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柳青;诗歌;气质相似;折射;寻找答案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侄020)14-0005-02
柳青的诗歌《或许人们会说那是一段没有爱的爱情故事》:
她说/或许,还是分手吧/如果他愿意/她仍旧会陪着他/像以前,最初认识的那样//他说/不,他要娶她/他说他永远不会放弃/不会放弃追逐她/永远,,他说/他要见她的家人/要见她的父亲/她说,不//他问她为什么/她没有回答/沉默jj他说/他不喜欢她的沉默/她没有说话/依旧沉默/他说他害怕她的沉默/她继续着她的沉默//他反复地问她是否可以见她的家人/他说她应该给他一个适当的理由/她犹豫了一下/最后,终于小声地说/我需要一个对我好的人,,他低下头从口袋里掏出烟盒/看着里面一根一根的相互紧贴着/突然不知道应该抽出哪一支,,她最初答应他和他在一起/是为了可以忘掉她的前任/她渴望再一次地被爱/而他最初提出想和她在一起/只是出于生活的乏味,他希望她可以成为他和别人提起的一个故事刀她想起自己内心对他的愧疚/没有说话/他想起自己内心对她的愧疚/也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将她抱进怀里,然后用力地吻了她/她像一个初恋的小女孩儿/欣然接受着//搂着我,他说/他将她的双臂绕在自己的脖子上/女孩的脸搭在了他的肩上/他起身抱着她走进了房间/将她慢慢地放在了床上//她的衬衫扣子/一一地被解开/扣子很紧/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似乎第一次感受到了/他的一点点的付出刀又一次/两个人的身体缠绕在一起/然后,轻声的一句/不要总提分手好么
故事的开始,女孩说“分手吧!”很快就把我们拉入“情人闹分手”的悲伤语境里,“或许”、“还是”等未确定的词语揭示了接下来将是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人间的密语。女孩由一个率先提分手的“断情人”变为含情脉脉的“守护者”,这在一般人看来,也许是女孩的“胡闹”,或者被解读为另一种“欲擒故纵”。但是我却认为这是冥冥之中女孩对男孩一种最真诚的爱,而这种爱此时却极有可能已经陷入某种矛盾之中;又或者这是女孩对爱情纯净的一种敬畏。读到这里,我开始意识到,接下来我不能仅仅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这诗作中的爱情。可以肯定的是女孩是爱着男孩的,但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提分手?女孩所提到的以前的最初认识的那样,究竟是怎样的?我似乎在寻找着什么?①
在接下来的一小段里,男孩谈到了永远,谈到娶女孩为妻。这表明男孩对女孩的心思,他想和她有一个未来,有一个属于他们俩的故事。但为什么男孩说要追逐女孩?女孩就在他的身边,就是他的女朋友的身份。在我们看来女孩至少在此时此刻是属于他的,并且如上文提到的女孩是爱着男孩的。那么男孩为什么要追逐?难道他们之间有着难以言说的距离?这是另外一个疑问。
我们都知道,当一对恋人到了要互见家人的时候,这就证明他们彼此已经确定对方就是自己要寻找的另一半。然而女孩却用一布创‘不”字坚决地回绝了男孩想要见家人的请求。读到这里,我也和男孩一样,迫切地想知道女孩拒绝的原因。难道女孩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深爱着男孩吗?果然,男孩追问女孩原因何在,但是女孩却用可怕的沉默来回应。我认为“无言”比真真切切的话语来得更有杀伤力,沉默代表着未知与不确定。而我们往往对未知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有着自己无法掌控的疏离感。所以我们能理解男孩的“害怕”与“讨厌”,因为这种“沉默”使得他们俩的未来变得遥远,不可捉摸。
女孩却想逃离这个话题,试图多次借用无声的沉默来回避。是什么让女孩无法放下心头的犹豫与顾虑,与男孩进行一场面对面的真诚的灵魂沟通?从以上男女双方相处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女孩喜欢无声地沉默。在这里我不能断然地下结论,来定义男孩女孩间的.沉默”。一方面,沉默”可能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与婉转的拒绝,情人之间最怕的不是吵吵闹闹,而是永远的像死亡般的沉默;另一方面,“沉默”也可能是一种无声的回应与理解,双方之间的想法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所有的话语尽在一个眼神,在无声的对视与沉默中传递。
接下来,从男孩不停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男孩迫切地想要得到女孩对他自己的认同,可以感受到男孩对女孩的在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孩最后犹豫了一下,终于小声地说,我需要一个对我好的人”。读到这里,我有点忧伤,我可以透过女孩的“犹豫”的“小声”,还有这一句“我需要一个对我好的人”,看到女孩背后的故事以及过往的经历。诗作里的女孩是渴望被关爱的,和绝大多数的热恋女孩一样,希望自己能被爱人装进心窝里。那么问题来了,女孩为什么会犹豫一下,然后小小声地对男孩说这么一句话昵?是在女孩的心里,男孩对自己的爱还差那么一点点吗?
