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融合构建课程体系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114
沈红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

一、引言

《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途径不同,目的都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根据服装造型设计、款式设计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及样板制作的能力,以及结构设计所必需的实践技能。具备相应的岗位任职能力。坚持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培养具备服装产品设计能力、服装板型设计能力、服装工艺设计能力,能够适应服装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特点

1.《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方法是基于对服装人体的理解,通过不同的平面结构设计方法,依据某个服装教学原型如日本文化式原型、登丽美原型、东华原型等为基础,通过公式计算的方法结合造型元素得出结构设计图。课程通过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服装结构设计和样板制作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掌握服装工艺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审视、解析服装效果图与平面图的能力,掌握服装的结构设计与样板制作能力。

  2.《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优点平面结构设计就是在平面的纸上或布上进行制版,它具有使用工具少、成本低、速度快、适合成衣化生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平面结构设计教学为主,方法简单易学,但需要经验的积累。

  3.《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缺点也是它的平面性。教学过程中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往往进入死记硬背的模式,不能灵活掌握。

  4.平面结构教学中,对复杂的款式设计不太容易解决,特别是一些空间感强的造型,需要立裁的方法来解决。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两种方法综合运用来教学结构设计,完成工业样板。

三、《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特点

1.《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立体裁剪课程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技法和要领。该课程基于对人体结构的直观理解,通过对服装立体空间的认识在人体或人体模型架上,利用各种立体裁剪手法进行服装立体三维结构设计。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平面结构设计理论而进行的立体教学方法。

  2.服装立体裁剪有较强的造型效果。采用立体造型的手段,解决平面结构设计难以解决的不对称、多皱褶的复杂造型,从而把设计艺术转化为实用服装,是集服装设计、面料使用、裁剪制作和审美、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学习领域课程,直接培养学生的立体结构设计能力和样板获取能力。

  3.立体裁剪可以边设计边裁剪。与服装平面造型不同的是,立体裁剪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形成的对应关系,追求的是衣与人体之间形成的理想空间,具有直观的服装造型特点。如同绘画中写实风格。利用一块布料就可以任意“塑造”出各种复杂的服装造型,它不仅使设计者摆脱了计算的烦恼,而且使设计者将服装造型更加理想化、艺术化。

  4.立体裁剪的缺点。在立体裁剪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手法,把握松量的控制,对面料丝绺的正确运用,最后得到正确的工业样板,这对学生的操作技法要求很高,不太容易正确掌握。

四、课程设置的现状

1.《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往往各自设立,在内容的安排和时间安排上没有很好的衔接,不能做到有机结合、深入渗透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服装立体裁剪》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础服装款式和礼服造型设计两大块内容,前期和平面裁剪可以完全结合,而礼服设计可以单独开始课程。

  3.《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没有很好的为结构设计服务,结构设计课程缺乏样板的验证和修正环节。

  4.缺乏平面设计和立体裁剪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强的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对结构设计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

五、如何构建完善的结构教学课程体系

(一)在课程培养计划上要合理安排内容和时间

基于立体裁剪的直观性特点,应该把立体裁剪的内容放在平面结构设计之前,让学生有个直观的理解比如省道的位置和大小,上装原型和下装原型的结构特点等。在日本的服装教学上一般是先介入立裁内容再进行平面内容的教学,这样学生能够了解结构的来龙去脉,便于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互相渗透

将两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相互结构,在教学内容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在结构设计课程的平面结构设计原理之前,首先用立体演示的方法,通过人台的立裁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认识,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平面的面料在变成包裹人体时出现的各种结构形式,理解平面结构图的来源,理解平面结构形式的变化所带来的立体效果的不同,从而为平面结构设计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在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将内容有机融合

目前的教材编写上,两门课程是完全独立的,内容完全分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达到紧密结合的效果,时效性不能保证。可以将相同的教学内容放在同一教材里,通过平面和立裁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使学生尽快形成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过程,也是解决学生理解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关键。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结合平面教学与立体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完成从基础教学到基本技能并向技巧型教学过渡。能够提高学生的领悟与应用能力,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结构知识转化为技能,以适应服装企业的需求。

(四)平面和立裁相结合,把平面结果用立裁方法进行修正

在平面结果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练习很多结果设计的作业,如何合理评价结构设计的优劣,最佳的方法就是立裁的样板结果验证和样板修正。在日本的行业中,这也是普遍利用的方法,由不同的设计师对款式设计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设计样板,通过立裁的造型结果让设计师挑选满意的版型设计,有时候会更新设计师的思路,优于设计师的设计初衷,这就是优秀的样板师的作用所在。

(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在课堂的主导能力,边教边学边做,在立裁的实训中加深对结构的理解,把学生的结构作业尽可能多地转化成立裁作品,通过学生的作业点评加深学生对结构的理解,也能加强对学生立裁手法的训练。

(六)在毕业设计环节较好地将两门课程的技能综合运用

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的设计往往以礼服设计居多,在创作过程中也往往采用立裁手法为多。如何完善的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达到课程融合的要求也是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往往缺乏对服装松量的把喔而完全基于模特和人台的数据差来达到松量的目的。因此在毕业设计的指导中必须强调服装的穿着性的把握。还有毕业设计往往忽略对样板制作环节的把控,从而没有留下完整工业样板,对设计的总体要求来讲也是不完善的。

  通过《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深入融合、有效整合,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完善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有效的完成结构设计教学任务,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手段,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能灵活掌握不同的设计方法达到最佳的制作效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