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印象派管弦乐作品《牲神午后前奏曲》谱例,尝试寻找、探讨更适合此作品、更符合作品意境的乐队指挥法。
关键词:指挥法;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中图分类号:J6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060-04
一、前言
乐队指挥法,即乐队指挥通过自己的双手图示、手形、表情、气息的预示,控制整个乐队的演奏时间、节奏、整齐度及各声部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进而使整个乐队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古典音乐各流派、风格、美学思想等的演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乐队指挥及指挥法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现代乐队指挥法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飞速的发展并完善,成为一个独立、非常重要的专业门类。对于近现代的管弦乐队来说,乐队指挥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并且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角色。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是一部公认的伟大、开创性的印象主义管弦乐作品,音乐形象朦胧、变幻、雅致,调性色彩不可捉摸。追求模糊抽象的音乐结构,节奏上的变化多端、游移不定是其最为核心的音乐语汇。针对本作品指挥法的运用,虽然音乐形象是模糊多变的,指挥乐队演奏此作品时却应当注重预示拍的精确性,尤其是在主要主题与新材料进入的时候,必须斩钉截铁,给出最明确的提示,不能有任何模糊的空间,以保证音乐的精确性。现代指挥法的应用,体现在技巧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就是对乐队的“预示”,包括针对预备拍、演奏速度、表情变化的提前指示与持续掌控。针对本作品中复杂多变的起拍及速度转换,实际指挥乐队时必须令乐队领会指挥的意图,将不同速度、力度、表情提前传达给乐队,准确适度。如果不能做到准确、提前的预示,就很有可能失去对乐队的控制,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各声部翻对不上”的情况发生。谱面演奏的准确、声部配合的默契、音乐表达的适度,是指挥本作品的根本目的。
笔者将分别从几个角度,结合谱例探讨一下《牧神午后前奏曲》的指挥法。
二、音乐色彩、形象与指挥法
作品的形象色彩是《牧神午后前奏曲》最最核心,重要的特征之一。除了作品整体性的音乐形象之外,本曲每一个段落或乐句都有变化,这样频繁,精彩的变化来自于德彪西对于和声、配器、结构的炉火纯青、开创式的写作方法。乐队指挥在排练之前应当首先熟读总谱,找到每个段落音乐形象的不同,分析和声,配器,乐曲结构的特点,并通过总谱表达作曲家想表现的音乐。虽然色彩、意境的“模糊不定”是本曲的最大特点和追求,但是指挥乐队演奏的时候,指挥法运用绝对不能模糊,这是个巨大的难题。在指挥管弦乐团演奏本曲时,往往会出现一个比较难解决的矛盾点:拍点打的太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作品的气氛和意境;如果太倾向于色彩感的营造和渲染,指挥法运用过于模糊不清,乐队又容易出现节奏、声部间对位等谱面演奏的问题。这个“度”的把握上,指挥本人必须通过对乐队整体及每一位演奏家水平的较深入了解来协调、把控。
(一)作品开始处(见谱例1)
长笛独奏在中音区轻柔(p)的出现,这样的配器是为了表现牧神在暖阳下躺在草地上,半梦半醒的音乐形象,音响效果必然是柔和松弛的。音乐术语提示Tres modere(适度,有节制的),我们在指挥法的运用上也要尽量遵循德彪西的创作意图,一开始给长笛独奏的预示,9/8拍除了第一小節第一拍和最后一拍可以幅度略大一点(这也是因为过小节预示和指挥图示的需要),其它每一拍的拍幅都要尽量打的小,不能有过重的拍点,营造出墉懒的意境,但图示的清晰程度不能有丝毫影响,避免给长笛乐手甚至全乐队造成任何数拍、律动方面的困扰。直到第4小节开始正常打拍预示圆号和竖琴的进入。
(二)105~106小节值(12号前一小节和12号第一小节)处(见谱例3)
