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214
亓文鹏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地高校的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整体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我国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创新的时代背景向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教学不能再局限于知识的传输。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逐步转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各地高校在开展教学时也积极地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总体上看,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然而,从当前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音乐类专业的教学仍旧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教学理念,未能正确地认识新型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没有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创新,对高校各专业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为提高地方高校音乐类相关专业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TQ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215-02

  一、前言

  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日益成为了当前各地方高校的主要教学目标,这既是当今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类专业开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为我国培养大量的艺术人才,促进我国的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目前,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必须通过高校教育来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音乐专业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常言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地方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就必须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音乐类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性地思想对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与专业水平,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研究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史,无论是各种文字的发明,还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民主制度,都充满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面临着巨大转型,亟需改变当前的教学思维,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其中注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最为重大的一项转变,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也应该积极发展,向国人呈现出一副全新的面貌,要想落实好这一要点,地方高校在开展音乐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时就必须积极地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提高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加大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起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大发展、大繁荣。从实来看,培养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以下几大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时代的不断发展向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许多的新要求,音乐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娱乐以及商业等功能备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这不仅是音乐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变得多元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地方高校在开展教学时,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践创新能力又恰是用人单位极其看中的一项因素,是学生在未来取得长足进步的强大源泉。在学生在校学习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既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有重大意义。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音乐艺术时,创造性思维的树立对提高学生的学生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音乐的演奏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导下,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创新的动机才会越来越强烈,学生的潜力与才智才可以真正地发挥出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作品。

  三、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是向中小学输送音乐教师,另一个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研究人才。然而,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在音乐类专业的招生方面还是在音乐类专业的教学方面,当前的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都已经严重偏离了既定的方向,与预期要求与目标完全不相符合,随意地将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视为帮助艺人成名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掺杂了许多不应有的考量。从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过于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未能重视与其他课程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考核时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学生的创新思想难以树立起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难度逐渐增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培养人才的根本与重中之重就在于设置科学的培养目标,换言之,培养目标的确立与培养的方向、方式以及内容等密切相关。就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我国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部分地方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招生人数,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为社会输送表演型艺人,对流行音乐与表演艺术等课程予以高度关注,忽视了传统音乐的教学与学生的创作能力与水平的培养。

  就音乐类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设置而言,既设置了繁重的公共必修课程,还设置了独立性特别强的专业课程,并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随后再进行深入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面变得越来越窄,对于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不够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存在较大的漏洞,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差。此外,音乐类专业的课程大多都为音乐史、基本乐理、艺术概论以及视唱练耳等课程,课程体系过于老旧,不够科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而且大部分地方高校都未能将自己的地方特色艺术融入当前的课程体系之中,理论课程数量过多,实践课程数量偏少,学生难以得到丰富的实践锻炼,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二)师资队伍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与日益增长的学生的数量相比,教师数量则显得过少,地方高校各个专业都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音乐类相关专业,本身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的教师就非常少,再加上扩招这一情况,就使得当前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师资力量显得更加薄弱,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很弱,各专业之间的师资不平衡问题凸显,部分高校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或者缩减某些课程,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极其不利。

  此外,为了扩大师资队伍,某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故意放低要求、降低标准,一些道德素质较差的人混入高校大学教师队伍,对教师队伍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就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考核评价而言,当前对学生进行考核主要有日常考核与毕业考核两种方式,日常考核多表现为小论文或者视唱比赛与表演等,毕业考核多表现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从本科阶段的教学要求来看,音乐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的内容的前瞻性不足,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当前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与完善,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难以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综合设置音乐类大学生的课程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大帮助,所以就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的课程设置而言,要始终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高度关注。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音乐类专业的课程还必须与其他专业的课程保持协调,将地方高校内的各种教学资源加以整合,推动各专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为学生创设一些通识课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针对前文提及的当前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建议各高校在设置音乐类大学生的课程时开设各种具有创新思维或者具备音乐艺术创造研究思想的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与当地的特色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当地的音乐元素,如民族音乐、民族文化艺术以及地方戏曲等,换言之,要从教育的方面来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推动本土文化艺术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加强音乐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顺利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主体,建立起一支优秀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地方高校各专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就意味着地方高校在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因为教师可以助力于教学创新。如果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势必能得以大幅提高。从当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队伍中的极大一部分教师都十分擅长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但进行创作与研究的教师却非常少,这既是由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所造成的,也是由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师不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所导致的。因此,地方高校在招聘音樂类专业的教师时,切忌不可降低标准,要适度引进一些创作型的教师,设置相应的音乐创作与研究课程,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助力。

  (三)建立健全学生实践活动机制与考核机制

  如前文所述,音乐类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学生将各种文化艺术通过自己的身体举动表现出来,所以学生必须具备高超的表现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积极采取行动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以锻炼。地方高校应该加强与组织部门、文化中心等文化艺术组织的联系,定期组织一些公益演出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类活动,在大量的演出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此外,在设置考核机制时,地方高校必须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举办小型音乐会或者汇报表演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必须做出改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地进行创新,不断强化自己的师资力量,完善学生的实践活动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做出应有贡献。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科研一般项目——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加强艺术实践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SY2016SK22。

  作者简介:亓文鸭(1984-),女,硕士研究生,韶关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