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文化馆,河南 濮阳457300)
一、引言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精准扶贫除了物质扶贫,更要文化扶贫,应深入贫困户实际,从文化领域和精神层面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为贫困群众鼓足“精气神”才能最终实现精准脱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并取得了“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国家”这一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在此基础上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并进一步提出了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新策略和新机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但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往后难度越大。现今,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懒惰思想严重,存在“等着送小康”的懒汉心态、“靠人来救济”的依赖观念、“要钱还要物”的功利想法,很多地方存在着一种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贫困文化怪现象,严重影响脱贫攻坚的进程与质量,也与脱贫攻坚初衷相违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扶贫不够精准,未能深入贫困户实际,在物质扶持的同时从文化领域和精神层面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对此,我们通过对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进行解读、分析,对处于脱贫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考察和一系列的探索。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2020年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最后时间节点,当前,脱贫攻坚已然进入关键决胜期。但就在几个月前我馆开展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时,有位驻村第一书记和我们谈起:扶贫物资运进村,有的贫困户却不愿动手,指挥他把东西搬到家里。理由是“你和上头签订了脱贫军令状,到期完不成目标,上面拿你开刀”。帮贫困户干活本理所应当,但他深为这种“等靠要”的思想感到着急。政府帮农民脱贫,绝大多数贫困户不甘掉队,借力发力、千方百计甩掉“贫困帽”。但类似这种“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枪头不动,累折枪杆,如果缺少内在动力,外人再使劲也很难脱贫,即使脱贫又出现返贫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因而,精准扶贫扶志先行,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充分发挥文化扶志、扶智作用,多想想由内而外“扶”、从里到外“富”,先解决“志穷”,再解决“人穷”,帮助落后者“学会自己走路”。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文化扶贫首先要做的必然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区别于以往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时以文化工作者为主,文化扶志引领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则更多的应该放在贫困群众身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着重双引号应该点在“群众”二字上。目前,建文化广场、开艺术讲座、组建文艺宣传队、举办文艺演出以及县文化馆最受欢迎的乡村“教你一招”艺术培训等各类文化活动,累计惠及群众近20余万人次。在全民艺术普及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丰富”的确做到了,但精准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需要转变以往的以文化工作者单向输出为主的形式,让更多普通群众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三、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引领精准扶贫
让更多普通群众参与到艺术创作中,需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激发群众创作热情,由小部分本地文化能人带动大部分民众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十九大报告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没有全国动员、全民参与,不集聚全社会的力量,是难以取得胜利的。我们应该根据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切实需求,积极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协助组建富有本地特色的群众文化队伍,用文化扶贫打通脱贫奔康精神层面“最后一公里”。在引导各村成立广场舞、秧歌舞和民俗表演等文化队伍时,切忌大包大揽。基层文化都是文化爱好者自己组建的队伍,都是土生土长的草根文化,虽然活动内容单一,但胜在“接地气”。在建设本地文化队伍前,认真开展文化调研,了解本村民俗情况以及村民对现有乡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掌握现有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的个人情况,探索出文化馆在文化工作开展时与不同贫困地区不同的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以本村群众为主体,激发当地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的动力活力,帮助他们快速“充电”提供精神补给,经过集中培训、持证上岗等办法,使他们成为推动地区文化活动发展的文化使者、文化志愿者。
“多样的文艺活动是基层文艺骨干文艺培养的土壤,没有这些文艺活动的滋养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很难完成。”而多样的基层文艺活动的开展,资金和平台是前提。除了政府资金投入外,文化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帮助地区文艺爱好者拓宽基层文艺事业的筹资渠道。比如与当地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来获得企业资金赞助。有了资金保障,内容创作也更有动力。还可以帮扶乡村文化能人将脱贫身边事编成相关文化节目,坚持“群众演自己、文艺演群众”,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让扶贫精神和本土文化相融合,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大餐、足不出村就能当一回“明星”。清丰原创音乐快板《脱贫路上我护航》即是“自己人”讲述“自己事”的脱贫文化“加油站”,为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鼓足了“精气神”。
四、挖掘本土资源,以文化民以文乐民
哪里有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在大棚外一队队的送货车上,各类蘑菇带着清香,犹如一把把小伞傲然挺立。阳光穿过一株株蘑菇的菌褶,形成绚烂的景象。清丰县的小蘑菇已经成为一把把撑起希望与梦想的脱贫伞——全县年产鲜菇2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的清丰,实施“文化+农业+旅游”,就地取材打造集旅游观光、菌菇采摘、亲子活动、产品DIY、菌菇生机餐饮等为一体的菌菇文化体验景区“蘑幻菇林”,具有天然优势。如此以来不仅可以实现村民增收,还可以同步打造清丰脱贫的文化品牌,将菌菇脱贫路上的感人事迹、励志故事用快板、小品等多样的文化作品形式予以展现,弘扬清丰贫困村民的勤劳、纯朴、不甘贫困的精神,曝光反面典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引领脱贫致富新风向。新时代的“采蘑菇的小姑娘”之歌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飘荡在清丰上空。“治贫先治愚,治愚靠文化。”除了脱贫文化宣传,精心“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本土特色文化以温暖人心、教育群众也是清丰文化工作者们正在做也持续要做下去的事情。依托隋孝子张清丰“头炉烧饼献双亲”、“举孝廉累诏不仕”的孝道故事和中华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负米养亲”、“鞭打芦花”、“恣蚊饱血”发源地的文化根脉,组织人员创作了大型原创历史剧柳子戏《孝子张清丰》,深入全县乡村进行巡演,创作的孝道歌曲《清丰谣》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广为传唱。同时积极开展孝道文化研究,修缮文化遗址,不仅建成中华孝道文化园为群众学习工作之余又新增好去处,举办清丰孝乡文化庙会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更通过评选当代孝子、万名好媳妇、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不断改进孝道文化的传承方式,完善孝道文化资源的教育和感化功能。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实现以文乐民、以文化民,让文化小康与物质小康同步实现。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精准扶贫必须付出百倍努力。“过去5年,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我们之所以能书写“最成功的脱贫故事”,除了坚定的政策目标、科学的行动规划,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决胜全面小康、落实好扶贫政策的重要一环。
对此,我们在文化扶贫工作中一定要牢记习总书记“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嘱托,多活动、有创意、会用人、能借势,踏踏实实地做好精确识别、精准扶贫的工作,切实发挥脱贫攻坚中的文化阵地功能,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群众文化建设为贫困群众鼓足“精气神”,用文化工作者的奋斗和担当和贫困群众一起最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