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江苏 苏州215000)
一、前言
大型活动作为传统媒体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它的出现一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变革,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媒体带来机遇和挑战。2016年,我台新闻中心成立了大型活动部,负责执行各类政府、部委办局的先进表彰等时政类选题的大型活动。说到时政类大型活动,我们可能更多的会与“严肃”、“枯燥”等“高冷”词汇挂钩,但是,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我们可以做到,主流时政类大型活动也可以充满新鲜感和感染力,而这个不二法门,就是创新。
二、大方向区隔策划,作定位创新
大型活动自身定位是在活动生成过程中活动主体对整体的架构做出的设计与规定。活动定位要有特色,整体上形成不同于其他活动。这样的定位才能体现活动的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才能给活动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大型活动推出前,需要先做好定位上的创新,比如在对于女企业家的颁奖活动的策划上,我们更乐意推出时尚类酒会或者高峰论坛等形式的活动;在财经类的大型活动上,我们更乐意策划成高峰论坛;即使是同样的颁奖典礼,我们也希望每次都有不同的新鲜感。
三、内容创新:多手法结合交错
时政类的大型活动,是个命题作文。承办者在选题和定位上没有办法进行选择,但能从内容上进行创新。(一)设计思路的创新:化繁为简还是化简为繁
对于大型活动的思路设计,是需要导演站立高屋建瓴的平台进行设计,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需要承办者做好各种设计应变。方法一:化繁为简,就是把各种繁杂细碎的内容,变成有机整体。
比如2017年10月份,由苏州市组织部主办的“干事创业当标杆·凝心聚志建名城”喜迎党的十九大苏州“先锋礼赞”活动,就是一个党建汇报类的活动。此次“先锋礼赞”旨在反映我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实际成效,展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形象;反映我市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党建宣传教育形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展示一批先锋党课,举行全市党建新媒体联盟“红色矩阵”成立仪式;反映我市深入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和党员关爱帮扶工作取得的社会效果,展示一心为民、党群同心的良好氛围。
由于需要体现的内容繁多,且严谨的党建工作,需要我们做好活泼和严肃的平衡,因此我们在内容上设计了做了大量的策划工作,最终决定将整个活动分成:“聚力”“聚智”“聚心”三大篇章,并且分别用红色火炬、红色海棠花(苏州网上党员学习中心的LOGO)、红色爱心三个元素进行包装和贯穿,使得活动主题明确的同时,整体性和融合感更强。
方法二:化简为繁,需要我们对内容的挖掘更加深刻、思考的维度纵向、横向交织,达到立体构建。
2017年7月份,由苏州市宣传部主办的“时代先锋发布厅”则是一个全市重大先进典型的表彰大会,表彰的对象是一个基层派出所。
一台1小时的颁奖典礼,内容载体是一个基层派出所,难度不小。面对这样的小选题,要做到有高度、有内容,就需要承办者对这个选题进行深度剖析,化简为繁、纵横交织地来进行活动构建。从横向展开,把表彰单位分成单位整体介绍、人物展示、群众的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分别阐述,勾画出各个层面的亮点;然后再从纵向勾连情感,从建所第一天,到今天的传承,构筑出一个立体的表彰单位。
(二)细节创新:你以为这是舞台剧?不,这是颁奖典礼!
一个大型媒体大型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只有把在每个细节上做到创新,整个活动的才能做到创新。在具体的策划上,尽量使用各类不同的形式,来阐述大型活动的主题,讲好每一个故事。导演可以借鉴微电影、TED演讲、舞台剧等多种不同的形式,组合出一个既传统又创新的时政类颁奖晚会。
依然以《时代先锋》为例,在一台一小时的活动中,每个节目的表现手法都绝无雷同:从情景舞台剧开场、到小品、到一镜到底人物展示……尤其是所长的演讲,充满情景感,涉及演讲内容,都有舞台情景配合,甚至有从天而降的蓝天救援队。所有形态的内容,再与灯光、音效完美配合,呈现了一出视听盛宴。
内容的创新,就是坚持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相结合,紧扣主题发掘创意亮点,用心做足文章,对常规构成元素进行新组合、新探索,力争最终呈现完美效果。
四、体验创新:黑科技交互设计
(一)舞美创意设计与导演手法的关联
好的活动包装是活动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活动内容的延伸。活动包装既要有好的创意,还要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特色是出众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需求。以2016年7月举办的《时代精英·苏州骄傲》2016苏州十大科技创新创业人物评选活动为例,电视导演首次将电视直播中成熟的在线包装和虚拟技术,运用到剧场的现场活动。这个创新,不仅大大加强了现场大屏开窗的灵活性,更是让整体视觉呈现科技感十足,为现场晚会增色不少。在医生的演讲同时,利用AR技术,还原了一台不可能的手术,用最匹配的电视手段展示了属于苏州的科技盛宴,这也是将电视虚拟技术运用在现场活动的首个案例。
(二)黑科技与现场需求结合,提升实时体验
作为电视节目已经日常化的虚拟技术,我们不仅用来实现还原,还可创新性地用在现场互动,来增强观众的试听体验。2017年9月份的《喜迎十九大 重走党史路——全国党端在联动》的启动仪式,再次将AR技术用到了现场。虚拟地图、各大会址与真人结合,展示出非凡的观感体验。利用真人触摸虚拟按钮,制造出一个不一样的启动仪式。为了呈现最震撼的视觉效果,将现场大屏融合器与转播车在放像上精细分工、紧密配合,流程难度的增加,自然也实现了效果的进阶。
高科技技术与活动内容的高度贴合设计,既打破了传统电视平面表达的禁锢,给现场观众带来宏伟壮观、身临其境的难忘体验,也为主流话语气质的时政活动注入了年轻与创新的基因。
五、结语
时政类大型活动是综合舞台艺术,不仅需要紧扣主题创意亮点,更需要对常规构成元素进行大胆探索,实现表达形式的突破创新,在实现对活动主题的精准细腻的深度诠释的同时,打造集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佳作。
虚拟技术在《苏州骄傲》现场的使用

重走党史路真人AR技术的使用


最新评论