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域文化与山东新农村景观设计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0738
李军 张坤

  摘要:通过优化乡村景观建设质量,是改善我国乡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背景下山东广大乡村面貌为之一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如何建设有山东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问题入手,阐述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内涵特征,系统的梳理地域文化在山东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山东新农村景观设计从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研究。

  关键词:山东新农村;景观;地域文化;经济振兴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024-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然而同质化现象却日趋严重,不仅体现在旅游纪念产品等方面,各地新建的村居在建筑装饰、配套景观上如出一辙,出现“千村一面”的窘迫局面。而背后的实质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在建设乡村时定位模糊,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追求短时效益,忽略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观念建设出来的鄉村景观,必然缺失了当地文化独特的趣味。笔者通过在对山东部分乡村的走访调研,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方案,以促进山东新乡村建设的总体质量。

  二、山东乡村地域文化的内涵特征

  乡村景观的建设不同于城市景观的建设,城市与乡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城市是人类文明、工业发展的体现,而乡村是中华民族种族延续的发展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园,更甚是艺术家喜欢涉足的地方。乡村是集产业优势、人文历史、生态特色、旅游服务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山东作为齐鲁之邦拥有雄厚文化资源,而山东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多种地域文化乡村景观的建设。然而山东的乡村建设同质化的问题却十分突出,在一些乡村记忆工程的建设中存在忽略文化运用的现象。

  1.山东地域文化多而广。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丰富多样,东部属于半岛地区,西部和北部地区属于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受地形地貌影响形成了东部沿海经济带,西北部平原地区根据自身发展适合自己得特色产业经济,中南部多山地丘陵,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以及贯穿南北的京杭运河,所形成的漕运文化。

  2.山东地域文化广而特。山东自古以来是中华大地上一块璀璨的明珠,孕育了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以及后来北辛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夏禹分九州,山东属于青州。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其地域文化独树一帜,泰山、曲阜、滕州、临沂、潍坊等历史名城都具有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独特人文资源。山东地域文化特而精。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地貌,当地人尊尚仁义和孝道,特别是在山东的农村地区其习俗、生活习惯等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齐鲁大地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山东重礼仪、热情、好客是山东独特的名片,而中南部的莱芜、淄博、临沂等山地丘陵地区,则集中分布了我国在抗日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更保留着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

  三、山东新农村景观创建中的因地制宜理念

  因地制宜,是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十九大提了出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农村景观的建设是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大气污染、资源浪费等环境保护问题却凸显出来,其中农村环境更成为重要的内容。而如何在实现农村生态宜居的的同时“记得住乡愁”,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归。山东新农村的建设相较于南方的乡村缺少特色,不管是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产业形式的构建、地域文化的挖掘方面相对落后。近年来山东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囫囵吞枣、拿来主义的风气。一些乡镇将国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样板,直接套用到自己的村落建设中去,忽略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并未做到因地制宜,导致了乡村景观雷同的现象。另一方面对标城市景观的手法,也是一种的追求表面光鲜不顾实际的错误导向。

  明朝·计成所著的《园冶》中兴造论一篇中说道:“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期间进,量其广狭,虽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讲在建造之前要勘察地理情况,然后根据其地形特色,依据地形而建、合理布局。此处虽说的是建造房屋时所要遵循的方法,儿我们也可从中总结出当代新农村景观的建设方法。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之前,对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风俗文化等进行勘测和深入调研,然后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景观的设计,这样才会让乡村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人们到乡村旅游无非就是想离开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到乡村寻求短暂的慢节奏、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独特的乡村风光舒缓压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归根结底农村是农民长期居住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在进行农村景观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是否符合村民的实际需要,能否被村民们所接受,如果脱离实际需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富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农村的升级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富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发展的复合体,乡村景观的建设需要与当地文化密切结合,综合多方有利因素,才有可能创建成功。如四川三圣花乡“五朵金花”乡村景观的建设,将每个村庄的不同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形成联合发展,对村内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整治,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充分挖掘乡村的文化,对五个村庄根据各自的文化底蕴,赋予五种不同的文化特色,建设成为充满诗意和远方的乡村景观。该设计在对现有生态环境和文化利用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巴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能够代表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融入到景观的建设中来,让现代与传统的相互交融在乡村发展中绽放新的光彩。

