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车”簋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315
周舟 秦欣欣

  摘要:哗”字铭文铜器种类繁多,但器形不大,皆出现于商代晚期。“车”字作为金文,在商代的青铜器和甲骨卜辞上有所出现,其代表的含义应为商代的族氏名。“车”字铭文铜器的出现,也进一步说明商代“车”族的政治经济地位。

  关键词:新乡市博物馆;牟”簋;青铜器

  中图分类号:TS941.7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133-01

  一、引言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簋,在其器底内壁刻有“车”字,故名“车”簋。此簋保存完整,更有“车”字铭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车”字作为金文和甲骨文多次出现在青铜器和甲骨上,其传递出的历史信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二、新乡市博物馆馆藏“车”簋概述

  1950年,“车”簋于安阳出土,后交付原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1958年交拨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现为国家而二级文物。此簋高14厘米,口径19.5厘米,腹径18.7厘米,底径14.4厘米,重1.48千克。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为盛放黍稷之用。簋在使用时所以多与鼎组合,当亦是与用途相关,因鼎专用以烹饪或盛肉食,而簋则专以盛放黍稷食粮。

  此器口沿外侈,鼓腹上渐内缩至颈部,最大径在下腹部,高圈足。颈饰夔龙纹三组,间饰三兽首,腹部饰竖瓦棱纹,圈足饰带形夔龙纹,以扉棱间隔。其内底铸有“车”铭文,外底铸有“井”字形线条,线条之中有浮雕人面像。根据朱凤瀚在《中国青铜器综论》中对青铜簋器形的分型定式,此簋应为Aa型II式,属商代中晚期。在根据严志斌《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对“车”字的分期,此“车”字为直衡,应为殷墟三、四期,即殷商时期的中晚期。@因此,“车”簋为商代中晚期青铜器确定无误。

  三、“车”字铭文含义.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车”簋铭文为单一“车”字,除此簋外,传世和出土的带单一“车”字铭文还有“车”學“车”觚、“车”疊、“车”觯、“车”瓿、“车”戈等青铜器。另外,还有“车父己”“车父丁”“亦车”“车徒”、涉车”“车買”、亚车邑”等含“车”字铭文的青铜器。苗利娟在《郑州地区出土商周金文》中认为,“车”字铭文非常常见,除表其本义车辆外,还可作为族名、地名。商代铜器铭文中常见‘车'、车+祭祀先人名的铭文形式”。⑧因此,“车”字铭文青铜器应为“车”族所属的器物。根据《中国青铜器综论》中对商代金文常见形式的归纳,商代的单字金文多为“家族之名号”或“作器者名”,用以表明作器者之族属或作器者的名字。④从这点来讲,“车”簋应属“车”族或“车”所有。由于文献的缺乏,如果“车”为族名,该族何时兴盛?又合适消亡?该族地望何处?我们不得而知。因此,我们大胆猜测,殷商时期的某个族群掌管着商王朝车架或者制造车架技术高超,故名“车”族。另也有学者认为“车”是一种职业,为职司引战车者的职业,代表了殷王室部族中有关战争、军事的标识。故而,“车”字铭文器物当属执掌车架的人所有。在殷商时期,青铜器的主人往往都是身份等级较高的人,而“车”字铭文铜器的主人应该不是普通的执掌车架的人,想必是统管车架的高等级官员。更有甚者,“车”字铭文铜器的主,人为驾驭商王车架的人。

  四、“车”簋底部的人面纹饰

  在青铜器。上铸有清晰的人面像往往与祭祀神灵有关,“商代青铜器上的人面像一般代表着'祖灵,是受奉祭的对象,具有神格的特点。”1959年在湖南宁乡市出土的商代“大禾”方鼎,器壁四面装饰高浮雕的人面纹饰,人面五官准确,极有可能是当地部族的统治者或祖先。“这种人面像被铸在祭器方鼎的四面,成为一种受祭祖灵的最具亲和性的凭依物,从而在祭祀中迎待神灵的降临与依附。很明显,人面像面对四方,正含有向四方招接祖灵飘魂之义。”@但是“车”簋的情况明显与“大禾”方鼎不同,“車”簋底部的浮雕人面像被框在一个“井”字形的线条之中,也被高圈足封于簋底。只要“车”簋是正放着,人面像就永远地被封闭在下面。

  显然,车”簋的人面像不是作器者的祖先,应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如果人面像在图像的形式处于一种受制或受抑压的状态,或者处于险危之中,那就带有‘图像巫术的厌制企图。”如按此说,“车”簋底部的浮雕人面像应是与“车”族有着巨大仇恨的人或者部族的代表。“车”簋的铸造者希望通过铸造底部有仇敌图像的铜簋,使之一直处于灾祸的境地。

  注释:

  ①④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5.

  ②严志斌.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08.

  ③苗利娟.郑州地区出土商周金文概述[J].殷都学刊,2016(02):22-28.

  ④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624.

  ⑤王政.战国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类型的艺术美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22.

  ⑥王政.战国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类型的艺术美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22.

  ⑦王政.战国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类型的艺术美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2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