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是抒情而浪漫的民族,中国的传统绘画讲求画家的主观情感的同时,也讲究着东方意味“构图”。“构图”也就是所谓的布局,古人所云的“经营位置”。其中,蕴含了绘画者的思考、分析、研究、推敲等一系列的思考过程。最终可以在合理的安排当中,虚实结合,气韵不凡,在绘画当中,展现不一样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效果。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当中,体现了“构图”当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在长期的不断碰撞和交流当中,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体现重要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困”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151-0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的过程中,更加倾向的是“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的理念。中国画重气势,画家个人的气质、修养不一样,所展现出来的绘画风格也就不尽相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画人物,头是主而体积小,只有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人的头部,才可以将情感神韵体现出来。构图之妙就在于虚实对比变化中求统-0。相互配合,协调呼应,这样才能构建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构图要注意平衡,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当前,随着政治、科学和经济的不断延伸,人物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工笔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时候,也需要吸收其它画的优势性。增强题材的内容,在“构图”当中,转变现状,体现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二、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的艺术特色体现的措施
(一)“以线代面”的造型手法
从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角度看,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线条造型的方式,体现造型的骨干,强调对线的使用和理解。不管是古代的工笔人物,还是现代化的工笔人物,都需要在造型当中不断的提炼,展现中国工笔画的灵魂。在民族的绘画当中,简练与“传神”的关系,体现造型上的优势性。另外,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将工笔不断的细化,粗炼简化矛盾,进而形成骨千线,体现高度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概括性的能力当中,达到传神的境界2。
(二)“多点透视”的艺术特色
提到构图,就会想到透视。在绘画的艺术术语当中,最先提出的就是西方人,在视觉规律的展现上,使用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当中,展现出了近大远小的艺术特征。在西方的聚焦透视当中,就像照相机照相一样,需要先固定一个立脚点,之后,需要在镜头的写实当中,感受到空间感的限制性。不一样的理解当中,中国传统人物画就和西方的人物画展现了不一样的画面。例如: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当中就已经意识到了“三远”的重要性@。将这样的构图方式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中国画存在不一样的固定立脚点,在不受到视域局限的时候,可以根据作者的感受,移动立脚点,展现出不一样的多点透视感,也就是所谓的散点透视感。最为出名的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属于多点透视的典型。在这个画面当中,可以看到一千多个衣着不同,神态各异的人物。需要在不一样的画面当中,穿插着不一样的活动场景。构图错落有致,在给人们戏剧化的感受同时,也将节奏感和韵律的转变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
(三)以“我”为中心,兰大从小,尊大卑小”的艺术特色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传统的人物画,更加倾向的是以“我”为中心,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构成关系,才展现了“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主次关系。例如: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主要展现的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千布和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展现了当时情况下,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甲。体现了当时情况下,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从构图上思考这个问题,所有人物是从画轴的中心开始,向着两边进行延伸。其他的人物会按照功能的不一样,分工到不一样的位置。左边属于全图的焦点,画面上所展现的是唐太宗被众多的宫女簇拥着端坐于步辇当中的画面。从左面看,第三个人物就是使臣禄东赞,接着就是翻译官。三个人依次排列,没有任何装饰,但是展现了拘谨性。右边的部分也是以唐太宗为中心的,左右簇拥不一样的仕女。在中心找到之后,就会把中心人物和“两把屏风扇”还有“步辇”,“一展旌旗”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现了不一样的地位和身份等。从画面当中,可以看到中心人物的目光深邃,气度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在威严的表情当中,看到了祥和的景象。这样的唐太宗就给人一种一代明君的威严和对周边使者的友好情怀。最终,让大家感受到大唐盛世的局面。
(四)“传神”的艺术特色运用