总谱此处,作曲家要表现牧神从半虚幻半真实的状态,渐渐又沉沉睡去的景象。105小节木管声部长笛和双簧管是普通9/8拍分拍的节奏型,弦乐声部却以3/4拍的律动演奏,音乐术语tres reteno(十分的突慢),要表现的音乐形象是衰弱的,无精打采的。这小节指挥应当按照谱面拍号打9/8拍。指挥法的运用上105小节打9/8拍,第I拍之前的预示拍要看着弦乐声部,示意整个弦乐组准备好,确保与木管声部同时进入105小节。第7拍上更要以略大的拍幅,配合以表情及必要的肢体动作预示接下来两拍的速度与力度,作出明显的突慢,以进一步表现出衰弱、无力的音乐形象,并预示下一小节的速度。进入 106小节,虽然乐谱上标示的是12/8拍,但是竖琴声部延续前一小节弦乐4/4拍的律动,稳定的节奏律动和调性倾向将乐曲带入了尾声。指挥这个小节有两种打法,按照乐谱标示打12/8拍或者根据竖琴的律动打4/4拍,笔者建议根据音乐律动选择打4/4拍的分拍,因为这样可以进一步明确竖琴的速度,也更符合德彪西作品变化,模糊的创作意图。4/4拍的第一个4分音符打完之后,要减小打拍的幅度,让竖琴自行依惯性演奏,避免过大的动作打破音乐的色彩内涵。
三、速度、节拍与力度的把握
1.《牧神午后前奏曲》的速度、节拍,表情术语数量之多、变化之快也是古典和浪漫时期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全曲从头至尾一共110小节,速度标示有14个,出现拍号变化18个,表情术语23个。如此频繁的速度变化,拍号变换,表情术语更迭对于古典和浪漫时期作品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此多的标示变化,使全曲处于“恍惚不清,转瞬即逝,光怪陆离,的音乐形象和基调成为可能①,使牧神“半梦半醒,茫然若失”的音乐画面具象化到听者的脑海中。谱面标示的频繁变化,也成为印象主义音乐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速度、节拍、表情术语的变化繁复是指挥本作品时的一个难题,既要最大程度保留作曲家的原意,又要指挥乐队演绎出合理的二度创作。德彪西在总谱上的速度标记是以大量的速度、表情音乐术语,代替传统上每分钟几拍的速度标记。这些速度、表情音乐术语在实际排练、演出中为指挥的读谱提供了极大便利,其带来的信息是开放、有诸多可能的音乐处理,留下了巨大的诠释空间。作为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指挥,在最大程度尊重德彪西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的想象力与智慧,并且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整个乐队,深入发掘本作品演绎的更多可能性。如乐曲8号处,见谱例3:
音乐行进到8号处,Houvt do debut(回到开头的速度)donx et expressif(柔美且有表现力)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关于速度的提示,此处音乐形象有较明显变化,德彪西注明了音乐术语,提醒指挥与乐队回到原来的速度,音乐结构在此处重新凝聚了起来,整个作品的结构获得了统一。需要注意的是,tempo 1或a tempo,与Mouvt do debut是不一样的,虽然翻译成中文都是“回到开头的速度”,可是两者之间仍然是有微小差异的,tempo 1或a tempo对节奏的要求比较严格,Momvt do debut在演奏时就有更多的节奏自由度,允许演奏者在回到开头速度演奏时,对节奏进行一些灵活的加工处理。指挥此处时,务必在第一拍的4分音符就明确给出设计好的速度,引导竖琴的六连音稳定进行A小节后进入Un pen plus anise(稍多一些活跃),如82、83小节,见谱例4:
此处应当打分拍(每个4分音符打两下),给出清楚的图示,以双簧管声部为主,凸显出作曲家想要表现的更加生机勃勃的音乐形象。
2.本作品的演奏力度给整个印象主义音乐定下了基调,之后的几乎所有印象主義音乐作品都延续了这一惯例,虽然总谱上的演奏力度标记从ppp到ff,但是强力度的演奏比例很小,大部分时间里都维持在轻力度的演奏状态中,显得非常缥缈,空灵。整个作品的力度转换很频繁,不断的力度变化、力度对位等手法令作品的力度形态更加丰富,色彩变化更快,明显不同于之前的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创作。这个特点也极大影响了德彪西以后的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写作,甚至整个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
四、谱面纵向出现不同演奏法和节奏律动
1.德彪西的作品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即经常会在音乐行进过程中,总谱谱面的纵向结构上,出现同一时间行进的各声部、乐器,以不同的演奏法演奏。比较常见的是连奏,断奏的同时进行,在听觉上造成各声部音乐形象之间非常清楚的层次和界线,由此作曲家想表达的音乐语汇和技法重点得到凸显。指挥这样的片段,应当先理清总谱结构,在遵循乐谱的基础上对音响效果有个预期,印象音乐是建立在色彩变化的基础上,作曲家在总谱上的每一处标识都是重要的音响效果组成部分。如63~65小节,见谱例5。
