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借助典籍和教化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数千年。今天,这两种文化传承手段仍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在操作上,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产生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233-02
“文化”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然而也是一个从古至今都未获得公认定义的概念。文化名人余秋雨说,国内外对文化的诠释,被承认的大约有200个。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可追溯到《易经》,西方则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塞罗。《易经》贲卦的象辞上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是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或自然规律;而“人文”则是指人伦或社会规律,即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关系。这些关系具有一定的纹理表象,亦即有一定的规律。这段话的意思是:天生有男有女,男人阳刚、女人柔弱,刚柔交错,此乃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一对对夫妇而化成家庭,再从一个个家庭而化成国家,进而由一个个国家而化成天下,这是人文,是以文教化。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以明察耕作渔猎之时序;还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推及至天下,以成“大化”。“人文”既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又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同时,“人文”既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又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由此可见,所谓人文,是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分水岭。从这个意义上说,“化即“文明”。而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却说,“化是心灵的哲学(或修养)”。可以说,从源头上考究,中国人对“文化”的最初界定着眼于“文明”,西方人对“文化”的最初界定着眼于个人的知识(或智慧)
今天,汉语大辞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水平。
这样界定“文化”,可谓是集中西方对于“文化”最初界定之大成。涵盖了“文明”和“知识”(或智慧)两重涵义。依照汉语大辞典的释义,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华夏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中华大地各地域、各民族文化要素而沉积的。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惠及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之后,还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它的传播更加迅速,影响也更加广泛。
曾经辉煌的四大古代文化一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和古代中国文化,前三种文化后来陆续凋零,唯有古代中国文化历经风雨而不衰,传承至今,而且影响广泛。古代中国文化,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传统文化,它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除了自身具有的追求大一统的驱动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外,最为关键的就是注重文化传承。其传承的手段有二:一是典籍,二是教化。
华夏民族具有重史的传统。具体表现是典籍完备,史学发达,。《尚书·多士》记载:“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知道,只有你们殷的先人才有记载历史的文献典册,记载了成汤灭夏的事。说明中华先民在殷商就已经有了历史典籍。若是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来看,最早有典有册的史书应该起于周。其中,《春秋》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西汉的《史记》既是最早的纪传体史,也是第一部正史。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把对史学功能的认识提高到全新的境界。其后的两千多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修史书和大规模整理文化典籍。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记录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当然,承载历史典籍的是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一直使用并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与古印度的象形文字,都先后销声匿迹。唯有方块汉字长盛不衰,使中国古代文化得以一脉相承,传之久远。
华夏民族还有重教化的传统。“教化”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教育感化,最早出现于《诗经》。《诗·周南·关雎序》有“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说法。作为单独使用的词语则源自《战国策》。《战国策·卫胥靡逃之魏》记载: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日:以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日:“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①之后,《荀子·议兵》中再次使用“教化”一词,他说“礼义教化,是齐人也。”据此可以推断,教化”一词的初始含义是“上所施下所效”,具有政治统治功能。而将“教化”制度化则始于汉代。董仲舒在《对贤良文学策》中说: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四在这里,“教化”虽仍具有政治统治功能,但是已经由治民之术演变为“以教化为大务”的国策,担负着化民成俗,以及预防犯罪等重要职责。随着历史的演进,“教化”的功能不断扩展,集政治统治、道德教育、知识传授于一身,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获得超然的地位,成为儒家“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的工具。