其实,女孩的反应不仅让我感到惊奇,男孩同样也感到惊奇。男孩从一个口袋里掏出香烟盒,看着烟盒里一根一根地相互紧贴着的香烟,想起什么?又为何一时无法决定抽出其中哪一根?我想,此时男孩希望自己和女孩能像这一根根紧贴的香烟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而这一拥抱最好是一生一世,所以男孩才不忍心将这整整齐齐的香烟拆散。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瞬间里,男孩会想些什么呢?或许往下我们能找到答案。
从诗作的第八小节中,我们可以得知,诗作里的这对恋人结合的缘由,不仅仅是以彼此心动为基础,似乎还带着某些私欲(女生为了逃脱失恋的痛苦,男生为了使自己的感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换句话说,一开始,他们并不是非彼此不可的,换另一个人也可以。然而这样的结合在一般人看来,就像诗作标题所讲的,“或许人们会说那是一段没有爱的爱情故事”。于是女孩和男孩便内疚起来。在我看来,尽管他们一开始对待彼此的感情没有那么上心,但双方为何在此时此刻内疚起来?我想是因为在交往之后的相处中,彼此都爱上了,然而正是因为越是深爱,所以每当想起自己最开始的“不纯”动机时,就越是无法面对彼此的热烈感情,越觉得内心不安。或许这种内疚与不安从侧面折射出这对恋人此时已经意识得到每段感情背后还有一份厚重的责任,同时也懂得爱情的严肃与纯净了吧!
于是男孩用爱的实际动作把自己的不安化解,希望通过‘力度”来使女孩感知自己现在的感觉,同时也在提醒那个曾经的自已。我很开心能够看到男孩的主动,也許他了解女孩,此刻也懂得自己的内心,所以他勇敢地迈出女孩不敢迈出的那一步。“搂着我”、“将她的双臂绕在自己的脖子上”等细节都可以感受到男孩的心意。我们都说一个男人对你有感觉,但并不代表他会对你好,即便他此时对你好,也并不代表他永远把你放在心尖上。但此时的我能够感受得到男孩的成长,是的,这个女孩的男孩长大了,从“起身抱着”、慢慢地”、“扣子一一地解开”等,男孩开始在行动上对女孩好,开始懂得女方的感受了,这不仅仅只是男人对女人生理欲望的反应,还是一次爱的交流与升华,超越了肉体的局限。我可以看到男孩对女孩的体贴,正如诗作里女孩所说的,“她第一次略微地感受到男孩的付出”。但是翻第一次”、略微”等字眼又使我对诗作里的女孩更加疼惜,是的,女孩需要被爱,更是在被爱中寻找爱,而然却总不能得到满足的爱。“不要总提分手好么。玛之句话出于男孩之口,我们可以感受到男孩的情绪波动与感情世界,但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的更多的却是女孩之前的无助与感情的迷惘,这促使我对诗作里女孩的疼惜之情更加浓厚。
读完了整篇诗作,笔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正如笔者开头所说的,我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没错,我在寻找着这篇诗作的作者的影子。咚蛇知道有时诗作者与诗作的内容不一定存在着某种直接联系,诗作的内容不一定是诗作者感情生活的具体折射。但是通过了解诗作者大概的人生经历,再将其和诗作里的女孩对比起来,我发现了她们俩之间有着某种气质相似,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多才多情,才华横溢,有着浓厚的诗人气质,同样渴望被关爱,却同样天妒英才。诗作者身上有着一股神秘的道不清讲不明的气质吸引着我,而这又是现代社会里少有的,这使得我想进一步走近她的内心世界。上文我提及男孩为何要追逐女孩?纵观全诗,我想诗作者笔下的女孩一定是一位与诗作者一样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的女子,她或是澳洲悉尼大学建筑系的“天之骄子”;或是墨尔本大学翻译专业出类拔萃的女生;或是摄影艺术领域的“佼佼者”;又或是一位才情横溢的当代女诗人,等等。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作里的男孩为何会追逐这个女孩。这里的“追逐”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男女之间的地理距离,而是一种生命成就的高度。我想男孩渴望的或许是舒婷朽曳橡树》里比翼双飞,互相依附的爱情。