第三主题从之前的管乐声部转移到弦乐声部,并形成八度音程关系,管乐声部弱化成为伴奏声部,使乐曲色彩瞬间发生极大的变化,并且加入了两架竖琴弹奏和声音型,整体音量基本保持在pp,音响色彩十分奇特,这样的效果在之前古典时期或浪漫时期的音乐中没有过。我们看到弦乐声部是典型的稳定3/4拍行进,而管乐声部是3连音音型,每两个8分音符的时值还有小减弱,这样使管乐的演奏与弦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体现了音响音乐的不规整性、非传统性。指挥在此处首先要非常精确、稳定的打3/4拍,考虑到必须确保全乐队节奏律动的统一,这里4小节的3/4拍可以酌情把拍幅打的大一点,尽量在拍点清楚的前提下,匀速打线性拍,以确保各声部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节奏律动不动摇。以弦乐声部的线性演奏为主,兼顾体现管乐声部小块状的音型结构。
2.除了作品总谱纵向的不同演奏法,《牧神午后前奏曲》中还出现纵向声部结构上,同时演奏不同的节奏律动。这是指挥本曲过程中需要把握好的问题。不同声部在纵向同一时间重叠演奏时,由于各自音乐材料,节奏律动的不同而产生的声部对位,或是在音乐行进过程中为了打破规整,对称的音乐需求而刻意产生的写作方式。如93~100小节,见谱例6:
木管声部长笛是12/8的律动,一小节后小提琴声部进入,明显的4/4拍节奏律动,和上方长笛声部的12/8律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指挥这一段落时,93小节12/8拍第10,11,12个八分音符打成三拍并渐慢至10号的速度,指挥要注意提前在心里计算3对2的比例,向乐队迅速预示出下一小节的速度。进入10号每个四分音符分拍打两拍,要时刻留意分拍3拍转换到分拍a拍的节拍比例,避免不同声部因律动不同产生碰撞,在10号第二小节正式进入4/4拍的节奏律动。音乐行进至10号后第了小节处,再从4/4拍律动转换成12/8拍,最明显的谱面转换拍子的依据是竖琴声部的12/8演奏音型,指挥时可以将is号后第5小节的第3,4个四分音符打成(2+2)的分拍,然后同样迅速算出2对3的节拍比例,进入下一小节时直接打成12/8拍,重点预示竖琴声部,给出明确的音乐律动。
五、多条逻辑线
在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写作时都会有一条清晰的旋律主线或者叫逻辑主线贯穿始终。古典时期的大师作品,(如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其逻辑主线尤其显而易见。浪漫主义早期开始作品越来越复杂,甚至到了浪漫主义晚期的管弦乐作品(如瓦格纳)已经复杂,庞大,华丽到了一个极限,这条逻辑主线却仍然存在于其作品中。这个特点让我们在指挥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作品时得到了很大的便利,只要分析总谱,找出作品中的那条逻辑主线,就可以大致一目了然的掌握作品的逻辑走向和层次结构。而到了印象主义音乐时期,这个传统被彻底颠覆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管弦乐作品通常会同时存在数条逻辑线,它们同时发展,互相缠绕,不分主次。乐队指挥要紧紧抓住每一条平等的逻辑线,不顾此失彼的将它们展现在听者的面前。指挥胡交神午后前奏曲》要在基本图示准确、适度的基础上,预示不同速度、力度和音乐形象的起拍,会表现不同性质的旋律线条(大部分是同时行进的多条旋律线条),能准确指示速度变化以及切分音型,懂得不同力度层次的表现方法,两只手合理、自如的分工并且掌握表情、眼神对乐队的影响。做到这几点,就能够带领乐队更好的演绎这首德彪西的经典管弦乐作品了。
指挥是管线乐队的核心和灵魂,掌握了乐队作品演绎的绝对话语权。乐队指挥经过不到一百年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可有可无的角色,转变成现今乐队的中心。较之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的作品,印象派作品对乐队指挥的依赖似乎更多,这给了指挥更多的空间,同时也是更大的挑战。
注释:
①梁宝忠.德彪西牧神午后总谱分析[J].审美与音乐,2016.
参考文献:
[1]李小莹.德彪西版画集中的速度、力度及音色[J].钢琴艺术,2006.
[2]梁宝忠.德彪西牧神午后总谱分析[J].审美与音乐,2016.
[3]乐艺.由德彪西牧神午后初探管弦配器风格[J].北方音乐,2014(05).
[4]谭利华.指挥法与演奏[J].音乐学习与研究,1989.
作者简介:田笑(1983-),男,新加坡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乐队指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