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晋剧的产生以及发展代表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水平,晋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样本。作为一种地方性戏剧,晋剧在明清时期分布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内,受到了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然而在几百年之后,随着现代音乐的不断发展,晋剧也已经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对于晋剧的弹奏乐器,也已经慢慢成为当代年轻人眼中的“陌生之物”。
关键词:晋剧;伴奏乐器;现状;传承
中图分类号:J632;J6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1-0160-01
晋剧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也正是由于条件的制约,才使得晋剧的发展独具特色。而最能反应晋剧发展的便是晋剧的伴奏乐器了,晋剧的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的伴奏乐器有呼胡、二股弦、小三弦、四股弦;而武场则是以鼓板、铙钹、小锣等乐器,因为大多数晋剧以文场为主,所以文场的伴奏乐器又被称为晋剧的“四大件”。四大件中的领奏乐器是呼胡,这四件乐器共同演奏,才行成了节奏鲜明的晋剧特点。对于现代所存的晋剧伴奏乐器,也已经成为晋剧文化的标志。
一、晋剧伴奏乐器的现状
随着现代音乐的飞速发展,晋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慢慢的淡出了圈子,越来越多的当代年轻人喜欢上了当代的流行音乐,而对于之前的中国文化精粹则并没有那么重视。随着现代音乐乐器的迅速发展,晋剧的伴奏乐器相比之下就显得老旧了。晋剧发展于清道光以及咸丰的年代,在那个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晋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当时人们的喜爱。晋剧具有音色独特以及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当时的时代能够带给人们欢声笑语。晋剧的伴奏乐器较为单一,单独再将其拿出来进行创作音乐已经显然不适合当下的音乐发展流程,也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对晋剧伴奏乐器的保养以及更新。而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晋剧出发来完成对晋剧的革新,只有从晋剧根源上打动了人们才能推动晋剧伴奏乐器的进一步发展。
二、晋剧伴奏乐器的传承
要想使晋剧的伴奏乐器在新时代中得到传承,就必须对晋剧做出一定的改变。让晋剧回归到大众视野并使其能够在新时代中发扬光大,要做到这些,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完善:
1.汲取其它现代乐器的演奏技巧。要对晋剧进行完善改进,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呼胡。呼胡作为晋剧的领奏乐器,也算是晋剧的代表。因为呼胡在音乐制作的过程中具有定调、定位以及定把的特,点,导致其在音乐创作中略显死板,这就严重限制了晋剧的发展。所以在晋剧的传承方面,要想对其进行改革,首先必须对晋剧的乐器进行改革。当然由于晋剧产生的历史原因,它的产生也存在着某种思想,可能当时的思想与现在不符。我们可以改变观念,打破“传统规律”,对其进行革新。最后在规矩改变之后,再对晋剧的伴奏乐器进行创新。
2.创作更好的晋剧音乐作品。众所周知,晋剧演奏乐器是以晋剧音乐作品为中心进行发展的。要想使晋剧的伴奏乐器进行更好地传承,就要能够创作出吸引现代人眼光的晋剧音乐作品,而演奏员所进行的工作便是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只有优秀的晋剧音乐作品,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对晋剧产生好感,从而促进晋剧伴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在世界历史潮流中,产生了无数的音乐演奏家,晋剧作为中华文化的音乐作品之一,在晋剧发展的潮流中也出现过不少名家。但是在不少名家之后,晋剧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按其特定的定调创作的,他们的音域基本都保持在一定的度之内,这些特点可能不太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从而导致晋剧不受当代人所熟知。而所谓的晋剧伴奏乐器当时受到了晋剧音乐风格的特点的影响,他们在演奏技巧上的创新与发展在后世的晋剧发展潮流中不但起不到促进的作用,相反而阻碍了乐器性能的提高。
3.培养高素质晋剧演奏员。结合当时旧社会的历史条件,当时旧社会的戏曲艺人受到当时的影响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就以晋剧来说,他们虽然具有超高的音乐天赋,但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阻断了在为音乐创作的过程中的发展。而现阶段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要想促进晋剧演奏乐器的传承,加强晋剧演奏员的个人素质以及综合修养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晋剧演奏员的素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晋剧在音乐发展的潮流中也会受到推动作用。晋剧教育不可忽视,他为中国音乐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要保证不让珍贵的音乐资源迷失在音乐长河之中,培养高素质的京剧演奏员是必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晋剧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受到传统历史的环境影响不能得到很好的完善,当然在现代人们的审美中,也更偏向于流行音乐。但总地来说,晋剧在中华文化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晋剧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要想使晋剧的伴奏乐器得到良好的传承,就必须使晋剧的音乐风格得到创新,从而进一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为其以后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有责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更有责任为振兴晋剧伴奏乐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宇.论晋剧伴奏乐器的现状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9(19).
[2]王雯.新媒体时代下晋剧艺术的管理与推广[D].太原:中北大学,2018
[3]高燕.晉剧艺术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