  四、山东新农村景观赋予地域文化是发展的需要

  山东省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三大经济体,人口总数位居全国第二。鲁东半岛地区经济领先于全省,平原地区和鲁中南丘陵地带次之。其中鲁东半岛地区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经济发展较好,自然环境优越,有着良好的经济和自然优势。鲁中南部地区的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泰安等地,虽经济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但是地域文化却异常浓厚,如:泰安的五岳之尊泰山、曲阜的孔子故里、临沂沂蒙山的抗日根据地和枣庄抱犊崮山区的红色文化、微山湖铁道游击队、台儿庄大战遗址等都是可以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广泛运用的。山东东西方向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从境内穿过在此汇入大海,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其中尤以聊城运河文化最为浓厚,古船闸、码头、古桥等运河上的重要设施是运河漕运文化发达的重要实物见证。

  在前期的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根据自身的优势、地域特点,在新农村的景观规划中表现出自身的文化特色,但是大多都只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比如:建乡村纪念馆、修桥、修路、纪念广场、名人故居、名人塑像等,过多的注重表层形象的展示,缺乏地域文化内涵。对于当地现有的自然优势和遗留的景观不注重,甚至对许多有丰厚历史的建筑进行拆除,使得许多具有浓厚历史韵味的景观资源被严重破坏无法复原。所以,对山东省地域文化的挖掘与运用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山东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研究建议

  根据山东省新农村景观的具体情况,对新农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应从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思考,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农村景观建设的需要考虑乡土文化、民俗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居住条件的综合整治为目标。其山东新农村景观的规划可体现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为景观与文化民俗的结合,形成特色农业景观产业,利用各地的地区优势促进产业的升级,以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引领空间规划。其二则要注重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主导作用,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之中体现人文内涵,从而实现乡村文脉的传承,推动乡村整体环境的提升和文化的延续的目的。

  2.在进行乡村景观的建设时应从整体规划、全面系统的基础上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从概念到实施每一步需紧密与地域文化相联系,注重对地域文化挖掘的深度和宽度,从村容村貌的整治、内部空间的细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变以往节点式建设的模式,使每一处景观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体达到和谐相宜的状态,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规划,在自然肌理的基础上合理规划。

  3.新农村景观规划内容的创新则应是可持续性的,须与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结合进行。在景观建设的时候不单从新造人文景观单方面进行,应对村内一些有历史的建筑进行修缮和保留,这些旧建筑见证了乡村发展的历程,承载着一代代乡村生活的美好记忆,对旧建筑修缮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可作为用于展示村庄发展历史的场馆,作为一个怀念历史的场所,2014年山东开展的“乡村记忆”,工程,在这方面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以章丘市博平村为例,村委会依托刘家祠堂及乡贤的力量建起了博物馆。博物馆为青砖白墙的三进院落,建筑形态格局、院内的景观绿植保留了明清的样式。屋内陈列了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的事迹,及农具,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宗族文化的自信。

  六、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山东新农村景观在建设时结合现代设计,融入地域文化,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筛选与归纳,推陈出新,提取出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符号,结合现代生活的理念,去除不合时宜的东西,尊重当地民俗,满足新农村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新農村的建设作为乡村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地域文化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推进山东新农村的建设,实现统筹发展,充分展现山东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浓厚山东文化特色的新农村。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基于地域文化的山东新农村景观设计研究”(批准号:ZD201906236)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军,王琳琳,张梓滢.儒、道思想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建筑及景观设计[J].中外交流,2018(45).

  [2](明)计成,刘春艳(注释).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