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分析日本丰冈对白鹳极力拯救的态度来思考我国乡村的价值所在及应该发展的方向,同时采用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是恢复乡村民族信仰及凝聚家园精神归属感的特色路径。
关键词:乡村;精神归属;白鹳信仰
中图分类号:Q958.1;J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190-01
文化信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和“活”着的灵魂。没有文化信仰,何来谈人的精神追求。乡村同理,没有文化的乡村是空虚的,也失去了其本土的灵魂。从某种角度来说,假设一个国家其民族精神走向衰落甚至灭亡,也意味着这个民族个性和特性的消亡。
一、日本白鹳的信仰精神
白鹳虽然主要分布于欧洲,非洲西北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南部,也被认为是吉祥鸟,但没想到,它竞是日本的象征物种。日本丰冈市为环山的盆地城镇,自古以农渔立城,保留了较完整的自然资源,成为了白鹳在日本最后的栖息地。这一切的改变来自于二十世纪的到来,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大量人口外出,化学机械逐渐进入农田,日本本以为机械取代了人力,农肥和农药节省了劳动时间,在整体政策都为经济冲高的同时,大自然也发出了信号。曾经翱翔在天空的白鹳,在其肚子里验出超标八万倍的毒物累积,终究逃不过灭绝的命运。因此丰冈人不再相信经济成长率的冲高神话,而是思考白鹳如何生活在现代与未来,寻求一种经济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活形式。就以这样的概念来引导市民和社会为一个共同的信仰,愿意去努力,才有着改变的可能。白鹳的故事恰恰是互利共生的实例证明,一个看似简单的野生动物重生,使得丰冈人重新检视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形式与经济模式。反过来思考,更重要的是他们尊重自然,热爱本土文化,挽回了自己国家的象征物种,有了自己生活的信仰,自己国家的灵魂。
二、我国乡村的发展态势
日本的白鹳就像我国的乡村,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一昧的追求经济。上的开发,导致乡村人口的流失,甚至村里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的“财产”也渐渐没落和消逝。乡村是我国传统村落社会的缩影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1世纪开始,我国的乡村建设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态势。然而“乡建”这个词,在当今社会上越用越火,而真正想做乡建的是可以在一两年内解决的吗?从“美丽乡村”的口号响起那天,中国的村子陷入的情绪化装扮中,纵观目前,无论是政府推动的“美丽乡村”建设,专家倡导“文化遗产”保护,资本开发“乡村旅游”,以及建筑规划的“村居改造”,几乎都难以摆脱资本与权力在其建的影响和掌控,有很多乡村地方已经染上了现代化的余毒。村民也由于意识的浅薄与无知,他们对建筑的审美都是源于对城市的向往并喜欢模仿,这些种种的原因或许会将自己的文化给淹没了。因此乡建方式没有处理好,就会成为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诱饵,并进行其经济利益的开发,但在本质上没有真正的了解和尊重乡村,而是采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手段进行粗暴性摆布和改造。
三、乡村建设真正的核心所在
文化对于乡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中国乡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我国每个村落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原因,从开始形成到至今,在各地也拥有着其独特的故事、艺术文化和传统风俗,但是有些文化在疾风暴雨式社会改造中开始崩塌,其中地方村镇传统的文化精神与信仰等开始走向没落,所以乡村复兴的方法也截然不同。复兴乡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进行村落各方面的了解,才能真正的透析该乡村需要什么。乡村建设是在建设中尊重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系统,强化乡村文化的建设与传承,而不是过多的把城市元素引入乡村,同时肯定乡村历史文化财产和民间社会主体的价值,来唤起村民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感及家园归属感。同时,乡建必须将信念诉诸精神,将信仰诉诸心灵,用民族的文化信仰来填补空白和盲点,重建精神家园,并以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来滋养和建设中国式的现代乡村与生活》。乡村拥有自己的文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只有唤醒乡民的文化自信,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依靠当地村民和文化宣传去振兴当地文化,将人与人、人于神、人与自然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在精神上、经济上共同推动乡村发展,也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才能真正促进乡村复兴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從日本丰冈对白鹳信仰的精神而开展的造町计划,反过来思考我国的乡村建设应链接在地文化、在地资源、在地信仰等基础,上融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来复兴乡村,才能真正让村民感到归属感。
注释:
①萧定雄,一只东方白鹳带来的农业新路日本丰冈的里山共生经验[J].新美术,2014(11):95-101.
②渠岩.艺术视界(渠岩的文化立场与社会表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