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世界整体性的趋势化日益加剧,发展不再局限于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密切交融的的关系也在物化之外的世界得以显现,潜移默化。艺术具有促进科学发展的一面,科学也会反过来影响哲学,进而规范艺术世界;人文科学的内容广泛且复杂,运用艺术语言去表达人文科学,则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文章通过探讨艺术与人文科学的相互交织共融,揭示艺术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总结两者间相辅相成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艺术;人文科学;表现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1-0021-01
一、艺术与人文科学
(一)藝术语言
在艺术界领域里,艺术存在状态各异,但表达情感和精神寄托的语言是统一的。在探讨何为艺术的问题中:弗洛伊德,提出艺术是心灵世界的体现,这种观点对艺术的阐释存在狭义却又无限接近。试想在人的精神领域中,亦或是对现实生活写照的梦,难以可见且不易表述出的第三世界世界,此刻的艺术语言表达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吴国盛教授,指出陶器的出现是技术史一个重要的标志,这又使得艺术有另外一.种阐释,那就是“手工技艺”。
人作为,服务对象,且作为“手工技艺”的实施者,提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由此艺术便是一场关于人的活动。
综上,艺术可以概括是人为的、有目的的、表现性的、劳动行为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可以加以任何修饰,极具可塑性,视觉强烈且精神丰富,产生于意识形态之中,是农业社会技术文明的表现,也是人文科学的产物。
(二)人文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文科学的起源总是伴随着哲学的思考开始,不分地域,人文科学表现出厚重的人文精神。在西方中世纪(476-1453年)时期,基督教占统治地位,人文主义逐渐显现。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孕育发展,此刻的人文主义形成固有的哲学内涵,开始作为一个深刻影响各个学术领域的时代思潮而存在。在中国古代,古哲学家们对智慧的探寻从未间断,集大成者体现在儒家思想中的“六艺”。武汉大学的成立表现出了人文科学的近现代转型,为中国的人文科学奠定基础。古人云:物质无所归,为流浪者;精神无所归,亦为流浪者。简言之,人文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是精神物质文明的倒影,也是意识形态社会中的秩序合理规范化过程。
二、艺术与人文科学的交融
(一)艺术中的人文科学世界
当人文科学在人文精神引领下,受外界不同形态的知识理论塑化填充时,逐渐趋向政治化倾向。武汉大学李维武教授,在他的人文科学概论教学中说过人文科学的核心构成其价值体系是揭示人的生命存在活动文化永恒;阐发人的存在与活动的意义;建构一种精神驾驭。由此看出人文科学价值体系的复杂性和取向的多元化,艺术则要表现出足够的包容性,在与人文科学的交融中表现出感性与理性的联系,也展示出感性同感性之间的磨合。艺术表达的人文科学内容则是围绕人的内心和实践活动,通过粉饰作用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途径,将人文科学的需要表现得恰如其分,使人文科学的任何受阅或体验的方式内涵化。
(二)人文科学中的艺术表象
人文科学中的艺术存在附和,这是艺术服务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自身发展有固定的一面。李维武教授指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在内容上表现出:注重人的描述,批判教会和神学;语言上,大多数人使用本民族国家的语言进行写作;题材上,实现了多样化。由此发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深受人文科学的影响,发展方向倾向表现以人为中心的主观世界。当人文科学价值体系在某时期内受到扭曲时,艺术则会将它天性表现出来,在精神层面表现出更加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世界形成强烈的鲜明对比,极受触动。
(三)人文科学的艺术化表达
在历史范畴内,人文科学的价值依旧围绕人的需要问题展开,它以人的社会存在作为研读对象,艺术则是记录人的生命文化活动的手段,进一步阐释人文科学,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艺术的表达不再是纯粹的感性表达,它在理性思维的边缘试探,尝试以自身的实用性向接收对象传授“知识”和情感。而这个“知识”则是科学,一个充满科学的艺术世界,人文科学与艺术两者相互融会贯通。弗洛伊德在《梦的释义》中提出:“有一个梦就是这样一个画谜,而我们的前辈则按照释梦艺术把它错误地判断为一件艺术作品。”这是基于一组图画字谜的描述,它在向人们传达生活中运河通航的信息,而被外界简单的认为是艺术作品,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臆想表达。所以人文科学的艺术化存在一个分界点,必须合理掌控。
三、结语
结合艺术创作活动,将其语言运用到人文科学上表现概念客体活动,更好的阐释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将艺术的表达形式运用到人文科学之中,更加形象直观的发挥着指导规范的作用;将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引用在人文科学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史长河里,是历史与现在的交流碰撞。简而言之,当艺术的存在得到正视,便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继而人文科学的包容性不断得到肯定,两者之间的种种也会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且批判性的看待。
参考文献:
[1]李维武.人文科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弗洛伊德.梦的释义[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3]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