既然典籍和教化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段,今天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仍需要借助这两种手段。这一点毋容置疑,问题是:如何借助典籍和教化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破解这一问题,必须明确,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因此,借助典籍和教化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指出:“狁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时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烟这为我们借助典籍和教化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方法,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因为对大学生来说,课堂是其接受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门课,思想品德课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要开动脑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介绍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籍,讲解一些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的事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主战场是校园,因为对大学生来说,校园既是其生存地,也是其养成品行的环境。一所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曾提出“泡菜理论”,他认为,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缸里的泡菜汤。因此,我们必须在校园文化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感染、熏陶莘莘学子。
网络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的阵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阵地。可利用线。上的网络课堂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开设一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栏或工作室。全方位覆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打造阅读体悟分享平台——“师说”,培育向善向美、求知探索的人文精神,使文化底蕴和价值品质潜移默化植入学生内心;举办《<幌马车之歌>的采访与书写》和《王阳明及其心学的精神智慧》等人文讲座。主讲,人从校内名师到知名学者,再到著名作家,主讲内容涉及哲学、文化、历史、书评、影评等,知识覆盖面广,满足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学生线上线下参与相关主题讨论近千余人次。
运用“互联网+”,打造新媒体时代微课堂知识库、微直播互动场、微言论思想堂。微课堂对接文化课程录制网课视频,覆盖全校学生,累计播放12831次,成功搭建起了“互联网+课堂”平台;对师说等线下活动进行微直播,构建微直播互动场,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微言论思想堂征集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教师对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微看法和微观点,使时事与文化热点在学生中有关注、有思考、有讨论、有共识,引导学生理性思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三全育人”试点改革。工商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成立MSART工作室,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传承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在陶冶艺术素养的同時提升管院师生美育情操和人文修养。MSART工作室带领学生走访上海地标,感受海派文化,品读上海历史,凝练上海精神。并以“互联网+”为主要输出模式,开展线上摄影展、分享会。从2019年开始,MSART专题共推出推送14篇,阅读量总计达到4396人次。2019年秋季学期线上又添加了新栏目“嗨上海”,共发布8篇推送,以线下走访和沉浸式录播的方式,使广大师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海派文化和上海精神的人文景点与展览,受到一些学生的追捧,线下跟展与录制学生也从管理学院辐射到其他学院。
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也将触角伸向了抖音等新媒体运营方式。2019年秋季学期我们基于字节跳动和抖音达人运营模式开展2场交流分享会,大量调研大学生对此类新媒体的关注视角,通过创造模块,矩阵化管理,扩大网络思政和“第二课堂”自媒体的影响力和活力,来提升管理学院师生美育情操、人文修养和理想情怀,以更好的平台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大生思政教育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文化、实践、网络三位一体大空间。
“微光微影”微电影大赛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团委于2017年筹备的文化创新性比赛,在学校各大专业性比赛中独树一帜。该大赛旨在为开拓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的新探索。以比赛为平台,为有拍摄、表演或撰写剧本爱好的大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台,为影视爱好者提供学习的平台。是一个文化性强、专业化水平高,独具特色的创新型文化类比赛。
“微光微影”微电影大赛在发掘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微电影剧本的同时,还承担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青春正能量的传播。每一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都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文化创新能力的考验,每一部微电影作品都是学生表达内心世界的端口。比赛以线上和线下联动的方式,让灵感和创意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通过独特视角和不同风格的创意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百花齐放高校文化氛围,以艺术人文的手法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微电影作为能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几分钟到60分钟的流行影片新形式,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在校园内举办微电影大赛,能推动实践育人的建设,也能体现文化和网络育人。作为商科性院校,校内举办的比赛大多以学术类的比赛居多,因此对于学生缺乏一些艺术人文气息的熏陶。希望“微光微影”微电影大赛能推进文化、实践、网络三位一体大空间的构建,使其成为一项具有高专业性、高质量、高包容性的别具一格的赛事,能吸引到来自各大高校的学子参赛,在发掘优秀微电影作品的同时,传播文化正能量;在输出本校校园文化的同时,使不同学校的文化与思想碰撞,将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般融入思政教育中。
文化育人绝不是文化的单向传递,而是通过向受教育者播撒先进文化的种子,使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产生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无论通过什么样的路径,都不能背离这一大方向。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以特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的。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创建实践育人平台,使中华优秀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遵循科学育人路径发展。从而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才、有为新青年。
参考文献:
[1]缪文远,缪伟,罗永莲.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南朝)范晔.周殿富,方铭(校注).后汉书人物全传[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