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陶艺创作彻底摆脱了陶瓷制品的功能性,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本文介绍了现代陶艺的创作内涵和肌理语言的表达形式,并且剖析了肌理语言在陶艺创作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希望观者在审视陶艺作品时,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体会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现代陶艺创作;肌理语言;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023-01
一、引言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时至今日,古老精致的瓷器带给人们诸多的想象,单纯而简单的形态能够将人们带入那个时代,感受历史文化和国家传承至今的精神文明。现代陶艺创作提倡不断更新和发展,从而提升和转变人的思维,使人类不断进步。
二、现代陶艺内涵与肌理语言
1.现代陶艺创作内涵特征。现代陶艺已不再是烧制生活用品,而是艺术家用艺术创作的方式传递文化内涵,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肌理、色彩等基本构成原素体现自己的审美情怀。传统陶艺注重于实用,普通民众需要陶瓷制品使用方便,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造型精美的陶艺,大量由官窑烧制,少部分来自民间,主要是为了使统治阶级满意,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含义。可见,现代陶艺区别于传统的地方就在于摆脱了功能性的束缚,将立足点置于对精神内涵的追求,這也符合现代文明崇尚的自由观念。
2.肌理语言的表现形式。肌理语言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第一,制作肌理,陶艺制作中的轮制成型阶段,艺术家通过双手直接触碰作品,使陶艺直接留下艺术家的手纹,相当于将自己的名字直接镌刻在作品上,在随后的泥板成型中,还需要进行手工修饰,偶尔的奇思妙想能够巧妙点出艺术主题,彰显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即兴发挥。第二,模制肌理,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将各种样式的图案印在陶艺表面或者底部,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心境。第三,釉面肌理,在陶艺表面填充不同的颜色,利用色彩变换给陶艺赋予生命力,这正是创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写照。
三、肌理语言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审美及应用
1.肌理语言的美感表达。艺术作品追求的,就在于一个“美”字。肌理语言表达美感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形式美。主要是指肌理结构引起的对作品整体的审视。艺术作品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对现实事物进行艺术创作,使之“跃然纸上”,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静静伫立,能明显感受到它是“死”的,却在另一个维度,体现出勃勃生机,不得不让人为之赞叹。肌理的形式美感富有张力,能够紧紧抓住审视者心灵,陶艺创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触动他人,倾诉自己的情感。第二,材质美。材质本身就是艺术品,正如浑然天成的和氏璧会被雕刻成传国玉玺一样,创作泥土是陶艺家们可遇不可求的。在火焰的锻造下仿佛去除了全部杂质,升华成了仪态万方的经典。泥土在陶艺师手中,具有千变万化的能力,可以是动物的绒毛,也可以是坚固的岩石、还可以是奔腾叫嚣的怒浪,总有一种能够直击心灵。第三,联想美。中国人讲究十全十美,和和美美,因此,残缺不会和“美”产生任何联系。正因如此,几千年来,残缺的瓷器价值极低,从未受到过重视。现代的思想善于从残缺之中发现美。肌理缺陷的陶艺提高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它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待同样的残缺,能品味出不同的人生感悟。这种联想性、诉说性和偶然性极大的刺激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使现代陶艺不断诞生具有反差美的“残缺”艺术品①。
2.肌理语言的情感表达。陶艺通过肌理语言向审视着诉说创作者的情感。肌理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两种:第一,形态。“形”与“态”是一个整体。“形”就是作品的外形,“态”可以被视为“神态”,也可以被视作“状态”。形态的不同直接唤醒人们的不同情感,这也是创作者的情感变化。形态各异的陶艺作品,尽管都是固态,但它有一种魔力,让人拥有不同的感观。层峦叠嶂的山川、波光嶙峋的湖面、驰骋疆场的骏马,此刻陶艺不再是陶艺,而是承载着创作者情感的载体;看到的也不是山川骏马,而是激昂的内心。通过视觉观看肌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从而形成不同的情感,这样一种高明的创作模式,正是陶艺创作者们孜孜不倦追求的极致魅力②。第二,釉色。色彩搭配透过光的反射,带给观者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仿佛身临其境。暗色系代表黑暗、寒冷;暖色系代表光明、温暖;绿色系代表生机、希望。在陶艺作品中,每一种颜色都不再是颜色,而是情感的表达,色泽深浅代表着情感是否浓烈,光线的明暗代表着所处环境是否凶险。人类对颜色是敏感的,釉色肌理无视层层阻碍,直击人的心。所以在陶艺制作中,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与不同的形态相结合,使每一件陶艺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
四、结语
现代社会没有束缚和压迫,多元的思维方式正在爆发出璀璨绚丽的光辉。肌理语言在现代陶艺中的灵活运用,不仅给陶艺带来生机,还使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让观者知晓,这个世界存在知音,这个世界并没有不值得自己努力,只要心胸开阔,昂首向前,光明的未来就在前方。
注释:
①叶石勇.浅谈现代陶艺及其发展方向[J].艺术教育,2019(09):172-173.
②刘晓勇.谈自然美在现代陶艺创作的运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10):4-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