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提出“教习阅”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多元化、多形式、多场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练习和阅读结合起来。旨在探讨这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多元化艺术设计人才,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和影响,提升艺术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222-01
一、新媒体环境下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式各样的媒体终端向客户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信息和娱乐服务。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教学形式可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在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和思维拓展时,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以培养适应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有其一定特殊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其涉及诸多方面,如: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它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其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单一的教学过程,单纯依托教室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挖掘学生潜力,自然也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习阅”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探索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互联网飞速发展,科技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普遍以课堂为中心,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需要新的突破和改革。“教习阅”是将教学、练习和阅读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多形式、多场地的教学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网络平台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在场地、资源等各个方面上的局限和不足。
在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启发,引导学生从对拘泥于教室作课堂的学习模式到延伸至图书馆的深度阅览的模式,培养学生对专业书籍知识点和关键词的提炼,从素材搜集到资料调研,通过教学、练习和阅读结合的方式,锻练学生调研、概括、提炼、绘制和表现的综合设计能力,这也为嵌入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教习阅”的教学模式正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资源进行查找、归纳和分析。
三、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纵观当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学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图书馆合作,创办阅读推广活动“寻找名画背后的故事”,采取征集故事、举办专题展和书展、讲座等形式,让全校师生都能加深对艺术的了解,拓宽自己视野、陶冶情操。将百余幅经典名画制品张贴于图书馆的书库、阅览室、走廊等公共空间的墙上,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就置身于艺术氛围中,这也打破了图书馆在学生群体心目中的固有印象。此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在全校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学生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课程展也和校图书馆合作开展,不仅仅在艺术与设计学院进行展示,还将优秀作品转至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展示。这不仅仅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更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同期进行的是面向全校师生的课程展讲座,不仅仅解析作品,还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安排、课程作品要求进行清晰明确的呈现。其中设置了学生自我剖析作品,分享创作过程的环节,这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第二课堂”引至图书馆,不仅使本专业同学深入阅读,也对非专业的讀者群体进行了开发和培养,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和影响,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地启发式教学。图书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在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不足,不仅使本专业同学深入阅读,也对非专业的读者群体进行了开发和培养。传统课堂和图书馆的创新结合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和影响,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为“理论教学、拓展阅读、创作实践”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实践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传统藏书,网络平台,图书资源,场地空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方感官,让学生有更多的新鲜感,才有更多的激情投身于课堂,使课堂气氛变得高效和谐。让学生近距离感知艺术,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思考和探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基金项目:2019年武汉轻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Q2019004,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项目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GB039。
参考文献:
[1]谭吉武.“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探析[J].艺术教育,2016(01).
[2]李海艳.阅读、思考与对话——艺术设计院校通识教育非课程形式探索:从论坛建设说起[J].设计教育,2015(02).
[3]李志远.互联网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的多样化教学路径[J].考试周刊,2017(5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