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理念与特征,大家在人物内心的世界当中,展现了一样的特征。例如:五代顾闳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是体现了叙事性绘画过程。在这个绘画当中,体现了开宴行乐的场景。在不一样的线条当中,展现了不一样的层次感,体现了不一样的韵律。在细微的观察当中,韩熙载家夜宴的情景,通过绘画的方式,淋漓尽致的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在画面中,每个人的形态各异,个性凸显,笑容面貌栩栩如生。例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还有以上提到的画面,都体现了构图的奇特,展现了时代的特征。在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中,体现了不一样的艺术特色,完成了历史、地域文化的大融合。
三、实践分析
从实践的角度看,2018年工笔人物画《慕名而来》所展现的是一个慕名来革命老区照金旅游的时尚女孩。以点带面的方式获优秀奖(最高奖)。在当代多元语境的背景下,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慕名而来》在创作的过程中,选题属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潮和对真、善、美的追求,體现了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实践证明,激情感悟的产物就是美术作品。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身边的人和事。在构图的角度上看,边框、骨架和位置的都体现了视觉的效果和情感的共振。在这里使用的是竖长形边框,画中站立的人物处于高耸的“照金牧场”当中,和牌匾、栅栏等形成垂直的感觉,给人一种天高云淡,慕名而来的景象°。在这里使用的构图方式是,牌匾占满右上角,重颜色是在画面下1/4的位置上行,左上方属于空白,给人一种,空旷感还有方向感。画面骨架是在“三七开”的原理上,占据了70%的垂直元素,给人一种美感。构图扩大到高2.3米、宽1.2米,丰富画面,增加细节。接着,使用了边缘勾白还有3D颜色呈现立粉效果等方式。在画面的制作与构图上,先是在精确的小构图当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在大稿子当中,增加细节部分,分析画面的形式。另外,在熟宣当中开始过稿、勾线,制作的要求需要一丝不苟,向着更高的品质进行延伸。在经历了大胆的尝试之后,就形成了心目中的《慕名而来》,体现了拥有展厅观赏性质。表现出时代性的时尚感,具有创新的思路,立于本土,视角效果丰富,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增强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式表现力。
最后,在《慕名而来》的感悟当中,可以发现,在进行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的时候,需要立足于本土化,在时代的基础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象征。从世界美术历史景点的创作作品当中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糠。注重传统文化和本土化特色的相互结合,在时代的创新过程中,不断的前进,不断的与时俱进。另外,使用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法也可以创新形式,展现不一样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效果。工笔人物画作品《慕名而來》当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国的工笔人物画从刚开始的年画形式当中分离出来之后,就主要服务于现实的社会人物形象,秉承于主题的表现。接着,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工笔画也开始在造型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的素描解剖和结构等内容。从当代艺术的角度看,今天工笔画强调创作在当下,也在强调着构思重于创意,构图重于设计的思想。更加倾向的是世界的大格局和大情怀,体现现代化的繁荣昌盛。还有不少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主要倡导的是以民族为绘本,将历史和地域文化相互结合起来。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转变了原有单一的局面,呈现了多变的局面。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诗、书、画、印”都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艺术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构图属于一幅画的结构和骨骼所在。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角度进行分析,体现了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的独特性。这些都是属于传统的文化遗产,是不可以摒弃的财富。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延伸,需要在尊重和继承的情况下,有所突破,有所展现,有所创新。不能辜负古人留下的文明,但是还需要继承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文明,表现现实的社会人物形象,服务于主题表现,增强了视觉效果。
注释:
①宗宏岗.永乐宫壁画艺术对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②蔡晓满.艰难复兴——浅谈近代以来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契机[J].科技信息,2018(35)
③张淑元.当代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J].理论与创作,2002(02).
④黄墨.高校美术专业工笔人物画教学理念与方法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8(09).
⑤曹琳,陈依楠.当代高温颜色釉粉彩人物综合装饰艺术研究[J].中国陶瓷,2016(06).
⑥刘英.浅谈中国画的艺术风格与特点[J].艺术教育,2016(07).
⑦卢珊.浅议当代工笔人物画新绘画语言的审美形态[J].艺术教育,2016(0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