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汉剧作为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之一,凭借其成熟的表演技法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流传至今。广东汉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吸收了广东客家庙堂音乐、小调等,不断对其表现方式进行创新,在发展中得到了诸多听众的认可。旦角作为广东汉剧表演中的关键角色,与其他戏曲中旦角形象相似,主要由女性扮演这一角色。本文主要介绍了汉剧旦角中的花旦这一形象,并对其在广东汉剧艺术中的表演技法进行分析,希望为广东汉剧艺术文化的传承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广东汉剧;花旦艺术;表演技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40-01
一、引言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其需要更为多元化的精神文化产品,将此产品作为自身的精神食粮。广东汉剧作为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其在发展中不断将新元素融入其中,使其表演技巧和表现形式更加成熟,突显出一定的时代性。对广东汉剧花旦艺术的表演技法进行探究,一方面可以让更多观众深入了解这一角色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为广东汉剧传承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二、广东汉剧花旦艺术概述
(一)广东汉剧旦角介绍
广东汉剧中旦角主要由青年、中年女性來担任,旦角可以分为青衣、乌衣和花旦角色,在表演中通过服饰、唱腔以及肢体语言等将所扮演的角色形象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旦行中正旦表演要求达到“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目的,比如广东汉剧《秦香莲》中的正旦——秦香莲;青衣就是大家熟悉的扮演大家闺秀这一角色,其表演要求与正旦相同①,比如广东汉剧《林昭德》中的青衣——王金爱,扮演者可以借助自身柔软身段、水袖以及言行举止等,将富家小姐温文尔雅、端庄有礼的形象展示出来;还有花旦这一角色,比如广东汉剧《花灯案》中的陈彩风。
(二)广东汉剧花旦艺术分析
在广东汉剧旦角中,花旦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与青衣、正旦的表演要求有所差异,其表演要求“动如燕,行如风”,扮演者一般通过身段、动作将花旦活泼俏皮的艺术形象展示出来,并且通过唱腔的不断变化,将正面与反而双重形象表现出来。
同时,花旦角色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装扮以及唱腔等将其艺术形象展示出来。一般面部装扮皆为浓妆,在不同剧中花旦角色有所差异,其眉眼的形态表现也不同,比如扮演天真活泼少女角色时,其眉眼描画要体现俊秀。花旦角色在唱腔上面主要重视念功、多用话白,并且要求音色明亮、共鸣腔调节较小,也讲究气沉丹田,将声音柔美光润的特点突显出来。
三、广东汉剧花旦艺术的表演技法分析
广东汉剧旦角中的花旦形象,主要借助台步、身段、念白以及唱腔等表演技法展示出来。由于花旦表演中对技术性要求较高,对应要求表演者能够灵活运用表演技巧,使其人物形象逼真地展示在观众眼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根据台步特点将所扮演的花旦角色形象展示出来
在广东汉剧表演中,台步表现作为衡量花旦表演效果的因素之一,要求花旦表演中能够将剧中女子步伐轻、快以及巧等特点表现出来,做到走路无声,脚步碎,两脚走路能够快速交替②,并且脚步要轻盈,能够做到脚步的轻抬轻放,防止在舞台表演中脚步起伏较大的现象发生。
同时,花旦角色较重视身段的表演,要求身姿灵活、轻巧,表现出剧中花旦活泼俏皮或者女性妩媚娇艳等形象,尤其是对腰部动作要求较高,体现出腰部柔软,比如《貂蝉》中貂蝉这一花旦角色的动作表演所展示出来的女性形象。
(二)根据剧本要求有感情的展示念白功底
戏曲表演中,对角色的念白要求较高,在没有背景音乐的情况下,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下,有感情、节奏地将部分台词说出来,主要依靠表演者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对所扮演角色的情感进行揣摩完成,一定程度是对表演者念白功底的考验。对于花旦角色来说,大多数下运用的是韵白和散白。
同时,在花旦表演中经常运用到相关手势动作,要求手法、掌法以及指法表演比较美观、自然。比如所扮演的小姑娘角色,要求手势动态范围较小,给人留下轻快、利索的印象。
(三)合理把握唱腔中声音高低、圆润程度等
广东汉剧表演中还较重视唱腔,花旦这一角色要求声音洪亮,主要借助假嗓子将清脆的声音传达出来,并且对于声音高低、圆润程度等需要表演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把握③。
同时,对于表演者的发音、咬字清晰程度有一定要求,能够将台词中每一字清晰唱出来,一定程度是对花旦角色扮演者唱功的考验。
四、结语
广东汉剧中花旦扮演者在进行表演时,侧重运用唱、做等手段将剧中人物心理、情感等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给观众视角、听觉等带来美的感受。同时,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影响下,在广东汉剧的花旦角色表演过程中,融入灯光、舞美等元素,进一步将花旦这一角色的真实形象展示在观众眼前,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注释:
①王琴.名伶耕南国牡丹花芬芳——广东汉剧旦角艺术的传承[J].粤海风,2017(02):110-111.
②李志敏.广东汉剧舞台表演艺术探析——以旦角为对象[J].剧坛纵横,2015(03):27-28.
③梁思敏.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分析[J].民族音乐,2015(03):39-4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