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借造化之形,诉文人真情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444
冯文双

  

  

  摘要:自古以来,古琴以优雅的文化气质、朴素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艺术品位流传于世。作为极具艺术魅力的乐器,几千年来古琴形态只有微妙精细的变化可谓世界乐器发展史上非常独特的现象。本文对历代古琴形制和造型风格展开分析,全面感受古琴创制的科学性、造型的稳定性和风格的多样性,旨在更好地理解中国古琴,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古琴、热爱古琴。

  关键词:古琴;创制;形制;样式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068-03

  一、引言

  古琴又称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被尊称为“国乐之父”,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近四千年。古琴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在琴派、琴史、琴家、琴谱、琴曲等层面,还表现在古琴斫制理念、斫制技艺与斫制审美上的传承。数千年来,古琴从手工工艺、琴器外形、结构、材质等方面,都始终坚持古法斫制,保留住古琴的原始形态,在音色、音质、音量上也得到保证,使得古琴成为中国古代精英群体痴迷的乐器。不少古琴痴迷者不仅生前将古琴视若珍宝,倾家荡产就为了获得一张传世名琴,而且死后都要把古琴带进坟墓陪葬。这种从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非常罕见的痴迷,其神奇的魅力来自琴器本身的所特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在琴器的材质、造型、结构、装饰、风格等斫制工艺方面都有着直接的体现,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斫琴师的审美意趣,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犬音希声”等哲学思想。

  本文从琴器创制、形制、琴体变化、琴器样式等角度,通过追溯琴器发展的历史,解析历代斫琴师寄予在古琴上的审美追求。

  二、琴的创制

  古琴创制大多与创建中华文明的贤圣相关联,如有以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造琴说、有始创稼穡的神农造琴说、还有以先祖圣王唐尧造琴说、虞舜造琴说等等,均产生于远古之世。

  如《礼记》中载:伙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作琴瑟以为乐。东汉蔡邕《琴操》:普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宋朝朱长文《(琴史》序中记载“琴之为器,起于上皇之世,后圣承承,益加润饰。自伏羲作琴,而乐由此兴。”汉马融《长笛赋》:“昔庖羲作琴,神农造瑟。女娲制簧,暴辛为埙。”(李善注:“疱羲即伏羲也。”

  汉代桓谭的《新论.琴道》日:“神农作琴。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东汉傅毅《琴赋》有:“神农之初制,尽声变之奥妙。”之说。《世本》也说:“神农作琴,又日,琴长七尺二寸”。当然,这些传说缺乏考古学上的证明,带有十分浓重的神话色彩。

  《史记·五帝本纪》:“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帝王世纪》日:尧作《大章》,使无句作五弦琴,天下大和。于是景星耀于天,甘露晞于地,朱草生于郊,凤凰止于庭,嘉禾孳于亩。”宋代的朱长文将帝尧列为《琴史》之首:“帝尧宅天下,……当《大章》之作也,琴声固已和矣!”。

  古文献中还有许多关于舜制五弦琴的记载。如《礼记》中有:“昔者舜作五弦琴,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孔子家语.辨乐解》云:普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日: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韩诗外传》中也有“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的记载。

  根据史料记载,史学家、琴学家不约而同地倾向于“夔”,认为虞舜时代的乐正“夔”极有可能时实际制琴之人。夔是我国历史上有书可寻的最早的音乐家。他的活动时期在公元前2179年左右,相当于我国传说中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的后期。在《尚书一舜典》、《尚书一益稷》、《左传》、《吕氏春秋一察传》、《礼记一乐记》、孔子家语一五帝德》、《说苑》、《帝王世纪》等文献中均记有夔为舜时乐正之事。《尚书一舜典》载: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尚书一益稷》云:“夔日:‘戛击鸣球、搏附、琴、瑟、以咏。”《礼记一乐记》载:“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文以琴瑟。”《周礼注疏卷二十二》云:“道,多才艺者。德,能躬行者,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之。”殷商卜辞中亦有“大夔”之名。从上述史籍文字可以推断,尧舜时代颇有功绩与影响的乐官“夔”极有可能是琴的最初创制人,距今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英雄崇拜情结从古就有。而“五帝时代”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时代”,伏羲、神农、唐尧、虞舜这些英雄也许并不实际存在,但他们各个都是有着超凡智慧和能量的圣人,代表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肇始时代。人们之所以将创制琴瑟的业绩,归之于这些远古时期的领袖人物,体现了华夏民族对于文明肇始時代的这些“先圣”、先王”的尊崇与敬仰。

  三、琴的形制

  琴的形制来源于古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天地灵气,借万物之精华,依据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鸟凤凰之形而定。因而古琴有首、额、颈、肩、身、腰、尾及足,像极了一个高洁匀称而美好完整的凤凰,分别对应:琴头、琴额、琴颈、琴项、琴肩、琴腰、焦尾、雁足等。

