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文字“象天法地”,被称为象形字;中国园林“模山范水”,可名为山水园。书法在园中的大量运用,便是两者最佳的结合,堪称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园林中形式各异的建筑,既是观赏景致的佳处,又是可供观赏的景致,书法写就的园名、堂名、匾额、楹联,以及园记、景题等,则这些建筑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园林;书法;品题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028-01
中国园林作为容纳文化艺术最广泛的场所,书法品题总是恰当地点缀在适合的所在。品题一词经常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如唐代畅当诗言: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元代张渥画的《竹西草堂图》上有杨踽题诗言:品题莫说扬州梦,好写闲云入卷中。”明代王九思《山坡羊·春游》曲中亦有“春光细品题”之句。
园林中实体的古树名木与建筑布局、叠山、理水是意境生成的物质基础,书法品题又将文人的情趣融入其中。古人造园完成后,必定会有因地制宜的题名,几乎都有托意,并非泛泛为之。书法既是园林艺术视觉美的呈现方式之一,也是东方园林所特有的构成要素。陈从周在《说园》中认为“亭榭之额是赏景的说明书”,主要以景题、匾额、楹联、碑刻、卷轴等具体形式呈现,为园林增添了书卷气,算是园林中人文情趣的重要表现方式。让人在欣赏笔墨字形的同时,感悟园林的精神内涵,使书法与园林、文学融合为一体。匾额在园林中多为景点的名称或风物的颂词;楹联则是诗词的演变,字数不限,讲究对仗、音韵及意境,不但能点缀堂榭,装饰门墙,更能营造园林诗境。
题咏是书法在园林中最理想的呈现形式,也是园林的文学载体。书法早在先秦时期的“经始灵台”就己进入园林,只是大多出现在庙堂名胜中;魏晋时期,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都在寺庙园林中留下过真迹。园林中历代名家墨迹的流传,主要依托勒石刻碑,让园林潜在的内涵变得可读,又提升了园林的审美境界。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尺幅之内行云流水、潇洒飘逸,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中记录了当时41位名流集会于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诗文集结为《兰亭集》,众人邀请书法闻名于世的王羲之为诗集写序,故名《兰亭集序>。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的兰渚山下,因越王勾践曾于此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故名“兰亭”,明代郡守沈启逐渐修复完善成明清园林风格,流传至今。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为皇家园林题写的《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至今仍是书法学习者重要的临摹法帖。著名的苏州“留园法帖”多达两百余方,为厅、廊、馆、榭等处镶嵌的碑帖,堪称中国园林法帖之最。苏州怡园主人顾文彬在廊壁上镶嵌王羲之、怀素、米芾等历代书法刻石,多达101块,其中《玉枕兰亭》是根据宋拓本勾摩复刻,堪称稀世之珍。
苏州狮子林扇亭也有文天祥的《梅花诗>碑,与之隔河相望的拙政园,设计者文徵明在《王氏拙政园记>里以行草点名“拙政”之真意,又将园中三十一景娓娓道来。拙政园西部曾为清末张履谦修建的补园,其中倒影楼下盼‘拜文揖沈之斋”,现今就安放着文徵明小楷《王氏拙政园记>的碑刻。其中收录了拙政园的建造过程与园中景致,文徵明还绘制了《j出政园三十一景》,并且每一幅都配以诗文。文徵明曾多次以不同书体抄录此记,跋中写道:余“朽迈,又疏细楷笔墨,勉为此图书记,恐不足尽形妙端耳。”为此清代学者钱泳感慨道:惟翰墨文章,似较园亭为可久,实有不能磨者。”
园林品题还可以引人入胜,如拙政园的“柳阴路曲”“别有洞天”门额,无不起到“引景”的作用。园林品题大致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园中“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等也都呼应着园林的主题。沧浪亭中苏舜卿的《沧浪亭记》也是如此,再如退思园就是借用南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的上阙词,留园则有“长留天地间”的匾额点出园名。园中室内的书法主要悬挂于厅堂,多为纸质或木质的匾额、楹联、斗方、屏条、立轴等;室外多为镶嵌于回廊墙壁的碑刻、书条石等砖雕石刻。如留园的长廊,曲折尽致,环绕全园,廊壁上镶嵌着历代书法名家的碑贴石刻,为园林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另如环秀山庄的书条石与花窗相配,具有别样的装饰效果。
在《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曹雪芹借贾政之口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一回,描写秦可卿卧房中悬对联日:嫩寒锁梦因春冷;花气袭人是酒香。”由对联的书写者秦太虚引出梦中的太虚幻境,对联的内容“锁梦”引出梦境,“花气袭人”则引出后面出场的丫鬟花袭人,可见曹雪芹对品题的用处了解至深。
古代名园除了自身的品质外,大多是因文人墨客的品题流传而出名。如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另如昆明大观楼,除了其自身优美的自然风景之外,其园林意境大多是仰仗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书法又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两者的结合,使中国园林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童寓,江南園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季熊,园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