剧《江姐》由阎肃编剧,羊鸣、金砂、姜春阳作曲,其音乐发展通过中国传统戏曲体裁“板腔体”来进行展开,讲述了“江姐,从送别到被捕再到走向刑场慷慨就义的英雄事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演唱及教学经验,对其演唱方法、特点及处理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旨在更加细腻的刻画“江姐”内心情绪变化发展的过程,理解歌剧《江姐》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红梅赞》,唱腔,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076-01

  《红梅赞》作为歌剧《江姐》的主题歌贯穿于整部歌剧,其旋律委婉抒情却不失高亢嘹亮、铿锵有力,把“江姐”作为母亲、妻子以及革命者的不同情感都寓于唱腔中,人物性格得到了很好的刻画,一个血肉丰满、刚柔并济的女性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红梅赞》的歌唱性很强,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四次完整出现在歌剧中,并且做到了首尾呼应,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在第一场和全剧终曲,升华了江姐浩然正气的音乐形象。

  笔者认为在学习、演唱这首歌曲时,除了对历史背景及人物特点进行了解外,还应该分析其音乐的曲式结构。曲式分析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门学科,但笔者认为分析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对我们的演唱思路是大有裨益的。这首歌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典型的歌谣体结构,分为两段,每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调式为七声徵调式。全曲旋律时而柔美时而高亢坚定与歌词相呼应,以“红梅”暗喻江姐,定位了柔中带刚的整体演唱风格。

  歌曲的第一句以旋律的八度大跳出现,在演唱中这是一个技术难点,需要极好的基本功支持。笔者在学习过程中认为这一句对演唱者的气息有很高的要求,八拍的句子要求流畅、一气呵成,气息的支撑要给到句子的最后,完成好“开”字的拖腔,音色明亮、清晰、通畅,把这个韵味做好的前提一定是气息稳定的支持与声音充分结合。两个“红”字的旋律大跳要提前想好位置,“红岩上”在发声的时候就要想好“红梅开”的位置,积极的歌唱状态非常重要,这样声音才能保持在一个位置上,自然顺畅,上下通泰。

  第一句旋律的八度大跳如同传统戏曲中的“亮嗓子”把红梅屹立挺拔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第二句相比第一句而言音区稍低一些,笔者在指导学生演唱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句学生出现了声音发虚的问题,此时我们可以运用戏曲声乐中低音的演唱技巧:由横隔肌的力量向上给予支持,并且保持一定的眉心位置,不能随着音高的降低而降低,同时胸腔有力地向外扩张,使声音宽厚扎实、饱满有力。“踩”字尤其要注意,处于低音区声音仍然要做到婉转流动,准确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中的“寒”字,作曲家冠以顿音记号,因此演唱要坚定而有力,但要注意韵味,不能唱的过于沉重,音量上也要有所控制,目的就是为“何所惧”的八度大跳做好情绪铺垫,烘托出江姐对敌人的蔑视以及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这样的细节处理使演唱的乐句富有色彩、音乐更加具有张力,也让我们的演唱更加经得起推敲。“一片丹心向阳开”这一句唱出了江姐甘愿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的气概。演唱前,气息要做好充分的储备,声音和气息充分融合,随着人物情感的需要,唱出流动的感觉;休止符的地方要注意逻辑重音以及音乐线条的连贯性,做到声断而气不断。其中的韵味要做的游刃有余,需要我们在演唱前去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才能信手拈来。

  后半段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音区变高,情绪激动,演唱速度上也变得更加紧凑,这对我们的呼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乐段的演唱要尽可能地采用腹式呼吸,“呼吸要深,换气要快”,每一次呼吸都要力所能及的将气息稳定到腰腹,并且快速调整好气息,只有用较深的气息做支撑声音才能一直保持高位置。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是全曲的最高潮,情绪激动,声音皆处在高音区,此时要特别注意情感表达与歌唱技巧的结合,做到有血有肉,声情并茂。 “唤醒百花齐开放”中,“花”这个字要特别注意休止符的演绎,声音要唱的灵巧,似断非断,以衬托对“高歌欢庆新春来”的美好期许。笔者要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将“新春来”三个字高八度进行反复,节奏拉宽速度放缓,眼神坚定,满怀憧憬和希望的看向远方结束全曲。

  《红梅赞》全曲通过对主人公“江姐”的塑造,寓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其音乐元素是全剧音乐发展的核心,体现了歌剧《江姐>的中心思想,把江姐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贯穿于整部歌剧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红岩上,红梅开……”每每吟唱起这首耳熟能详的老歌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走过半个世纪,观众一茬茬地在换,《、江姐》中所塑造的光辉形象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永远抹不去的红色记忆。通过对其主题曲《红梅赞》的简要分析可为我们日常练唱提供一些理論支撑,同时也对自己的声乐教学思路进行了一次梳理,使其更加多元化,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羊鸣,姜春阳,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羊鸣,姜春阳)[J].人民音乐,1965.

  [2]金砂.谈谈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民族歌剧创作和戏曲音乐手法初探[J].歌剧艺术,1990.

  [3]刘跃华.歌剧<江姐>“经典唱段”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柳(1992-),女,四川成都人,高师声乐教育硕士,任职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