  古琴的形制从甲骨文及金文中的“乐”字可知,“上丝下木”的“乐”即丝张于木上的琴体形象。古琴的形制,最初为礼器“铖”的外形。

  汉代桓谭的《新论.琴道》证实琴体是:“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可见古琴早在东汉末年即形成,而琴形是依据中华图腾神鸟凤凰之形而定,首广尾狭,形制优美。长约130cm,宽20cm,厚5cm,古琴面板嵌有岳山及承露,分别对应底板的龙池和凤沼。它们分别是琴底部的大小两个音孔。这叫上山下泽,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古琴的形制构造充分印证着古人的宇宙观。

  据桓谭《新论.琴道篇》记载,神农氏创造的第一张琴设有琴弦五条,宫、商、角、徵、羽五根弦,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外合宫商角徵羽五音之意。

  五弦格局在西周时代发生了变革,据汉代应埙的《风俗通》载“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传说所加的第六弦是周文王为了悼念死去的儿子伯邑考改为六弦制,因此六弦也被称为“文弦”。而到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将士的士气,武王又增添了一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七根弦由外而内、由粗到细,依次为一到七弦,分别定为:徵、羽、宫、商、角、少徵、少羽,称为正调。

  七弦分属七星,亦是北斗七星挂在高空的象征。除了五、七弦之说,琴的弦数还有九、十之说,形制亦有大、中、小的区分。《礼孔明堂位》载:“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在《绍兴府志》中有琴零散的记录:“晋人安道有一张琴,比长制要长一尺。”宋《琴苑要录》记录相对详尽,如其记到:犬琴长三尺六村体期之数,广六寸像六合”。朱长文《琴史》载:“《尔雅》大琴谓之‘离,说者日二十弦也。此乃琴之异制也。”陈赐《乐书》载:“盖五弦之琴,小琴之制也。两倍而为十,中琴之制也,四倍而为二十弦,大琴之制也。”又“古者大琴二十弦,次者十五弦。”可见琴弦之数,众说纷纭,有五、七、九、十、十五、二十弦诸说,然最为琴人所推重的琴,以五弦琴,七弦琴为主。

  紧傍第一弦外侧,安有蚌壳做的圆形标志,叫琴徽。琴体在不同的位置根据音律设计有十三个徽位,从岳山到龙龈,依次为一徽到十三徽,以便演奏者弹出不同的声音。七徽以下为下准,七至四徽为中准,四徽以上为上准。十三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居中最大之徽代表象征四年一次的闰月。琴徽多用螺壳和海贝而制,也有用玉石或金制。到了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开始定型。

  古人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琴器上的天、地、年、月、山、水、龙、凤、君、臣、文、武、时间和空间乃天地之道,万物之和,他们是古琴的化身,亦是古琴的精神。

  四、琴的样式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琴一直是文人雅士交流感情、表情达意的工具。其样式发展极为丰富,为其它乐器所不及。历代斫琴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趋向,将古琴首、项、腰、尾等不同部位的弧度曲线进行不一样的处理,虽说琴体的曲线变化非常细微精妙,但正是在曲直、大小短长的巧妙组合之中,形成了变化多样而又和谐统一的样式风格。这些不同风格的样式历经千载而不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琴人的审美情趣,展示和发挥斫琴家的艺术追求,为古琴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气息和精神品味,记录了那个时代下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南宋田芝翁的《太古遗音》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古籍。明初袁均哲根据《太古遗音》所编的《太音大全集》中收录历代不同琴式38种。至明代的《风宣玄品》、《文会堂琴谱》、《古音正宗》等书,所录琴式增加至40余种。清初的《五知斋琴谱》则达50余种。当代制琴家也有不少新创的古琴样式,今人斫琴大师王鹏所著的《钧天斫琴录》录有100种古琴式样,其中有不少是传世精品。

  在存见的古琴中,每款古琴样式均有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最常见的是仲尼式、伏羲式、连珠式、蕉叶式、落霞式、凤势式、师旷式神农式、正合式、响泉式、亚额式列子式、鹤鸣秋月式及宣和式等式样。主要的差别是在琴额、颈部和腰部、尾部的线条造型有所不同。以下选择三种有代表性的古琴样式进行对照分析。

  (一)蕉叶式——最难斫的样式

  蕉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与孤独凄凉、离情别绪相联系:蕉窗夜雨、焚香抚琴充满了感伤。蕉叶样式的古琴因琴体像一片舒展修长的蕉叶而得名,相传为明代祝公望所创制。

  蕉叶式琴琴体酷似自然生长的芭蕉叶。而琴体两侧很薄,边缘曲线自然流畅,起伏卷曲宛如似蕉叶的叶缘。蕉叶式琴首的护轸与其它样式有所不同,常见样式的护轸是左右各两个,而蕉叶式只有一个,由蕉叶的叶柄弯曲至琴底充当护轸。琴额中央仿蕉叶之茎,刻有一长条浅沟。琴腹内部的处理也比一般的样式要复杂。琴膛不能太厚,若将岳山内外的凹槽做得过窄过浅,额头做得过肥过圆,会让琴家耻笑为童子之臂。