的确,诗作可能是现实生活中诗作者对自我或者他人的一种折射。诗作里的女孩无疑是能够引起我们“怜悯之情”的。但是在诗作之外,如果我们要更深入地了解诗作者的话,我个人觉得不能将“同情”等词用在诗作者柳青身上。因为她的一生虽然仅仅三十载,但却活得轰轰烈烈,诗作者柳青的堂妹柳笛在写给梁潮老师的一封信中提到,诗人柳青的摄影作品受到世界各地许多志同道合的“陌生人”的关注和欣赏,她两部电影作品《Untilthe End》和《Soon》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喜与感动,所以在我看来这是引有意思”、有厚度”的人生。我说了这么多,并非仅仅想突出诗作者的“辉煌”。在辉煌的背后,她和她诗作里的女孩一样,可能也会有病痛的折磨,有生活的琐事和爱情的烦恼,以及各种我们想象得到的或想象不到的困扰,所以即便读到了最后,我们也无法而且也不可能解析这个女人生中“最后的抉择”,但请注意,她尽管才高八斗,终归还是一个有肉有灵的凡人,同样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爱,而不是一堆堆的“质疑”。为了更深一层地了解诗作者柳青,此时的我已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对作为诗作者的柳青的认识上,更希望慢慢地走近柳青另外的世界,作为导演、摄影师身份的柳青又会是怎样的出色与精彩。或许你我还会有更加不一样的收获与感动!我不禁期待着与诗作者柳青的下一次相遇,更深入的交谈,如果真的可能,我希望这种相遇和对话将发生在她的电影与摄影作品里……
这篇诗作的最后似乎也没有点明这对恋人的结局,无论诗作外的你我是否认为“这也许是一段没有爱的爱情”,还是认为他们俩的恋情已经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实这只有诗作者本人才能切身体会得到,我们无法对他人的感情加以评论,所以诗作里的男孩与女孩间的爱情到底如何,这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只需要慢慢地感受诗作者所带给我们的感触与思考,然后慢慢地去品味我们自己的人生。逗也许诗作者柳青,这个已经去到天堂里美丽的女孩,也希望她的诗作内外的女孩们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所以,诗作里渴望爱的那个女孩,你一定要狠狠地幸福,请您把本该属于诗作者的那份幸福也一并带上,好吗?就像诗作者的堂妹柳笛在写给梁潮老师的信的末尾提及的,既然她的生命长度已无法延续,那么我们衷心希望她的诗作,她的电影和摄影能够让她继续“活”在这个世界的精神生活里,被记得,被想念,被祝福。
注释: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1.
②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61.
③方东美.生命情调与美感[A].方东美.生生之德——哲学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2013:89-90.
作者简介:骆美霞(199b-),女,广东湛江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