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非遗进校园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150
摘要:近年来,“校园”日渐成为传播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空间,非遗进校园已成为各地区普普及非遗知识、宣传非遗文化的普遍做法与有力措施,许多学校尝试将非遗课程融入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在弘扬非遗文化的路径中助推学校发展。非遗保护对学校发展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非遗保护在学校推广面临什么困境,非遗保护如何与学校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这些问题成为非遗进校园的关键,笔者尝试以白云区“洪拳进校园”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洪拳;进校园;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264-02

  一、非遗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一)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第二条(三)提到:“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重点任务中提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上相关规定都提到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对非遗传承保护的必要性,为非遗进校园提供了法律与政策依据。

  (二)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性

  第一,非遗进校园有利于改变传统口传心授、以师带徒等单一化、小范围的传承方式。

  非遗文化是一种源自农耕社会的活态文化,传承人多居住在以熟人社会为社交网络的广大乡村,乡村成为主要传承场所,传承人多年事已高或已辞世,年轻一代伴随着加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多外出务工,许多乡村呈现青年空心化现状,在乡村社会青年人群不足的现实下,非遗传统技艺项目学习难度大,耗时长、见效慢、收入低的特点更加剧了乡村非遗传承的困境,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人走艺绝”“人亡歌息”的濒危境地。在此客观背景下,非遗进校园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校园作为非遗传播的重要场所,可以为非遗传承保护创设有利条件,校园传播具有广覆盖、可持续、快速性的特点,齐全便利的教学设备,集中統一的教学场所,不同年级的教学对象,常态有序的教学管理,这些都成为开展非遗培训教育的重要推手,能够改变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探索新的传承方式。

  第二,非遗进校园有利于促进非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非遗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门类,种类多样,内容丰富,非遗可为学校课程设置提供各式素材,成为课程设置的重要资源。在素质教育引领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将非遗内容纳入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完善学校的课程体制,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深化学校课程内涵,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非遗文化根植民间,多蕴含着生动的民间实践与各种朴素美好的思想情感,在其课程长期浸润下,学生们的品格素养与身心发展都能得到有利提升,这对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办学理念,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发展无疑有持续助推作用。

  第三,非遗进校园有利于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消费主义盛行,年轻一代面临着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部分年轻人热衷于追捧流量明星,沉醉于虚拟粉丝社区,唯明星价值观为准,缺乏足够的认知与辨识能力,视传统价值观为落后时代遗留。部分年轻人偏好“过洋节”“跟洋风”,圣诞节、万圣节等外国节成为年轻人集体狂欢的首选,而对中华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等则置若罔闻,更勿论理解其文化内涵。此外,在课外课程学习中,钢琴、吉他、小提琴等西洋器乐课程培训点门庭若市,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琴、扬琴、二胡、琵琶课程培训点却是门可罗雀。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如何利用好文化全球化的双刃剑,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成为文化发展的重难点。从非遗进校园入手,及早向年轻一代群体撒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年轻一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增强年轻一代的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其文化自信,进而促使其形成文化自觉。

  二、白云区洪拳进校园的实践经验

  从2014年开始,为进一步推动洪拳在校园的推广传播,我区在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第二小学、良田第二小学开展了洪拳特色课程教学,笔者在收集和整理竹料第二小学、良田第二小学洪拳特色课程教学资料的基础上,梳理总结“洪拳进校园”的经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以生为本”,从洪拳与学生的特点出发,开设洪拳校本课程

  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洪拳课程立足“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如竹料第二小学通过组建洪拳武术兴趣班,每周三下午开展洪拳训练;良田第二小学结合学校的“鼓乐特色教育”,将洪拳作为“鼓乐特色教育”中的重点内容,贯彻、落实每学年每周开展两次洪拳授课、学习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洪拳的历史渊源、基本套路等内容,并成立洪拳兴趣班,从全校各个年级中招收洪拳队队员共200多人,定期加强洪拳训练。

  (二)以传承人为传承核心,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打造洪拳教学梯队

  为让洪拳校本课程走得更远,弥补洪拳教学师资队伍的不足,竹料第二小学与良田第二小学经过联动体育科组力量,由体育科科组长牵头,开启洪拳师资队伍培训计划,科组邀请市级非遗传承人冯亦慧到校指导体育教师,对各体育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定期定点开展洪拳训练,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从熟悉洪拳的历史文化内涵再到熟练掌握洪拳基本动作,以身示范,发挥自己作为体育教师的特长,逐步掌握洪拳教学要领。经过几年的尝试,通过传承人培训体育教师这种“以点带面”的传承方式,目前竹料第二小学与良田第二小学已逐步打造出一支熟悉洪拳教学的梯队教师队伍。

  (三)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省市区各项活动,增强洪拳文传播力度与水平

  为拓展洪拳传播空间,近年来,竹料第二小学与良田第二小学均以“走出校园开放传承”為理念,多次参与省市区各项展演与比赛活动,如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广州赛区)、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广府武术文化节、白云区武术大赛、校园艺术节等,通过在省市区级各平台与各武术界朋友与武术专家的切磋交流,既能够展现洪拳风采,增加洪拳的声望,扩大洪拳的影响力,又能够不断提高区内洪拳水平,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

  三、非遗进校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形成了传承合力,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急需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下文分别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第一,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非遗进校园也没有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引导,同时对开展学校也并没有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目前,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支持,许多有意愿开展非遗课程的的学校难以推广此项目。另外,非遗进校园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均为学校自行操作进行,缺乏科学的非遗课程实施方案与非遗课程考核评估方法,这造成了非遗进校园课程的随意性,不利于其全面、持续与深入的推广。因此,在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与制度上加强对非遗进校园的引导与支持,提高各方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其次,应加大对非遗进校园的财政投入,设立洪拳保护专项资金,保障稳定的经济支持。再者,应制定规范化的实施方案与考核评估方法,为非遗进校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第二,师资力量匮乏,合格师资力量培养难度大。

  目前,非遗进校园主要依赖非遗传承人,或者非遗传承人与学校老师单一结对进行,由于目前各类别非遗学徒较少,师资较为匮乏,非遗校园培训工作主要由传承人承担,时间与精力的有限加大了培训的强度与难度。另外,传承人虽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能力,但对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掌握较为缺乏,反之,学校教师虽熟悉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但对非遗项目的实践要领却知之甚少,这都直接制约了培训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材开发与课程匹配度较低,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

  目前非遗进校园多有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教材配套使用,教材编排多以非遗项目内容介绍为主.主要包含传承人实践教学图片及套路解说文字,专业术语居多,对于教学对象而言略显枯燥,知识呈现方式不够生动,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学生对非遗项目的掌握。针对这种现状,建议学校在教材开发上联动教材编写专家,传承人及在校教师共同参与,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编写中注重多维度地、互动式地营造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们真正亲近洪拳,热爱洪拳。

  四、结语

  校园已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非遗进校园也成为许多区域传承保护非遗项目的常态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非遗进校园面临着各种发展困境,从相关政策引导支持入手,联动各方传承力量,坚持“以生为本”的传承理念,开发融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教材,才能持续让非遗进校园焕发生命力,更好地推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1]吴文科.非遗如何“进校园”?[N].中国文化报,2014(06).

  [2]邓美莲,赵兰.非遗入校园:面向未来的非遗传承之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

  [3]张涛,张域,孙丽.“非遗”项目进校园、入课堂的教育实践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作者简介:陈君慧(1986-),女,广东汕头人,大学本科,助理馆员,非遗传承保护,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