  蕉叶式琴难作主要在几方面:首先,蕉叶式琴的外形制作很难把握,琴体造型体现要有艺术感;其次,蕉叶琴琴板要叶子卷边,做成蕉叶叶脉、叶茎形状,由于琴边不规则,如果将两侧的起伏卷曲处做得过宽,处理成一条海带,虽形似蕉叶,但流于匠气,就不是一张品质上乘古琴:再次,琴腹内部的处理非常难把握,琴膛的厚度不可太厚,中间腔体厚度,会直接影响古琴的声音;最后,由于外部造型变化的复杂性使得琴腹的结构处理极为困难。

  正因为蕉叶式琴有如此丰富的变化,所以此样式才成为古琴中最难斫的一种样式,工艺复杂,极其费工,极为难斫,也最见斫琴师的功夫和技能,同时考量斫琴师的审美功力。做一张蕉叶式琴要花费相当于做三张其他样式琴的时间,如果解决好了这些问题,超越了斫琴的难点,就会为世人呈现一张声音和各方面指标最完美的琴。可以说制作蕉叶式琴是制作古琴的顶峰了,所以斫琴师们为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技能,都把创作一张好的蕉叶式琴作为目标和骄傲。

  (二)落霞式——最富女性化的样式

  落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美好的意象:秋水长天、云彩散尽充满了清远古淡之美。落霞式琴造型绮丽、流畅,既富有变化,又不失古朴凝重,器形很美,就如同其名字一样。为最为女性化的一种样式。相传为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所创,亦是古代名琴之一。

  落霞式琴首为常见的方首,最显著特点是没有小蛮腰,琴体两侧对称地分布有波浪起伏的曲线,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从细微的波浪曲线处理中流现出晚霞沉落的丰富变幻之态,尤其漆面黑红互嵌,交相隐现,另加断纹斑驳,斓彩风姿如舞曳于苍穹。如同天空中的一抹晚霞,造型绮丽、流畅,既富有变化,又不失古朴凝重,琴外形像女性婀娜的身姿,造型最为女性化的一种样式。由此可勘其绝佳风骨。

  落霞式琴是古代名琴之一,汉·郭宪《洞冥记》中有句日:握凤管之箫,抚落霞之琴,古代文人观晚霞之变化万端,或发灵感,遂据此造琴形。落霞式琴音琳琅振响,雄浑洪亮,抚之时而若泛舟浩渺湖面,时而感水天相接之壮阔,正是“落霞與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现存最早的落霞式琴是唐雷威所制“彩凤鸣岐”。杨时百先生极为推重,谓其“声音绝佳”。己故琴家管平湖先生在一九五九年新制两张都是采用此式,声音宏亮。

  (三)正合式——最素净的样式

  正合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平和之意。此琴造型素净、大方,此样式冠之以“素琴”最为恰当。相传是明宪宗第七子衡王朱佑禪所创制,后人又称为““衡王琴”。

  在古人意识里,最简者莫过于“一”,涵盖最大者亦莫过于“一”。正合式琴琴体两边以“一”字直线贯穿首尾,从琴首、颈、肩、腰各处一线直下,无一丝变化,琴体浑然一体,此样式若冠之以“素琴”再恰当不过。

  正合式琴将“大巧若拙”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头到尾有角度地收分,犹如一个倒梯形,从结构到配件都采用了极为简练的制法。但在视角上却不显得单调,此样式是极简艺术的代表作。琴体虽瘦,但骨格清奇,挺拔有力。制作此式首尾比例十分重要,琴体无论圆扁,但线条轮廓均要交代得千净利落。以风骨遒劲取胜,整体要给人以光滑爽利、清瘦峭拔之美。在众多的古琴样式当中,琴形简洁中正的正合式实属难得,要知道:古琴的样式,自明清以后,风格多趋向华丽、繁琐,但唯有正合式例外,深得琴人喜爱。

  古琴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琴乐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逐步发展的和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历经岁月沧桑,在近4000年历程发展中,古琴琴器的形态没有大的变化,构造也全无改变。历代斫琴师只在琴器样式造型的设计中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对琴身加以创新性变化,在琴身的制作过程秉承中国传统思想中“轻微淡远”以及“中正平和”的独特审美。蕉叶式秀气纯净,音色甜美,偏宋代审美;落霞式琴体较宽,音色厚实,大气磅礴,偏唐代审美;正合式琴形清瘦简朴、音色潇洒简约,比较全面地融入了儒家中正平和的思想观念,偏明代审美。

  在古琴不同的发展时期,其自身的稳定性和科学性远远超越了乐器本身的属性,已然成为传承民族艺术、文人情趣、工匠精神的一种道器和独特的文化符号。古琴正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欣赏、探索和传承,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相信古琴终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热爱。

  参考文献:

  [1]李村.王爷也制琴一明代「四王琴」簡述[J].紫禁城,2013[2]郭平.古琴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3]郑珉中.两宋古琴浅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04).

  [4]郑磊.唐代以降的古琴形制及其时代风尚[J].紫禁城,2013(10).

  [5]杨青,徐元.古琴艺术知识200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1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